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牌是介於完美信息對策與部分信息對策之間的一個遊戲,也是很多企業家甚至政治家喜歡的娛樂之一。
在叫牌階段,你隻知道自己的牌,和搭檔傳出的模糊的信息。注意,是模糊的信息,當然在部分情況下這些信息會非常精確,但是多數情況下,尤其是叫牌的初期進程裡,這些信息是模糊的,隻是保證了你的搭檔手中的牌的基本特征。
在打牌階段,你知道你和你的同伴都有什麼牌,也知道對手手裡的26張牌分彆是什麼,大概是什麼樣子,但是具體的分布情況,你最多做到“有把握”而非“全知全能”。
由於橋牌特殊的計分規則,所以橋牌是最接近“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遊戲。一手好牌隻能讓你做成更高的定約,而未必能讓你取得勝利。
所以如果想取得勝利,在細節上的完美選擇和處理滲透到了整個遊戲的每個角落,而運氣成分隻是巨大蛋糕上的那一個小櫻桃而已。
相比之下,德州撲克更具隨機性,更考驗個人得策略與膽識。德州撲克裡麵經常會出現峰回路轉的結果,你可能fold了一手最終結果最大的牌,也有可能以一副小牌贏到最後。
不過最終,誰贏得多,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麵:抓到的手牌以及池裡已有的牌是否可以運作(可以簡單的認為是好壞或者運氣),以及相應的素質與技術。
比起橋牌,德州撲克更加趨向於不完美信息對策,你永遠無法準確知道對手有什麼,也不知道下一張發出的牌會是什麼——隻能靠牌手的行為進行猜測,而且這種猜測你可能要同時應用於多個對手身上。
但是,好的牌手總是能夠做出近乎完美的決策,這取決於他們觀察能力、分析情報的能力、心算能力、心理素質。這比起橋牌來講,需要的心理素質的成分要高出很多,而且當你決定開始運作你手裡的兩張牌的時候,心理素質與運氣的成分開始浮到了台麵上。
世界上很多大富豪都是橋牌與德州撲克的愛好者,也因此,才漸漸有了每年一次的完整手聯賽,如果說的難聽點,下場比賽的三十個德撲世界高手就像賽馬場上的賽馬,而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富豪則是買馬的人。
當然,大富豪們不僅買馬,他們之間也會玩,還能趁著這個機會談談生意。
今年完整手鏈賽期間,彙集到布達佩斯的大富豪又創新高,米國大富豪巴菲特、比爾蓋茨、紮克伯格、馬斯克和貝佐斯等,鐘國大富豪馬芸、陳一舟、周鴻,禕和史玉柱、李開複等,以及歐洲的富豪詹姆斯·拉特克利夫等,將近六十多人都來到了布達佩斯。
完整手鏈賽的組織方,國王娛樂場,給每位大富豪提供了每位選手的比賽錄像,這使得富豪們在自己玩牌之餘,可以跟高手學習,還可以下注買輸贏。討論牌手們的每一個決策,也是富豪們的樂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