十分鐘後,田軼飛回到了車上。
經過田軼飛的打聽,柳遠方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剛剛被攔在人武部門口的那名男子,叫張海波。
張海波,今年28歲。
因為常年從事體力活,所以看起來年齡有些大。
16歲入伍後,在原沈陽軍區某部服役五年。
退伍後,在外地戰友的幫助下,到外地打工。
相比落後的老家,外地的工資吸引了張海波。
於是,張海波離開了老家,到外地務工。
可是,在外地打工的時候。
他突然接到家裡的電話,父親病重即將去世。
得知這個消息,張海波連忙返回家中。
終於在父親去世前,見到了父親的最後一麵。
等父親去世後,張海波從母親那裡得知了父親為何會病重的原因。
原來,張海波的父親也是一名退伍軍人。
入伍後,分配至東北,在某消防支隊服役。
服役時,還成為了一名黨員。
服役三年後,退伍回到老家。
隨著服役期滿,張海波的父親也回到了老家。
那時部隊會和地方一起,為退伍軍人進行安置。
離開部隊的時候,部隊首長囑咐張海波父親回去之後就到當地的民政部報到,地方會給他分配。
於是,他父親在回鄉後就立即到民政部門遞交了自己的材料和檔案,可工作人員隻是告訴他等待結果。
他父親就這樣等了許久,中間也去找了幾次。
可得到的答案和之前一樣,都要他繼續等待。
就這樣一直等了很久都沒有結果,他父親實在等不了了。
父親家裡本就困難,一直不工作的話,家裡人的生活無法維持下去。
無奈之下,張父隻能跑到了南方去打工。
他在粵東做過很多工作,並且認識同鄉一名女子,也就是張海波現在的母親。
兩人結識後,很快就確定了關係。
這些年,張父手中也積攢了一些錢。
於是,兩人就準備返回老家。
回到家鄉後,兩人很久就結婚了。
婚後,夫妻倆在鎮上開了一個小店,維持著生活。
再後來,就有了兒子張海波。
哪怕是婚後,張父一直和曾經在東北服役的本地戰友們,保持著聯係。
隨著科技飛速發展,張父也用上了智能手機,並且學會使用聊天工具。
他們這群老戰友,通過聊天工具,還添加上了外地的戰友。
隨後,一群人還組建了一個群聊。
群裡的戰友,都曾經在東北消防支隊當兵的。
隨著國家提高了對軍人的福利待遇以後,戰友群裡聊到一個話題讓張父很感興趣。
根據最先的優待政策,隻要當過兵就可以去辦理退伍軍人優待證。
退伍軍人可以憑借此證享受各種優待服務。
包括鐵路、航空、港口購票優惠,政務服務優先等。
張父知道這件事後,帶上退伍證、申請書等一係列材料去辦理優待證。
然而,卻發生了一件令張父震驚的事。
二十多年的變遷,部隊早就改製了。
曾經的消防支隊,也不再歸屬部隊管轄。
所以,張父的退伍證還不足以證明他的身份。
張父就跑到了人武部去調檔案,開證明。
可是,人武部卻以找不到他的檔案為由,讓他回家等候。
此後,張父又往人武部跑了好多次,都是沒有結果。
後來,張父通過本地戰友在群裡轉發的一條公告裡,看到了一件令他吃驚的事。
這條公告,是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發布的。
公告裡,公布了全縣退伍軍人安置情況。
而張父卻意外發現,自己的名字居然出現在這上麵。
更令他感到震驚的是,這裡麵公布的工作履曆與自己完全不一樣。
這時,張父才反應過來,當初支隊領導還特意叮囑過他。
退伍後,一定要到當地的民政部報到,地方會給他分配工作的。
為了搞清楚此事,張父到處走訪調查。
經過他的努力,他終於搞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當時有人利用信息落後和製度有缺陷的問題,將張父的工作給頂替了。
張父怎麼都沒有想到,還會出現這麼離譜的事情。
竟然有人頂替了自己,拿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一切。
頂替他的人,叫許永和。
許永和的父親通過親戚,以及相關單位的一些人,搞出了這麼一個冒名頂替的事情。
後來,許永和還當上了鎮長。
並在54歲時退居二線,調入縣農業農村局擔任二級調研員。
知道這個結果後,張父就到當地有關部門反映了這一情況。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反映問題後沒多久,就有人找上了門。
許永和在本地經營多年,早就有了自己的人脈關係和圈子。
這位已經退居二線的鎮長,利用這麼多年的人脈,已經為他兒子鋪好了路。
他的兒子,現在已經是他們縣的副縣長了。
這個時候,如果要是鬨大了,對兒子的事業會是致命的。
於是,許永和拿上錢找到了張家。
希望用錢來搞定這件事,可這讓張父更加生氣。
一想到對方頂替自己的崗位,才當上了鎮長。
而這些,原本是屬於自己的。
即便自己不如許永和,當不上鎮長,肯定也比現在要強太多。
於是,他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許永和的提議。
許永和也沒生氣,告訴張父,這件事最好就這麼解決。
並且,告訴張父。
當年的“頂替”事件牽扯了很多人,根本不會有人受理這件事的。
張父做夢都沒有想到,那個頂替他位置的人竟然如此囂張跋扈。
不僅毫無愧疚之心,反而還大搖大擺地跑來跟他談條件!
更讓他震驚的是,許永和的態度竟然如此強硬,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裡。
麵對這種情況,張父的內心充滿了憤怒和不甘。
他無法容忍這樣的不公和欺壓,於是毫不猶豫地決定前往縣裡舉報這件事,讓正義得到伸張。
然而,事情就如許永和所說那樣。
這件事情牽扯的人太多,而且許永和的兒子已經是現任副縣長了。
在各方施壓下,張父真的是上告無門。
眼看在當地無法申訴冤屈後,張父決定上訪!
可是,現實卻給了張父沉重的一擊。
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彆人的掌控之中,人剛走到半路上,就被截住了。
先是被人揍了一頓,然後以違反規定上訪,丟進了拘留所。
好不容易被放出來後,許永和卻再次找上門來。
這一次,許永和的威脅更加露骨和直接。
他警告張父,如果不配合他們。
今天能把他抓起來,以後同樣可以把張海波抓起來。
麵對這樣的威脅,張父感到無比的絕望和無助。
無奈之下,為了這一家,也為了兒子,張父放棄了上告。
但是,也並沒有接受,許永和所謂的現金‘賠償’。
最終,張父在無儘的委屈和屈辱中,鬱鬱而終。
因為擔心兒子受影響,張父直到去世,都沒跟兒子說這件事。
如果不是張海波的再三追問,母親估計也不會說出來。
當張海波得知這件事後,他心中的怒火瞬間被點燃。
服役五年的他,深知拳頭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於是,他冷靜下來,決定采取更為理智的方式來處理。
首先,他按照程序逐級上報,希望能夠得到上級的關注和支持。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儘管他多次反映情況,但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的幫助。
麵對這樣的結果,張海波並沒有氣餒,他堅信總會有一個地方能夠為他主持公道。
從軍五年的他,躲過了監視,來到了市裡上訪。
可是,沒等他靠近領導的車子,就被給摁住了。
然後,他和其他上訪的人一樣,被統一送回戶籍地。
經過深思熟慮,張海波決定直接向人武部部長求助,幫自己證明軍人身份。
然後,向退伍軍人事務部申請法律援助,希望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然而,現實卻給了張海波沉重的一擊。
由於這件事情牽扯麵太廣,縣裡的這兩個部門都對他的訴求避而不談,根本不想牽扯進這個麻煩之中。
這讓張海波感到無比的絕望和無助,他的信念在一瞬間崩塌了。
張海波不禁開始懷疑,難道老實人就活該被欺負嗎?
難道正義真的無法得到伸張嗎?
今天去人武部之前,張海波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如果這次仍然無法得到滿意的答複,那麼他將彆無選擇,隻能采取極端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尊嚴和權益。
當張海波走出人武部的那一刻,張海波的眼神堅定,已經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了。
既然,正義如果得不到伸張。
那麼,罪惡便是唯一的正義!
(有書友說不想看裝x打臉的,可是,一直寫部隊的事,我也寫不出來的。希望書友諒解一下,我會儘量少寫一點這種內容。)
(大家猜一下,柳遠方下一步的崗位,會調整到哪裡?最後,免費禮物刷一下,書評寫一下,跪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