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天才鑒寶師 > 第230章 有義務帶它們回家

第230章 有義務帶它們回家(1 / 1)

推荐阅读:

“什麼情況?”梁可頤上車後問道。

“一句兩句也說不清楚,要是有需要,你給他們搭把手。”林如海道。

梁可頤哼了一聲,道,“我可懶得管你這閒事,再說我也不經常住在這裡的。”

“怎麼?經常過去鬼混?”林如海笑道。

“去你的吧!”梁可頤打了林如海一下,然後笑道,“今晚住我這兒?”

“算了吧。”

梁可頤似真似假開玩笑,也不強求,兩人聊了一會兒彼此近況,林如海把她送到小區門口,便開車回家了,路上,他去萬豪酒店,將趙猛他們四人的房間退了。

宮城、範鵬、鄭漢高和蔣力四人開了房間,進來後,宮城問鄭漢高,“鄭老,為什麼把秦嶺的帽兒山說成是大彆山的雞冠山啊?”

鄭漢高狡黠地說道,“寶藏是必然存在的,但我們總要先看看林如海的態度,再決定是否告訴他準確位置。”

“他好像不是很感興趣。”範鵬道。

“先住下來再說,隻要我們安全,又保管好鑰匙,我們就居於主動局麵。”鄭漢高道,其他三人沒有不同意見。

如果他們說地點在秦嶺,林如海定然會重視的。

2002年,設立“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征集專項經費”,每年撥款5000萬元人民幣,用以購買具有代表性、文物藝術價值極高的珍品。

但是,僅僅北宋書法家米芾的《研山銘》手卷回購,就花去2999萬元人民幣。事實證明,如果隻憑借高價回購方式追還圓明園文物,這將是一項不堪重負的工程。

隨著私人收藏家興起,zg修訂了《文物保護法》,允許私人收藏藝術品,這一藏寶於民的政策,促進了海外文物回流。

與此同時,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會宣告成立,並啟動了“國寶工程”,多渠道促成流失海外的國寶早日回歸。

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是文化部主管的全國性公募型基金會,經人行批準,zb登記,於2002年10月18日正式宣告成立,是國內第一個以搶救流失海外文物為宗旨的民間公益組織。

基金會由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與zg文博界專家學者、社會知名人士共同倡議組建,基金管理委員會現任主任為張永年,副主任為馬保平。

它的職責就是,協助zf,動員社會力量,聯合國內外尊重人類文化遺產、熱愛中華文明的組織和個人,廣募資金,通過回贈、回購、討還等方式,多渠道促成流失海外的國寶早日回歸。

專項基金已聘請五十多位權威專家作顧問,並聘請國內外知名的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援,蔡銘超就擔任過該基金的收藏顧問,但是在鼠首兔首事件後,他主動辭去了職務。

事實上,在鼠首兔首拍賣之前,表達過明確的反對態度,當時,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組織法律專家研討過這個問題,試圖組建律師團訴諸法律,提起訴訟阻止拍賣,按照律師的說法,最適合當原告的是圓明園。

但訴訟沒有攔住拍賣,還是蔡銘超犧牲了個人名譽,攪黃了拍賣,最後,鼠首兔首被法方捐贈給中國。

根據zg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有超過1000萬件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有100餘萬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zg文物164萬件,而民間收藏的zg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

zg文物流失海外的原因,大致有戰爭搶劫、代理征集、非法走私、移民攜帶、合法貿易等。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成立以來,通過各種方式為國家追回上千件文物。

2015年7月,曾流失法國的32件甘肅大堡子山秦人文物,被正式移交至博物館。這是專項基金斡旋半年,又經過中法兩國政府談判,通過協商合作促成流失文物回歸的案例之一。

昨天跟林如海聯係過的王乾事叫王海泉,今天上午,林如海來到亮馬橋凱德大廈,王海泉正在樓下等他。

兩人握手,王海泉笑道,“林先生,前晚打外國人打的真痛快!激動的我一夜都沒睡好。”

看著他眼神中的光彩,林如海用力握了握他的手,兩人上樓,專項基金在十、十一兩層辦公。在十樓,見到了基金會的主任張永年,副主任馬保平。

張永年笑道,“林先生,這位是基金會總乾事王維明先生,這位是委員康明先生,這位是委員蔣迎春先生,這位是法律顧問、天達律師事務所主任劉明達先生……”

接下來的話題自然是前晚那一戰,說起打洋鬼子,大家都很高興,說過閒話,張永年帶林如海參觀了回歸文物的宣傳展示,簡單介紹了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的工作。

九點半,幾十個委員、乾事、顧問到齊了,會議開始。這些人大都是的專家學者,其中林如海隻認識齊承。

張永年看著眾人道,“首先歡迎林如海先生加入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會,我們基金會又有了新鮮血液注入。”他說完,大家一起鼓掌,林如海起身,向眾人躬身施禮。

“林先生為國家文物回歸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令人敬仰,前天晚上,他公開強調文物所有權屬於zg,又讓那個英國人公開承認這一點。

同時抨擊佳士得和蘇富比等拍賣行,拍賣文物行為本身就不具備合法性,抨擊那些外國的購買者,買贓與盜竊同罪!”

張永年頓了頓,感慨道,“我們在座的各位老朽,與外國人打了無數次交道,儘可能表現出我們中華民族儒雅待人的文明形象,所以,很多話即使心裡是這麼想的,也都沒有說出口。

前晚,我見林先生在外國記者麵前公開宣揚這些觀點,感覺身心舒泰,他痛斥大英博物館是贓物儲藏室!是強盜的收藏品展覽!我當時手掌都拍疼了,感覺真過癮!”

老先生說到這裡,鼓起掌來,大家跟著一起,張永年的話,說到了在座眾人的心坎裡。

副主任馬保平笑道,“林先生罵英國人是他娘的強盜崽子,我當時聽到,為了鼓掌,將手中的茶杯都摔碎了,嗬嗬。”

大家更是哈哈大笑。

待眾人笑罷,張永年繼續道,“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追討流失文物,不僅僅是因為其價值連城,也不僅僅是為了研究中華文明的某一段曆史,更是因為一種民族責任、一種精神寄托。

這些中華文明的結晶,是祖輩留給我們的遺產,卻因國運衰微為人擄掠。今日,崛起的中國有義務帶它們回家。好,下邊討論一下章公祖師肉身坐佛像這個案子。”

這時候,乾事王海泉遞給林如海一份材料。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