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是辛老頭辛達父子請客,吃飯時候,林如海告知了他們一月二十八日的結婚日期,恭喜之後,辛達看著蘇芷凝,暗暗為周映卉可惜。
十五日上午,林如海和蘇芷凝去買了對戒,下午,他來到央視錄《對話》,兩天前,節目組給他發了一份資料,以及需要做的問答準備。
此前,林如海聽過這欄目的名字,但沒怎麼看過,整個形式看上去很簡單,和主持人以及嘉賓對話,當然,現場觀眾圍觀之外,也可以發言。
他趕到央視大樓,武警檢查了手中的名單之後放行。林如海找到電視文化中心,一樓大廳有人接待他。
“林先生,我是路為民,之前給您打過電話。”一個年輕人迎上來,自我介紹道。這就是前天給他發資料的那個人。
林如海與他握手,然後路為民領著他上樓,並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到了嘉賓休息室休息一會兒,陳偉鴻過來,與林如海見麵,握手後聊了聊節目安排,之後,路為民帶林如海去演播間走位一下,然後去化妝室化妝。
真夠麻煩的,不過到了人家這,就得遵守人家的規矩。
下午三點,路為民領著林如海來到演播間外,一會兒,林如海聽到裡邊傳來掌聲,然後聽到主持人陳偉鴻的聲音,“觀眾朋友們大家好,近來最熱的新聞就是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羊首,以及一批珍貴海外流失文物的回歸,這些文物的回歸源於一位先生的捐贈。
在此之前,我們知道國家博物館已經接受了一次這位先生的文物捐贈,我們還知道這位先生在擂台賽上,打敗了侮辱我們的兩位外國人,還曾經幫助武警處理過劫機事件。
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之間有差異,但這位先生的人生經曆讓我們意識到,有時候那種差異真的是非常巨大的,他隻有二十八歲,那麼他是怎麼做到這些成就的呢?
在今天的《對話》節目中,我們就請他來到了現場,下麵,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請出林如海先生。”裡邊說到這,路為民示意林如海進去,林如海對他點點頭,邁步走了進去。
《對話》是以社會精英為收視群體的一檔演播室嚴肅談話節目。它以主持人和嘉賓以及現場觀眾的充分對話與交流,直逼熱點新聞人物的真實思想和經曆,突出思想的交鋒與智慧的碰撞聞名。
林如海走進去的時候想,這麼說,自己也成社會精英了,而大半年之前,自己在趙家還受著諸多冷遇,人生際遇真是翻天覆地啊。
橢圓形直播間台下坐著幾十名觀眾,台上一張桌子,兩張沙發,林如海在掌聲中走進去,“歡迎林先生,這邊坐。”陳偉鴻和林如海握了一下手,將他讓到桌邊坐下。
“林先生,這幾天去國家博物館了嗎?”陳偉鴻問道。
林如海搖頭,“沒有。”
陳偉鴻看著觀眾席,道,“前天,國家博物館展出了林先生從澳門帶回來的這批、三十五件珍貴文物,昨天我去看了,人很多,需要排隊。
我國文物的價值是我們老祖宗智慧的結晶和曆史進步的標誌,都打著鮮明的時代烙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狀況,內涵極其豐富,坦白說,我是帶著朝聖的心態去的。
我現在還能記得當時看到春秋子仲薑青銅大盤時候的震撼感受,是那種,”說到這裡,陳偉鴻停頓了一下,組織著合適的措辭,停頓幾秒鐘後,他自嘲地笑道,“心靈的震顫,仿佛和祖先有一種莫名的魂靈溝通。
真抱歉,我言語匱乏,不能準確表達那種感受,但是,看到這些文物後,我不但感到一種民族自豪感,而且確確實實心靈受到了洗禮,感到了生而為人的不同凡響,所以,我僅代表我個人,對林先生表達深深的謝意和敬意。”
陳偉鴻越說越嚴肅,最後起身,給林如海深深鞠了一躬,林如海趕緊起身扶他,陳偉鴻道,“您坐,您坐。”待林如海坐下,他才坐下。
台下受他的情緒感染,響起了一陣掌聲,陳偉鴻待掌聲落下,又道,“大家有時間去看看,絕對會有一種震撼的感受,坦白說,就是這次參觀,讓我明白了文物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大意義。”
然後陳偉鴻轉向林如海,問道,“林先生上次捐獻了三十九件圓明園文物,這次,將澳門帶回來的所有文物都捐給了國家博物館,就沒有留下一兩件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您是收藏家,事實上,如果您留下幾件,國人也是能接受的。”說完,笑著看林如海。台下觀眾也會心微笑地看著他。
林如海大笑,道,“要說沒有,那是假話,其實我是希望有幾件不那麼珍貴的,我就自己留下了,但這次的三十五件,件件都是精品重寶,它們屬於整個國家和民族,我要是留下就太自私了。再說,既然愛國,就愛的徹底點吧,如果我留下幾件,你們的掌聲或許就不會那麼響亮了。”
他開玩笑,台下觀眾會心微笑的同時,再次鼓起掌來,氣氛很熱烈。
“大家有沒有問題要問林先生?”今天節目錄製很順利,林如海居然會和觀眾互動,氛圍很好,陳偉鴻順勢問觀眾道。
一個戴眼鏡的觀眾迅速站了起來,問道,“林先生,您捐給國家的文物,大概總價值有多少?”
林如海道,“我們的文物,對於外國人是可以估價的物件,但對於我們民族來說,因為具有曆史、科學和研究價值,用金錢不太好估量。”
“如果按照外國人的角度估值,大概有多少?我說的就是那種拍賣會的價值。”眼鏡追問道。
林如海笑了笑,“這個應該挺多吧,具體多少我也沒算過。”
陳偉鴻接過話頭,對觀眾席道,“這個問題我可以替林先生回答一下,昨天我去參觀後,和國博副館長馮朗先生聊了聊,我同樣問了馮先生這個問題,馮先生說,他們內部給林先生的兩次捐贈估了價值,大家猜猜有多少?”
其實林如海上次捐贈,就引起過轟動,因為規格比較高,媒體也報道過五百多億這個數字,但民眾對二三百億和五六百億這種天文數字,除了驚歎就是驚歎,感覺很多,多到不敢相信,多到感覺不真實。
所以陳偉鴻問問題後,觀眾們有說三百億的,有說四百億的,有說五六百億的,眾說紛紜。
最後,陳偉鴻道,“就像林先生說的,因為具有曆史、科學和研究以及美學價值,用金錢不太好估量那些珍貴的文物,但是如果一定要按照拍賣行的價格來估量,國家博物館給出的估值是710億人民幣!”
現場一片驚愕的感歎聲,均感不可思議,觀眾們忍不住震驚的張大了嘴巴。
“是的,就是這麼多,馮先生說,如果這些文物拿到拍賣行去拍賣,大概就是這個價值,如果在手裡放幾年,價值會繼續增長。”陳偉鴻說完,率先鼓起掌來,台下當然更是掌聲雷動。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直觀地了解到林先生捐出了多少,那是我們無數人終生難以企及的數字,好了,這個問題就到這裡,林先生,我們從頭了解一下您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