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份,姚莉莉從編輯主管升職為該網媒的財經政務部門副總編,本來有些懶散的莉莉,責權更重,慢慢地,加班成了平常事。
和普通父母不同,莉莉的父母樂見女兒加班,因為他們感覺,之前在劉晨的帶動下,他們的女兒進取心嚴重退卻,當然,讓他們高興的是,不僅是莉莉,劉晨因為更加積極地參與老山基金會的工作,整個人的精神風貌也發生了變化。
就是嘛,作為林如海的好朋友,如果彼此間差距越來越大,再好的友誼也會慢慢疏遠的。
今晚莉莉又加班了,七點,她正在審查即將發布的新聞,突然,編輯樂成急匆匆走進她的辦公室,門都沒有敲,樂成的臉上帶著發現大新聞的興奮,還有一些不安。
“怎麼了?”莉莉問道。
“我剛在臉書上看到一條快訊,您看!”樂成將手機遞過來。
對於外國新聞,國內的網媒當然大都是去外國新聞網站上摘錄,既然不能派記者去,也為了第一時間發布,各家都有專門的人手盯著國外的各大新聞媒體,樂成的職責就是這個。
臉書的首頁上,最上端最明顯的一個標題:12月9日事件的始作俑者浮出水麵!林如海參與其中!
12月9日事件,就是發生在安那波利斯市的恐怖襲擊事件,從12月10日開始,國內的媒體連篇累牘進行報道,所有的媒體從業者——幾乎可以不道德地說——他們很歡呼雀躍,作為新聞媒體,就怕世間無事,當然,所有人表麵上都要譴責騷亂和暴恐的。
但12月9日事件一直沒有後續進展,在米國依然引起高度關注,但在國內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吃瓜群眾們已經漸漸散了,媒體從業者們得不到後續新聞,想炒作也沒有題材,隻能回憶一下911。
沒想到突然間,來了這麼一條新聞,莉莉瞪圓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她又揉揉雙眼,確認自己沒有看錯:始作俑者浮出水麵!林如海參與其中!
下邊的內容隻寥寥幾句,說米國軍情部門已經發現突破性線索,幾乎可以確認12月9日事件的幕後元凶為國,該國的間諜林如海參與其中殺戮,詳細報道請稍後。
這種情況說明臉書也沒有得到更確切的資訊,進一步消息需要再等等,但快訊還是發出來了。
樂成緊張地問道,“我們怎麼辦?報道不報道?”
莉莉平複一下心緒,責怪道,“糊塗!這種事不經請示,焉能私自報道?”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震驚世界的消息!此前的十多天,全球媒體都在問,安那波利斯恐怖襲擊事件的幕後真凶是誰,現在不管真假,米國方麵給出了一個答案。
但不管彆國怎麼報道,國內的報道肯定要等待上邊命令的,因為這涉及到自己國家了,誰敢嚇說話?
樂成當然也知道這些,他補充道,“我們隻提林如海如何?”
莉莉搖搖頭,道,“那也不行,這樣的擦邊球也會受到處罰的。”她按耐住打給林如海的衝動,掏出手機撥給了總編。
這一年多時間,尤其是今年,關於林如海的負麵新聞和謠言有很多,好朋友身上發生的種種變化,劉晨和莉莉自然關切,正麵側麵的問過幾次,但林如海都沒有直說,隻有一次,林如海隱晦地跟劉晨提起,讓二人知道他是為國家工作的。
此時打給林如海沒有任何意義,關心也不是這個時候,現在他一定忙得很。
莉莉跟總編通話的時候,樂成便一旁刷手機,突然他說,“頭兒,你看,有翻牆的網友爆料了!”
莉莉看過去,果然,一個軍事論壇出現一個帖子,說林如海為國又立新功雲雲,現在的世界想隱瞞一條新聞太難了,因為有無數渠道能獲得資訊。
雖然國內各大電視、網絡平台不會報道,但是從翻牆網友那裡,僅僅幾分鐘時間,臉書的那條資訊內容便完全在國內的論壇、抖音、微博以及各大社區傳播開了,平台不報道,但自媒體可不管那個,為了博流量,他們什麼都敢說的。
樂成發現那條快訊是七點,到晚上七點過五分,說流言謠言也好,說新聞也罷,不管什麼提法吧,總之,消息已經滿天飛了,而且,七點過六分,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等國際新聞媒體給出了該事更詳細的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