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考府試前(1 / 1)

推荐阅读:

果然被李姨娘說中了,魏逸鬆考府試的五天,孟先生讓魏雲舟他們休息五天。

沒想到魏逸鬆考府試還有休息的福利,這讓魏雲舟他們心裡美滋滋的。即使魏雲舟的靈魂是個成年人,也改變不了上學想要放假的心情。

想到魏逸鬆考院試的時候,孟先生也有可能讓他們休息,魏雲舟打從心底希望魏逸鬆能考過府試,接著參加院試。然後考過院試,再參加鄉試。不過,鄉試要等到明年了。

鄉試與府試和院試不同,三年考一次。考中鄉試成為舉人,接下來就要參加會試。考中貢士後,接著去考殿試。考中殿試,就能成為進士,正式地進入仕途。當然,考中舉人後,也能進入官場,隻是做的官不大。

在大齊朝,官員的出身也有歧視鏈的。舉人出身的官員,自然比不上進士出身的。當然有些地方也不乏有舉人出身的官員做出的政績比較大,官職做的比進士高。但,即使這樣,舉人出身或者貢士出身的官員還是會被進士出身的官員鄙視。

進士出身的官員裡也有自己歧視鏈。普通進士比不上考中庶吉士的進士。考中庶吉士的進士比不上考中狀元、榜樣、探花等三人。但,往往在朝中,庶吉士做的官要比當初考中狀元、榜眼、探花做的官職大。就拿當朝來說,朝中的二品大官,也就是六部的尚書,都是庶吉士出身,而不是狀元 、榜眼、探花出身。這在當朝算個怪現象,或許因為狀元、榜眼、探花太“書呆子”了,不夠圓滑,在官場裡混不開。

縣試、府試、院試都在同一個貢院考。鹹京城附近有八個縣,像魏雲舟他們住在鹹京城城裡的,就在離他們最近的縣城的貢院參加科舉考試。

鹹京城附近縣城的貢院是非常寬敞的,要比很多地方的貢院都要大。考試坐在裡麵會舒服很多。

在前朝,從考縣試起,就要返回祖籍考。也就是你家現在好幾代,甚至十幾代住在鹹京城,但你的祖籍在金陵,你就得回金陵考科舉。這樣很是不方便,等到大齊朝建國後,大齊的開國皇帝就非常仁慈地下旨改變這一規矩,不需要返回祖籍考。

隻要五代都定居在一個地方,就在當地考科舉,不需要千裡迢迢返回祖籍參加科舉考試。也就是你說你家五代都一直住在鹹京,那你從縣試開始,就在鹹京考,不需要你返回祖籍金陵考。

如果要返回祖籍考,魏國公府的少爺們都得回祖籍姑蘇考。但,魏家人在前朝時就搬到鹹京,然後十幾代就住在鹹京,所以從大齊朝開始,他們就不用去老家姑蘇考科舉,這樣真的省了很多麻煩。

不過,魏國公府從大齊朝變成國公府後,就變成武將出身。魏家在前朝是文臣,但在前朝晚期,因為戰亂,換成了武將。

魏國公府的祖先就跟大齊的開國皇帝一起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一等公爵,並且以姓賜封號。這在當時,可是獨一份的殊榮。其他國公府,可沒有以自己的姓氏為封號。

當年,魏國公府權威地位都盛極一時,可惜子孫後代不爭氣,一代不如一代,等現在的魏國公,不過才六代,已經衰落成如今的這副模樣。不過,慶幸的是魏國公府還好好地存在著。

當初跟魏國公府一起受封的國公府,從八個國公府變成現在的四個。還有一些受封的侯爵府、伯爵府,如今也沒有剩幾個了。

從第四代魏國公開始,魏國公府手裡的兵權基本上沒有了,魏國公府隻剩下爵位了,變成有名無實的國公府。

第四代魏國公覺得這樣坐吃山空下去不行,開始讓子孫們好好讀書,希望子孫們能考取功名,成為文臣。也不知道是出身武將的關係,還是子孫後代過慣了奢靡的生活,一個個都不爭氣,連秀才都沒有考中。

直到魏瑾之的出現,他是六代魏國公府裡唯一一個考取到功名,成為文臣的人。

當年,魏瑾之考取到進士,魏國公府開心地慶祝了三天。這件事情在當年可掀起了不小的轟動,畢竟魏國公府是武將出身,竟然出了一個文臣。跟魏國公府一起的曹國公府和宋國公府就沒有出過一個考中進士的人。

魏瑾之也爭氣,如今又要返回鹹京城,很有可能升職留京,眼看魏國公府又要恢複權勢,這叫魏國公府的人怎麼不激動?

因為魏國公府出了一個魏瑾之,所以魏國公覺得他的兒子們也能出一個或或者兩個成才的。魏逸鬆從小讀書聰明,深受魏國公看重。他第一次參加縣試,考的名次還不錯,第二十名,這讓魏國公看到了希望,可偏偏沒想到在考府試的時候失敗了。

一連考了兩次府試都沒有考中,讓魏國公對魏逸鬆徹底失望了,對他不再抱有任何希望。這次考府試,孟先生跟魏國公說魏逸鬆有八成或者九成把握能考中,但魏國公並不相信。

如果是鄉試一連兩次沒有考中,魏國公並不會對魏逸鬆失望,畢竟鄉試難考,朝中的官員大多數考了好幾次鄉試才考中舉人。考五、六次鄉試的官員有一大把,考兩、三次沒有考中鄉試並不算什麼,但府試並不是鄉試,難度不是一個等級的。

魏逸鬆連簡單的府試都考了兩次沒有考中,魏國公還能指望他什麼。

魏國公雖不相信三兒子這次考過府試,但也沒有在魏逸鬆表現出來。他還是跟以往一樣,鼓勵三兒子,讓他不要有負擔。

魏逸鬆不是傻子,能感覺出魏國公對他這次考府試不抱有期待,心中很是委屈,但更多的是壓力。

為了不打擾魏逸鬆考府試,魏國公下令,這段時日府裡做事都小聲些。

府裡的下人們雖然不滿,但也不敢不做。

魏逸鬆考複試的前一晚,魏國公沒有去趙姨娘的院子,而是去了翠竹園,李姨娘的院子。

李姨娘並沒有派人去前院請魏國公,而是派人跟魏國公說一聲,她明日帶魏雲舟去鹹京城外的莊子。

沒想到魏國公不請自來。

魏國公也想去莊子走走,但魏逸鬆要考府試,他這個做父親如果不在府裡坐鎮,跑出去玩,會影響到魏逸鬆考試。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