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餘遊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餘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餘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裡。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豔冶極矣。
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彆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這是明代袁宏道所做的西湖遊記,杭城的美不是一眼看到底的驚豔,倒像斟茶講究的七分滿,國畫講究的留白,讓人存了一份餘味在心中,在往後的日子裡,隨著心境變化,對這種美解讀出不同的意韻來。
立在西湖邊看西湖,波光粼粼的湖麵,微風輕拂臉頰,再賞鑒西湖遊記,彆有一番風味,悠然自得,仿佛人間仙境一般。雷峰塔當然沒有鎮壓著白素貞,但站在塔上,登高望遠,西湖一覽無餘,是一個絕佳的賞風景點。
林如海與蘇芷凝在杭城住了一周,芷凝便深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這才是宜居都市,相比之下,京城太無趣了。”
“可不是嘛,這城市能讓人褪去浮躁,不容易那麼焦慮。”林如海歎道。
翌日,林如海給夏雨聯係過,便買了禮物,帶著芷凝去郊外的石灣鎮磚頭村的天心派拜訪。
張栗子更加老邁,夏雨熱情留客,林蘇二人在磚頭村住了一晚,然後去了西溪濕地。
西溪濕地被稱為"杭城之腎",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城"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相較於西區,東區以自然景觀取勝,西溪濕地的代表性景觀——水塘、綠意、蘆葦、遊船、青石板路等,在這裡都能看到並且體驗到。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東區很大,有梅竹山莊、泊庵、百家樓、煙水漁莊、深潭口、蔣村集市慢生活街區、植物園、厲杭二公祠、茭蘆庵、曲水庵、茭蘆田莊、西溪水閣、西溪梅墅等諸多景點。其中,最大的看點是"兩堤六景"。
兩堤,屬於"西溪三堤",分彆是福堤、綠堤。
六景,屬於"西溪十景"中的六個景色,分彆是秋蘆飛雪、蓮灘鷺影、漁村煙雨、曲水尋梅、高莊宸跡、河渚聽曲。
位於中心水域的秋雪庵,號稱是"西溪最美的地方",是西溪景區內唯一需要坐船才能到達的景點。這裡四麵環水,東麵秋雪灘上蘆花搖曳,據說一經風吹,花白而輕如棉絮,如漫天飛雪,美到極致,乃西溪一絕。
林如海與蘇芷凝流連忘返,真想拋卻世事,在此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