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是匪夷所思!
看著急報裡麵的內容,高晚秋想不明白,模擬中分明是發生在下個月的事情,為什麼提前了這麼多。
而且,
自己已經撤回了下達給上黨郡太守的命令。
也就是說,
自己並沒有打草驚蛇。
韓子成不應該,提前對黑山軍下手才對。
從先前的模擬之中,高晚秋看得出來,韓子成起初是想隱藏在暗處招兵買馬,慢慢積蓄勢力,然後在起兵謀反。
要不然,
也不會等到昭寧七年才叛亂。
可現如今,
韓子成就這麼明目張膽的剿滅黑山軍,難道他就不怕,引起自己的注意,然後調兵鎮壓嗎?
還是說,
現在的他,真就有恃無恐。
認為齊國的大軍,奈何不了他?!
那種被人輕視的感覺,
高晚秋就好像被人扇了一巴掌一樣,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強烈的怒火。
“韓子成,你莫不是真以為,朕奈何不了你嗎?”
“亂臣賊子!”
“就算你也擁有係統又如何,朕倒是要看看,這一次你如何抵擋的了大齊的鐵騎!”
話音落下,
高晚秋看向跪在麵前的太監,“傳朕旨意,命大將軍謝雲逸儘快出兵,不得有半點延誤!”
“是!”
太監走出寢宮,立刻將命令傳達出去。
緊咬著牙關,
高晚秋憤恨的目光,看向上黨郡的方向。
“韓子成”
“這一次,朕會以雷霆之勢將你摸出,不會給你任何喘息的空間!”
“你不是執意想要起兵謀反麼,朕這次倒是要好好看看,你能如何應對大齊的鐵騎!”
高晚秋心中清楚,
人才,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前後幾次模擬,
也能看出來,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都擁有不錯的才乾。
但是!
韓子成的行為,已經是觸及到了自己的底線。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帝王,能夠容忍的了起兵謀反這個行為。
現在高晚秋也不想再忍下去了。
或者說,
是不想給韓子成,繼續發育的時間。
管他什麼打草驚蛇,
不如直接傾巢出動,以雷霆之勢直接將韓子成鎮殺!
然而,
幾十萬大軍整軍備戰這樣的行為,
根本不可能說什麼掩蓋消息。
早在謝雲逸接受命令,開始籌備出兵的時候,相關消息就已經被各國密探傳了出去。
薊京城,
作為燕國的都城,坐落於東北苦寒之地。
原本的燕國,
隻不過是一個地處東北苦寒之地的小國,人口稀少、資源貧瘠,再加上遠離中原地區,所以很少受到齊國的關注。
隻是,
前些年,
新的燕國國君上位之後,
便開始了變法圖強。
更是發布求賢令,千金買馬骨,以此招攬天下賢才。
如今,
經過數年的時間,變法已經初見成效。
原本的薊京,說好聽點是屹立在這片土地數百年,曆經無數風霜。
說難聽點,
就是一座充滿破敗與蕭條的城池。
街道狹窄,房屋低矮,每到冬天房屋上都會覆蓋著厚厚的積雪,仿佛隨時會被壓垮。
街道上,
行人稀少,
偶爾有幾輛破舊的馬車緩緩駛過,車輪在積雪中留下深深的轍痕。
城中的商鋪,也是門可羅雀。
一年到頭,也沒有多少商隊,願意來到燕國經商。
現如今,
自從新的燕國國君上位,推行變法之後,薊京城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街道被拓寬,房屋被翻新。
原本冷清的街道上,往來商人絡繹不絕。
酒樓、茶館、青樓、書肆各種各樣的店鋪也開設了起來,商鋪的貨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叫賣聲此起彼伏,熱鬨非凡。
此時,
皇宮內。
燕國女帝姬玉瑤坐在書案前,手中握著一份來自齊國的急報。
作為上任燕國皇帝的獨女,
姬玉瑤的年紀,與高晚秋相仿。
容貌上,
則是各有千秋。
鼻梁高挺,唇色淡雅,肌膚如雪。
在氣質方麵,如果說高晚秋猶如九天之上遺落凡塵的仙子,空靈而平靜。
那麼姬玉瑤便是清淡如水,給人一種,拒人於千裡之外的冰山美人。
“黑山軍覆滅”
“那張岩盤踞在太行山脈多年,肆虐齊國北疆,卻是被這般輕易消滅,而且密信中還在強調,洛京似乎正在調集大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件事。”
“如果齊國北境出現動蕩,不知道這對燕國來說,算不算是一個機會”
雖為女子,
但姬玉瑤與高晚秋不同。
身為先皇獨女,
從小,她便接受帝王之術的教育。
在她的內心深處,更是隱藏著一股強烈的野心。
從登基之後,便大刀闊斧的改革變法,就能看出端倪。
隻是,
因為受限於燕國的國力,還有地理位置。
無數年來積貧積弱,
再加上,
齊國的存在,
更加阻擋了燕國崛起的步伐。
現在,
黑山軍的覆滅,
在姬玉瑤看來,無疑是給燕國帶來了新的機遇。
與燕國的貧瘠不同,
地處江南的宋國,位於大齊南部,地處江南水鄉。
這裡水路交錯,河道縱橫,仿佛一張巨大的水網,將整座城市串聯在一起。
河道上,
船隻往來如織,
商船、客船、漁船穿梭其間,形成了一幅生動的江南水鄉畫卷。
作為宋國都城的汴京,
更是繁華無比。
街道上,商鋪林立,招牌高掛,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滿了貨架。
絲綢、瓷器、茶葉、香料……
各種珍稀貨物應有儘有,吸引著來自四麵八方的商賈。
隻是,
無數年來,
宋國始終有個問題。
那就是因為宋國的開國皇帝,得位不正。
所以在立國之後,
宋國始終都貫徹著崇文抑武的國策。
文人墨客在朝堂上占據主導地位,武將則被邊緣化,甚至被視為粗鄙之人。
這也使得,
宋國的文化空前繁榮,
詩詞歌賦、書畫琴棋,無不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汴京城中書院林立,學子們吟詩作對,討論經史,仿佛一片文化的樂土。
同時,
也導致宋國的軍事實力孱弱不堪。
多年來,
在與周邊各國的外戰中,
都是輸多勝少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