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伯龍根之歌》是中世紀德語文學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它是一部英雄史詩,大約創作於1200年,作者是一位不知名的奧地利騎士。它有上下兩部,即:《西格弗裡德之死》和《克琳希爾德的複仇》。
該詩以勃艮第與匈奴國的鬥爭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尼伯龍根王子西格弗裡德,他為了迎娶勃艮第公主克琳希爾德而答應幫助勃艮第國王貢特平定侵入者,以及獲得冰島女王布琳希爾德的傾心。
之後,布琳希爾德得知自己並不是被貢特征服,便讓仆從哈根殺了西格弗裡德,克琳希爾德因丈夫的逝去而決心報仇雪恥。
在詩歌問世大約一百年後,開始流傳一個傳說,說《尼伯龍根之歌》裡記載了關於尼伯龍根寶藏的秘密,這裡的“尼伯龍根”,指的是北歐神話中的“死人之國”或“霧之國”。
傳說,尼伯龍根的寶藏被巨龍看守著,人們都望而卻步。西格弗裡德——尼伯龍根的王子,以力大無窮、勇猛果敢著稱。
年輕的時候,西格弗裡德喜歡四處遊曆探險,因此,他得到了許多的財富,其中,就包括了尼伯龍根的寶藏。他斬殺了巨龍,用龍血沐身,但是,在沐浴的時候,一片菩提葉飄至肩部,所以,這一未沾及龍血的地方成了他唯一的致命之處。
西格弗裡德也從鳥兒的啾啾聲中得知勃艮第公主克琳希爾德美貌動人,於是,他便想求娶這位公主。這個時候,勃艮第正處在被入侵的時期,於是,勃艮第國王貢特想讓西格弗裡德幫助其擊退入侵者,此外,還要幫貢特得到布琳希爾德。
然後,西格弗裡德就利用頭盔的力量,征服了好勝的冰島女王布琳希爾德。
後來,貢特與女王布琳希爾德成婚,西格弗裡德也與公主克琳希爾德完婚。但是,新婚之夜,布琳希爾德拒絕圓房,以至於西格弗裡德再一次用頭盔的魔力製服了布琳希爾德,並且,還拿走了她的腰帶和戒指。
多年以後,由於兩位王後起了爭執,布琳希爾德得知真相,惱羞成怒,派遣仆從哈根去報仇雪恨。於是,哈根騙得西格弗裡德的要害之處,並在其衣衫上做了記號,趁著西格弗裡德在泉邊飲水之際,哈根一槍打死了西格弗裡德,奪走了尼伯龍根的寶藏。
西格弗裡德的妻子克琳希爾德悲痛欲絕,發誓要為其夫報仇。幾年之後,匈奴使者為國王向克琳希爾德求親,克琳希爾德為報仇應允遠嫁。幾年以後,在克琳希爾德的教唆下,匈奴與勃艮第的戰爭一觸即發,終至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最終,戰爭以勃艮第失敗告終。
《尼伯龍根之歌》是英雄史詩,傳說的成分比較多,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史實。
勃艮第人,也就是尼伯龍根人,是在歐洲的西北半島上生活的族群,隨時間變遷,大約在公元前200年,他們漸漸遷徙至今天美茵茨以南的萊茵地區。435年——437年的時候,勃艮第人與匈奴人交戰,最後,勃艮第人慘敗。
這場戰爭中少量幸存的勃艮第人,帶著寶藏,逃到了大洋邊上,定居生活,繁衍生息。
多年來,尼伯龍根寶藏吸引了無數人的幻想,據說那些寶物是來自拜占庭曆年給他們的進貢。1837年,兩名工人在西班牙某處海岸洞穴內發現了九個用純金做成的、裝有無數珍珠和寶石裝飾的王冠,據說這些發現便是尼伯龍根寶藏的一部分。
自那之後,便有無數人更加熱切地尋找尼伯龍根寶藏,一年前,英國人湯姆森也加入了尋找尼伯龍根寶藏的隊伍。
幾年前,信奉白人至上的、在華留學的湯姆森,因為傲慢惹到了林如海,不僅從林如海手裡花費高價買到了贗品,還被林如海暴揍了一頓,新聞報道後,五眼聯盟的十幾個白人至上組織聲援湯姆森,“十字旗”理事長亨特還找來了幾個拳手和林如海打擂台。
結果他們高薪聘請的拳手亞當和艾布特,眾目睽睽之下,幾個回合便被林如海打倒在地。賽前簽訂比賽協議的時候,湯姆森與林如海賭五百萬英鎊。
賽後,在擂台上,林如海對湯姆森說:隻要你說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都屬於中國,那五百萬我就不要了,隻要你當眾承認這些,還把之前那三百萬英鎊還給你。
湯姆森動心了,當著全世界的媒體說,我承認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所有權屬於中國,英國應該將掠奪的全世界文物都歸還。
可是,他說完這些之後向林如海討要支票,林如海讓他滾犢子。
可憐的湯姆森憤懣不已,但無計可施,隻能灰溜溜回國,結果英國人非常排斥他,媒體也不斷抨擊他,白人至上組織“十字旗”也把湯姆森開除了。
一年前,在湯姆森幾番求肯後,“十字旗”理事長亨特讓他重新加入,不過條件是掏出十萬英鎊讚助尋找尼伯龍根寶藏的事業,湯姆森還有些錢,百無聊賴的他聽說尋寶,不僅掏錢,自己也出海,加入了尋寶的隊伍。
這支尋寶團隊裡有米國人、英國人、法國人,人數有上百人之多,實力也非常雄厚,幾天前,他們在距離西班牙海岸三百多海裡的一個小島上得到重要發現。
這天,尋寶團隊的人員、機械正在島上忙碌刨挖的時候,一架飛機從他們腦袋上踉蹌著飛過,然後一下紮進了附近的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