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天才鑒寶師 > 第161章 淚目

第161章 淚目(1 / 1)

推荐阅读:

後天莉莉要從家裡出嫁,便跟著父母回家住了,回到家後,秦妍安向莉莉要過手鏈,仔細觀瞧,嘖嘖稱歎,“居然是公主出嫁的珠寶!”,又忍不住對莉莉笑道,“林如海為什麼對你這麼好啊?”

“我們關係好唄。”莉莉隨口道。

“僅僅是關係好?”母親不滿意這個回答,繼續追問。

莉莉這時候才意識到媽媽什麼意思,大笑道,“你想什麼呢?”

秦妍安歎氣道,“劉晨好是好,就是事業沒有進展,那孩子像沒長大一樣,將來也沒有什麼前途,要是小林就好了……對了,他和他太太好像不是那麼親近。”

莉莉跳起來反駁,姚恒也立即對太太道,“你可打住這不現實的想法,什麼跟什麼呢?我旁觀看的清楚,林如海當莉莉是姐姐的,全然沒有那種想法。”

然後,姚恒對莉莉道,“即使你們感情好,但收這麼貴重的手鏈合適嗎?林如海有太太的,她太太也沒戴啊。”

“他確實當我是姐姐的,我們感情確實很好,而且你們不知道,小林可倔強了,這手鏈他無論如何不會收回的,所以,你們沒看我和劉晨都沒有和他推來推去的嗎?至於他和蘇芷凝,算了,不和你們說了。”

莉莉說完,姚恒滿意道,“行,我寶貝女兒除了我之外,還有兩個男孩疼,我很高興,過些日子,我們請小林來家裡坐坐,好好感謝一下,拉近彼此的關係。

不過,那小夥子真是出色,你看你二叔,一輩子喜好收藏,簡直有點求著買小林的藏品,小林還不情不願呢。”

“那當然了,身家幾十億,捐給國家就幾百億。”莉莉替好朋友驕傲道。

她父母看到她這表情,互相對視,笑了,均想自己這大大咧咧的女兒,是有福氣的。

林如海大學宿舍哥六個,老大秦國,畢業後回了老家錫城,家裡托關係進了市裡的文物研究所,老二邱偉生回了老家鹽市,考了公務員。

劉晨是老三,老四王濤,去了源城女朋友的單位,一家生產明膠的工廠,徹底改行做了人事。老五馮世超的家裡就是做古董生意的,目前和父親一起經營鹿城的一家古玩店。

30日上午,林如海接到幾個人後,一起去逛了校園,然後為了重憶往昔歲月,中午,又來到曾經常聚會的校東門外的川菜館聚餐。

之前林如海發財的事情,哥幾個就知道了,捐獻文物的事情又鬨的那麼大,簡直成了名人。這期間,幾個人自然讓他分享各種細節。

劉晨今天的確很忙,結婚總是有很多事情的,林如海他們五個下午四點到達海天國際,劉晨將近五點半才匆匆趕到,這時候,京城的十三個同學都已經到了。

同學們聚到一起,磕著瓜子吃著零食、聊著過往的各自經曆,但林如海幾乎成了話題的中心,同學們的恭喜都帶著些殷勤,離開學校幾年,社會大學校將殘酷的一麵漸漸展露,同學們都有些世故了。

與林如海有過不愉快的薑再行、王惠夫婦,以及荀芳、範怡兩個女同學,都跟林如海道歉,林如海擺擺手,說沒關係的,他雖然不喜歡,也同學一場,沒有再提以前的事情。

今晚的聚會還請了大學時候的輔導員李儒老師,李老師進來時候,大家一起迎接,師生共敘過往,林如海捐贈儀式時候,也請了李老師到場。

酒宴要結束時候,李儒拉林如海到外邊坐下,對他笑道,“學院已經把你列為傑出校友了,院長還說有時間讓你回校做演講呢。”

林如海摸摸腦袋,不好意思笑了。

“我今天跟你說點事,不太愉快的事情。”李儒長呼出一口氣道,“你師母有個同學叫劉大良,這些年來一直致力於為八十年代那場戰爭的烈士家屬和傷殘退伍軍人募捐。

前幾天他來到京城,找老朋友、老同學募捐,在我家裡住的,我們談了半夜,聽到他講的東西,我哭了,一夜都沒睡著。”

李儒說到這裡,臉色變的凝重起來,給林如海講了劉大良所遇到的事情。

90年10月,在戰場榮立二等功、殘了一條手臂的陳海學複員回到川省故鄉,被安置到當地的一家石膏廠工作,94年石膏廠倒閉,他被分流到一家采礦企業,98年企業又倒閉,他徹底失去了工作。

陳海學的妻子無業,生育了一對兒女,一家人生活的主要來源就是陳海學的工資,之後,為了養活家人,陳海學靠打工維持生計,因為殘疾,打工賺不到多少錢,一家人生活非常清貧。

房露偏遇連夜雨。2008年,陳海學在工地打工時不慎從樓頂摔下,一條腿被摔斷,工地僅僅給了兩萬元,此時的陳海學,已經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

他老婆有糖尿病,身體不好,雪上加霜的一家人生活十分艱難。

“劉大良到他家時候,陳家搖搖欲墜的土坯房子中沒有什麼家具,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被疾病和困難重壓的喘不過氣來的陳海學,拄著拐杖行走時一搖三擺,木然的如同一具骷髏,完全不見當年在戰場上朝氣蓬勃的樣子。劉大良說他很難受,但已經哭不出來了,因為這種情況很多。”

聽李老師說到這裡,林如海震驚地問道,“民政部門沒有救助或者給與補助嗎?”

“國家每月發給無收入的參戰老兵困難補助520元,殘疾費90元,低保180元,共計790元。微薄的收入怎麼能夠維持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孩子還要上學呢。

多年來,他們一家人很少知道肉的滋味,幾乎未穿過一件新衣服,可憐年幼的孩子,幾乎不知道糖果和糕點的味道,重病的陳海學夫婦更是無錢買藥,而且,最關鍵的是,這是一種普遍情況。”

李儒繼續痛苦道,“社會和民眾彷佛忘了那場戰爭,那場戰爭傷殘軍人的生活普遍非常窮困,還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但是讓我流淚的還不止這些。

1984年,年僅21歲的趙占英在戰鬥中不幸被炮彈擊中,當場犧牲,後安葬在文山州麻栗坡烈士陵園,但是,他的媽媽卻不能去陵園看一眼獨生兒子的墓地,因為貧窮。

直到2004年,在兒子整整犧牲了20年後,趙媽媽總算存夠了路費,坐車從黔省到八百多裡外的烈士陵園,去看望唯一的、犧牲的兒子,那該是怎樣的一種悲痛啊!肝腸寸斷啊!

最重要的是,這二十年時間,趙媽媽的每天應該都是處在一種煎熬之中,因為貧窮而不能去看望兒子,那是他唯一的兒子啊!”

說到這裡,李儒又流淚了,林如海聽的非常難受,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