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珂,清末南社詩人之一,字仲可,杭城人,曾任商務印書館編輯,參與編輯過《辭海》等書。他仿照清初潘長吉《宋稗類抄》的體例,編《清稗類抄》一書,輯錄了清世祖到宣統之間二百餘年的朝野佚聞。
全書內容龐雜,共四十八冊,分時令、地理、外交等九十二類,一萬三千五百餘條,約三百餘萬字,收錄廣泛,對研究清史有一定參考價值。
在《清稗類抄》一書中有一篇《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講的是女英雄馮婉貞抵抗英法侵略者的故事。
鹹豐十年,英法聯軍入侵,在離圓明園十裡的地方,有一個村子叫謝莊,全村都是獵戶。其中有一個叫馮三保的魯省人,精通武術,他的女兒婉貞那年十九歲,容貌漂亮,從小喜愛武術,學習過的沒有不精通的。
這一年謝莊創辦村民自衛組織“團練”,因為馮三保勇敢而又會多種武藝,大家推選他當頭領。村民們在險要的地方築起石牆、土堡壘等防禦工事,樹立起旗幟,上麵寫有“謝莊團練馮”幾個大字。
這一天中午,偵察消息的人報告說敵人的騎兵開來了。不久,就看見一個白種人率領著大約一百名印度士兵,那頭子是英國的軍官,他們正騎著馬向謝莊過來。
馮三保提醒團丁裝好火藥、上好子彈,但不要亂放槍。
敵人漸漸逼近石寨,槍聲大作,但寨子裡的人踡曲著身子趴在那裡,一動不動。不久,敵人離得更近了,馮三保見這陣勢有機可乘,急忙揮動旗幟,說:“開火!”
於是所有槍支一齊發射,敵人像落葉似的紛紛跌下馬來。等敵人的槍再次射擊時,寨子裡的人又像鴨子一樣趴在地上了。這是借寨牆來作掩護的。攻打了一陣,敵人退卻了。
馮三保非常高興,唯獨婉貞憂愁地說:“小股敵人走了,大股敵人要來的。如果他們拿大炮來攻打,我們全村不就化為粉末了嗎?”
馮三保吃驚地問道:“那怎麼辦呢?”
馮婉貞說:“西洋人的長處是使用槍炮等火器,短處是不會武術。槍炮對遠距離攻擊有利,而武術對近身作戰有利。我們村方圓十裡都是平原,跟敵人較量槍炮,那怎麼能取勝呢?不如用我們的長處,去攻擊敵人的短處,持著刀,拿著盾,象猿猴那樣敏捷地進攻,象鷙鳥那樣勇猛地搏擊,或許能避免這場災禍吧?”
馮三保說:“把我們全村人都算上,精通武術的不過一百來人,讓這樣少的人投身到強大的敵群中搏鬥,這跟把一隻羊孤身投到狼群裡有什麼不同呢?小女孩子不要多嘴。”
馮婉貞微微地歎息說:“我們村莊眼看就要完了!我一定要儘全力來拯救我們的村莊。”
於是她把謝莊精通武術的少年召集起來,激勵他們說:“與其坐著等死,怎比得上奮起抗敵拯救我們的謝莊呢?各位如果沒有這種意思也就算了,如果有這種意思的話,就聽我的指揮好了。”
大家都被激動得振奮起來。
於是馮婉貞率領著一夥青年人整裝出發,他們都穿著黑衣拿著刀,行動敏捷得像猿猴一樣。離村四裡的地方有一大片樹林,樹蔭濃密,遮蔽天日,他們就埋伏在那裡。
沒有多久,敵人果然抬著大炮來了,大約有五六百人。婉貞拔刀躍起,率領大家襲擊敵人。敵人沒有意料到,非常驚慌混亂,忙用槍上的刺刀來迎戰,可是輕便敏捷勇猛凶狠到底比不上以馮婉貞為首的中國少年。
馮婉貞揮舞鋼刀奮力砍殺,跟她對打的沒有一個不倒地的,敵人紛紛敗退。
馮婉貞大聲喊道:“各位!敵人想遠遠地甩開我們,要用槍炮消滅我們,趕快追趕,不要錯失良機!”
於是眾少年儘全力攔截逃敵,雙方混雜在一起,雜錯交戰,敵人的槍炮火器始終不能發射。太陽落山時,被打死打傷的敵軍不下一百多個。殘敵隻好扔下大炮,倉皇逃命。謝莊於是得到了保全。
林如海是知道馮婉貞的故事的,但不知真假,在東山寨他遇到被綁票的謝峰,聽說謝莊真有馮婉貞其人,而且武藝精熟,去英法聯軍大營便帶上了謝峰。
龔橙大膽的主意終於被林如海采納了,他改變原有計劃,控製住了英法聯軍高層後,讓葛三去聯絡胖大海,讓謝峰回去謝莊聯絡馮三保馮婉貞父女。
翌日清晨,胖大海帶著二百多人、馮氏父女帶著一百多人來到了聯軍大營外,龔橙拿著英國公使額爾金和英軍司令格蘭特的命令,將他們領進軍營。
隨即,英法聯軍上校以上軍官均被召集到指揮部,被控製起來,胖大海和馮氏父女的人馬領到最新式快槍,負責保衛指揮部。
於是,在京師城頭瞭望的清軍發現,英法聯軍駐紮在德勝門外,莫名其妙地不動了。一天後,恭親王奕䜣帶著幕僚來到英法聯軍大營談判。
——————————這部分後續內容,以後會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