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降了鎮東軍的降卒後,你采取了匡章的提議,當即調轉兵鋒,對鎮北軍發起突襲。】
【這一次,鎮北軍似乎對於你的行動早有預料,你的突襲並沒取得太大的戰果。】
【第二日,有細作傳來消息,謝雲逸已經率領大軍對你展開包夾之勢,為了不成為甕中之鱉,你在與謝雲逸、張郃商討過後,決定撤往冀州。】
“又是冀州”
高晚秋就搞不明白,
這冀州到底是有什麼在吸引著韓子成,
這麼多次模擬下來,
每一次,
當雙方交戰過後,
韓子成就會撤往冀州。
現在,
高晚秋都在考慮,要不要提前在冀州部署兵力了。
不過這種事情,
她也知道,一旦自己提前部署了,那韓子成肯定也不會往冀州去。
至於接下來的畫麵,
她也已經從先前的模擬中,看過了無數次。
無非就是雙方在拉扯中不斷的交戰,韓子成擺明了一副故意拖時間的態度。
【昭寧三年,十月下旬,麵對齊國平叛大軍的步步緊逼,你采取以空間換時間的策略,不停的派人襲擾齊軍後勤補給線,正麵戰場也采取龜縮戰術。】
【十月二十七,章邯投奔到了你的麾下】
【十一月初一,張獻忠投奔到了你的麾下】
【十一月初四,諸葛亮投奔到了你的麾下,你大喜過望,興奮至極的你甚至連鞋都沒來得及穿,就跑出營帳外迎接,並直呼得到丞相的輔佐,勝過百萬大軍!】
哈?!!
跟上次模擬韓子成時一樣,
當戰局陷入僵持狀態後,
便不斷的有人出現,紛紛投奔到韓子成的麾下。
但是!
為什麼,
這一次投奔的人,全都變了?
先前投奔韓子成的名單,高晚秋現在手上還有一份呢,程昱、劉三刀、黃巢、李景隆、吳起
可這一次,
沒有一個人,能對的上號的。
此時高晚秋的臉上,已經寫滿了問號。
她能夠理解,自己做出不同的行為,導致未來發生變化這種事情。
可是為什麼,投奔到韓子成麾下的人,也能發生變化啊?
而且,
這些人,
自己一個都沒聽說過就算了,
從韓子成的表現來看,就好像認識這些人一樣。
尤其是在聽到‘諸葛亮’來投奔的時候,直接興奮的跳了起來,上次她看到這幅場景,還是‘吳起’這兩個字的時候。
所以,
他們跟韓子成,到底是什麼關係?
同鄉嗎?
可若是同鄉的話,為什麼前後兩次模擬,來投奔的人都不一樣。
還有一點,
讓高晚秋匪夷所思。
為什麼剛一見麵,韓子成就喊對方為丞相。
南陳、南宋、北燕
高晚秋將周邊各國的丞相,想了個遍,也沒找出有叫諸葛亮的丞相。
突然!
高晚秋的心中,
升出了一個荒謬的想法。
“難不成這些人才,也都是韓子成通過係統,招攬而來的?”
“這不可能吧!”
“單單是能憑空出現兵馬,已經讓人防不勝防了,他憑什麼還能招攬人才?”
“而且這些人,看樣子韓子成還都特彆熟悉。”
“如果是憑空出現的人,他又怎麼可能認識對方?”
黛眉緊皺,
高晚秋不斷思考著答案。
但她不知道的是,
此時的猜想,距離答案已經非常接近了。
【諸葛亮的到來,讓你興奮的睡不著覺,但第二天當諸葛亮與張郃碰麵後,場麵有那麼一絲尷尬。】
【在講述了當前的局麵後,諸葛亮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你也將後勤等諸多事務,全權交給諸葛亮來管理。】
【至於軍事方麵,依舊是由匡章、張郃,以及章邯來統領,主要是你擔心諸葛亮的身體,不想他太過操勞,再者自己麾下雖然還談不上人才濟濟,但將領方麵還是比蜀漢要豪華一些。】
【十一月初六,你兵分三路,再次與齊軍發生交戰,大戰慘烈至極,雙方各自折損了不少兵馬。】
【初八,你選擇戰略性撤退。】
【十一月十一日,你率軍來到廣平城,同時你收到消息,謝雲逸的大軍也抵達了鄴城,鎮北軍則是抵達了廣宗城,對你形成了南北合圍之勢。】
【十一月十四日,你擺開陣勢與齊軍正麵對決。】
此時,
畫麵中,
齊軍數十萬人遮天蔽日,黑壓壓的身影一眼望不到頭,衝天而起的殺意令天地都為之變色。
另一邊,
韓子成的兵馬數量,也比上一次模擬要多出許多。
軍陣整齊劃一,軍旗遮天蔽日,
身上的甲胄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出冷冽的寒芒!
浩蕩的軍勢仿佛要衝破雲霄!
伴隨著一聲令下,
隆隆的戰鼓聲衝天而起,
鐵騎衝鋒之下,大地開始不斷纏鬥,身後卷起的是漫天沙暴。
戰爭一如既往的慘烈,
但是,
通過俯視角,
觀看戰局的高晚秋,臉色卻並不是很好看。
至於原因,並不是說因為齊軍陷入劣勢,甚至因為兵力占據著絕對優勢的原因,從場麵上看,叛軍已經有些搖搖欲墜,給人一種隨時都會潰散的感覺。
相反,
臉色難看的原因,
是這一次,
韓子成的軍隊,所陳列的軍陣,跟上一次決戰時擺出來的陣形,完全不一樣!
這也就意味著,
自己提前告知謝雲逸的陣圖,並沒有任何用處。
“變化太大了!”
“不單單是投奔到韓子成麾下的人,包括後續戰爭的走向,以及現在擺出來的陣形,都跟上一次截然不同。”
高晚秋感覺頭有些疼,
她想不通,
為什麼未來,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難道就是因為,自己做出的舉動變了,從而影響到了未來的走向?
可如果每次模擬都是這樣的話,
高晚秋感覺不到,不斷的模擬還有什麼意義。
難道,
就是讓自己提前知道,
自己會成為亡國之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