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常德八號鎮郝家村,一棟老屋的外麵粉刷一新,掛了一塊‘農村安居工程’的牌子,但裡邊陰暗低矮的房間布滿了灰塵,遍布雜物的室內,沒有一件兒完整的家具。屋頂的角落已經漏了光,為了防雨,棚頂上鋪了一層塑料布兒。
這是趙安平烈士的家,他的母親已經89歲,滿頭白發、雙目失明,拄著拐杖坐在老屋前麵的一張破椅子上。
1977年,趙媽媽將唯一的兒子送到了部隊,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趙安平在一次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3歲,戰後,被安葬在那坡烈士陵園。
接到唯一的兒子犧牲的消息,趙媽媽痛不欲生,常常以淚洗麵,沒過多久就雙眼失明了。
2012年,在趙安平烈士生前戰友的幫助下,趙媽媽才終於踏上了魂牽夢繞33年的那波烈士陵園。烈士陵園內,老媽媽扶著墓碑痛哭失聲,雖然老人家已經雙目失明,但在她心裡,那永遠23歲的兒子就在眼前。
今天,褚德龍第二次踏進這個院子,看到老媽媽孤獨地坐在破椅子上,就像半個月前,淚水一下子湧了出來。他當過兵,如果他犧牲後,他的父母過這樣卑微而寒酸的生活,即使躺在地下也是不能瞑目的。
褚德龍是來接趙媽媽的,從今天開始,全國像趙媽媽這樣的孤寡烈屬,和沒有子女的抗戰老兵將被接到冀省梨縣的老山光榮院養老,那裡已經配備了醫生、護士和護工、廚師等等工作人員,劉大良任院長。
但是,褚德龍接走趙媽媽的過程並不順利,一位姓郝的村主任來阻撓,他對褚德龍厲聲道,“你們要把人帶到哪裡去?”
從去年出來做這項公益工作,褚德龍已經接觸了很多這種村乾部,對他們非常憤恨。
事實上,趙媽媽每個月有八百多撫恤金,日子卻過的這樣艱苦,鎮、村兩級領導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國家和部隊肯定是希望烈屬過的好的,但具體工作隻能由鎮、村兩級機構來執行。
“接走照顧!既然你們不照顧,還不讓彆人照顧嗎?”褚德龍背著趙媽媽,對村主任怒道。
“不行!不經我們八號鎮同意,你們不能把人接走!”
村主任滿臉橫肉,說完就要拉拽趙媽媽,褚德龍帶著一位工作人員來的,工作人員手裡拿著趙媽媽的包裹,都被村主任搶走了。
趙媽媽雖然看不見,但與褚德龍接觸兩次,深深感受到了他的尊重和愛護,村裡對她什麼樣,老人家雖然目盲,但心裡有數著呢,老太太當即顫巍巍怒道,“你再阻攔,我就去告你!”
姓郝的村主任不敢攔了,很多事都不能擺到桌麵上說,如果事情鬨大,老太太可是烈屬,雖然那場戰爭過去了那麼多年,但如果打起官司,讓人記起,他就要吃不了兜著走。
暗地裡欺負可以,事情擺明麵上,全國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工作人員搶過包裹,打開車門,褚德龍將趙媽媽放在車後座上,車子離開奔赴高鐵車站。
治病、發放生活補助、修繕房屋、解決老山退伍傷殘軍人和烈屬,以及抗戰老兵等人的各種生活問題……老山基金會今年的工作鋪展的範圍非常大,到五月份,全國已經有六個公益基金會,九十多個誌願者組織協助他們工作。
林如海的意見是儘量不宣傳,避免某些部門和人尷尬,給工作帶來麻煩。但這麼大規模的捐助行動不可能不驚動媒體。
四月份,已經有零星的媒體報道了老山基金會的捐助動作,但從五月下旬、接走孤寡烈屬和抗戰老兵開始,網上出現一種聲音,說老山基金會接走烈屬和老兵,是看上了他們的撫恤金和補助。
這股歪風一下子就猛烈地刮了起來,流言洶湧,莊大成不得不接受媒體采訪,將基金會的所有工作講述出來,這時候,民眾才知道林如海捐出了三十億、成立基金會的事情。
媒體探訪老山基金會總部、探訪梨縣光榮院的情況,采訪了諸多得到老山基金會捐助的自衛反擊戰的退伍軍人,以及烈屬,又采訪了很多誌願者,然後,從去年開始,基金會做的好人好事一件件被公布了出來。
央視記者就此事采訪了韓紅基金會理事長韓紅,韓紅講述了與老山基金會合作的林林總總,盛讚林如海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高尚情操。
立刻,流言蜚語不見了,網絡上又一下子湧出很多讚譽林如海的聲音。
央視的《民族英雄大愛無疆!》報道,說林如海敢於維護民族利益,又大愛崇實,百德為尊,老山基金會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凝聚,是大愛大義大仁,光耀深遠……
新浪的專題報道《古玩大鱷的擁軍愛民情!》,回顧了林如海兩次捐贈國家文物的光輝之舉,報道了林如海將拍賣手稿和油畫的三十億都捐了出去,讚林如海大愛純真、大愛巍峨,重山不如、大愛無邊……
《大道不孤,大愛無疆,我們喜愛他又有了新的理由!》,這是新華網的一篇報道,讚林如海大愛無言、樸實無華,是人世間一座巍峨的豐碑、記錄愛性的本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