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天才鑒寶師 > 第416章 出海前(二)

第416章 出海前(二)(1 / 1)

推荐阅读:

三人聊了很多,然後回到住處,梁可頤與黃楠租住了一個海邊的三居室。黃楠回來後,便回到臥室學習了,她現在正在跟一個師傅學習操控遠洋漁船,晚上還要自學航海氣象與海洋學、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係統等課程。

林如海進去看了看,便不打擾她學習了,出來後,梁可頤對他歎道,“我很少佩服人,但現在是真佩服黃楠,她可真有那個專研刻苦勁。”

“還有闖勁呢,一個人孤身去闖大西洋,我都不敢。”林如海嘖嘖道,黃楠的事情無論跟誰說,人人均挑大拇指。

“她還沒有男朋友?”林如海問。

梁可頤搖頭,“現在看,大海就是她的男友。”

“我睡哪裡?”林如海說著,走進了梁可頤的臥室。

“隔壁,亂走什麼?”梁可頤嗔道。

“……”

“你輕點!彆讓黃楠聽到。”

“是你小點聲叫吧!”

……

雨歇雲收,林如海道,“如果方大石過來,你們是不是就要出海?”

“怎麼?你不一起去嗎?”梁可頤驚訝。

“現在美日情報機關都要對付我,在陸地我有的是辦法,但如果在海上遇敵,可就隻能束手待斃了。”林如海道。

梁可頤想了想,道,“他們不見得就能捕捉到我們的行蹤,況且,即使遇敵,隻要敵人認為我隻是一個普通女孩,那麼我就有辦法救你。”

林如海若有所思點點頭,“那倒是,看情況吧。”

海洋漁船作業分沿海、近海、遠海三個航區。一般來說,二十米以內的拖網漁船從續航力、穩性、航速、油艙、魚艙艙容、捕撈、冷藏、機電設備布置等設計角度來講,是很難達到遠海航行作業要求的。

因為裝的油少、魚少,續航力和艙容有限,沒有經濟效益。這種尺度的漁船作業航區一般都是沿海或內河,當天作業,當天回來。

遠洋漁船船長尺度一般都不小於二十四米,如果船東是個人的話,一般都會選三十米左右這一檔的漁船,漁輪公司根據需要和資金可以有更多選擇。

梁可頤購買的三十一米、一千馬力的魯惠漁6623號漁船,基本屬於遠洋漁船中的小船,因為又不真的捕魚,所以不需要那麼大的冷藏能力,也不可能有直升機。

但這艘船的輔助設備也頗為先進,助絞機、起網機、動力滑車、吊車都配備,除了一台雷達、衛星導航儀、回轉式羅盤、自動導航和計程儀,還配有甚高頻通訊設備。甚至備有一台小型的水下機器人。

林如海看了漁船改裝,主要是讓居住區更加舒適,梁可頤也備了潛水裝備,如呼吸調節器、空氣筒、潛水服、蛙鞋、潛水袋、眼罩、潛水表、羅盤、墜子帶、潛水刀等等,還準備了金屬探測器。

深潛需要的浮力補償背心(bcd)也準備了。

包括昨晚出去吃飯,林如海都是戴著麵具的,他密切注意周邊,但沒有任何異狀,第二天下午,方大石到了。

林如海介紹三人認識,方大石看了船,雖然趕不上專業打撈公司設備專業,但也算不錯了。

吃了一頓飯熟悉起來,黃楠對三人興奮道,“那我們後天就出海吧。”

方大石道,“我也不確信那艘是不是萊茵堡號,如果它是一艘鐘國古代沉船怎麼辦?”

“怎麼辦?看看有沒有寶物撈上來唄。”梁可頤愕然道。

方大石搖搖頭,道,“不是那麼說,如果我們未經備案,私自打撈鐘國文物就犯法,因為它們都屬於國家,國家要追責的。”

“那去備案呢?”梁可頤道。

“備案就有無數的手續等著你,也許會拖上幾年,手續也辦不下來。”方大石道。

梁可頤嗬嗬笑道,“這豈不是說,不能打撈嘛?”

方大石解釋道,“不僅是南海,事實上不管在哪裡,打撈海底文物都有很多麻煩的,如果是跨國海底文物打撈,更有數不儘的麻煩和糾紛。

《國際海事法》、《國際海洋公約》、《國際打撈公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等等等等國際條約,有的國家承認,有的國家不承認,認可的年度也不同。

舉個例子,張三在a國家的海域內打撈出b國家的文物,而涉事船隻屬於c國家,隻要消息走漏,定然扯上官司,甚至糾纏個十年八年的。那個有名的奧德賽海洋探險公司,在直布羅陀海峽找到了一艘古沉船,但是被官司拖的差點破產。”

林如海聽了,問道,“所以呢?”

方大石講的這些,林如海大概知道,隻是知道的不確切。

方大石看看三人,又著意看看林如海,道,“所以,為了將麻煩降到最低,也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隻能隱瞞不報,打撈出的東西也隻能黑市流通,不然要麼是被沒收,要麼吃官司,不知道林先生同不同意?”

“如果在南海撈出我國沉船,必須上交,如果是外國沉船,我們可以留下吧?”林如海道。

“如果消息走漏,該國家知道了此事,也必然追討的,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留九成。”方大石道。

黃楠知道這些,但從未在意,因為她在乎的是過程、發現寶藏的過程,至於最後寶藏歸誰,她不是很關切。梁可頤則對這些全然不知。

鑒於林如海動輒給國家捐獻文物,方大石出海前,必須將事情說明白,他是奔著寶藏去的,如果打撈出來都捐給國家,他可不同意。

私自打撈可以,就當玩了,黑市流通不可能,那豈不是壞了自己名聲?林如海搖搖頭道,“如果文物有研究價值和曆史價值,必須上交給國家,如果僅是金銀珠寶等財物,我相信還是可以留下一些的,黑市流通那不可以。”

聽林如海這樣說,方大石一方麵有點失望,一方麵又覺得心裡踏實。他找了很長時間合作夥伴,最怕的就是發現寶藏後被同夥捅刀子,大海上沒個人影,又有財富引誘,那種事太常見了。

雖然僅僅是一頓飯,但他發現黃楠和梁可頤都不是那種人,她們出去尋寶更像是獵奇和好玩,而林如海的態度表明,他絕不是背後捅刀子的人。

這樣的夥伴當然好,但是,海底撈上來的東西,哪件沒有曆史價值和研究價值?比如撈上一船瓷器,難道都捐給國家?那自己忙前忙後、又隱瞞機密圖什麼?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