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天才鑒寶師 > 第13章 藏畫

第13章 藏畫(1 / 1)

推荐阅读:

幾位客人都捧著物件,不知道是剛買的,還是來請辛老掌眼,見辛達有客人,便說不勞煩送,自己離去了,辛達熱情禮貌地與三人道彆,看林如海拿著的卷軸,問道,“這是?”

“前天淘換的,想讓辛老給把把關。”林如海道。

辛達嗬嗬笑了,“家父和鄒老也是閒談,不過鄒老喜歡書畫,你這卷軸倒是可以給他們添些談資。”

說完,便延出請的手勢,這家夥前天弄來一個康熙花石碗,誰知道今天是不是寶貝哪?等一會?要是不耐煩等,去了彆家怎麼辦?

他是生意人,自然生意為重,林如海便跟辛達上樓,敲門進去,辛老頭和另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正在喝茶。

“剛跟你說的,那個康熙花石碗的發現者,便是這個林如海,這是鄒清宇老先生,市文物研究所研究員。”

辛老頭起身介紹道,頭發花白胖乎乎笑眯眯的鄒清宇也起身,林如海躬身施禮,兩人握了手。

“你們兩個坐吧,小林這是……又有好東西了?”辛老頭笑道。

林如海笑道,“前天下午遇到的,感覺不一般,但我看不懂,想請您給看看。”

“哦,那你來對了時候,書畫我雖然不大行,但大家在此。”辛老說完,戴上手套,起身來到辦公桌前,將卷軸打開,讓鄒清宇老先生觀看。

辛老頭站在旁邊,辛達和林如海站在二人兩旁。

卷軸攤開後,辛老頭看了幾眼,道,“這仿的是苦瓜和尚的柳溪圖?”

鄒老頭嗯了一聲,“畫風過於奔放,撇與捺都是皮匠刀的形式,紋路粗陋,一望便知其偽。”

辛老頭點點頭,轉頭問林如海,“這是仿做,看天杆地杆也知道質量粗糙,為什麼買下來?”

如果不是昨天林如海送來的是康熙真瓷,這句話老頭都不會問,每天找他來掌眼的很多,假貨亦多,他問的過來嗎?

林如海摸摸腦袋,道,“就是感覺吧,和那個鬥彩碗感覺差不多。”他還能怎麼說?

畢竟是鬥彩碗的發現者,辛老頭便又去看畫,雖然他不十分擅長書畫這塊,但這畫明顯仿的粗劣。

“沒有國破家亡的痛,沒有顛沛流離的苦,除了大千居士,一般人仿不來石濤的畫啊。”看了一會,辛老頭道。

鄒清宇隻說了一句話,然後摸了摸畫的留白處,之後便一直用兩根手指摸著畫的正麵和背麵。

三個人都看著他,半晌,他咦的一聲,將卷軸豎起來對著陽光,又看了兩三分鐘,將卷軸鋪到桌上,道,“這畫裡有乾坤哪。”

“藏畫?”辛老頭驚訝道。

鄒老頭點點頭“應該是,”然後對林如海道,“小夥子厲害啊。”

林如海咧嘴一笑,心裡有些激動,剛才辛老頭提到的大千居士,讓他消沉下去的興致又上來了,仿石濤的太多,但張大千的仿品可不一樣,價格非常非常高的。

淡紅色光暈,民國仿作,大千居士……這麼一聯想,怎能讓人不激動哪?

一個藏字,說明了一切,沒人會藏沒有價值的東西,這種事辛達隻聽過,還未見過。

他看著林如海,道,“真是人有三年旺,神鬼不敢擋啊,兄弟運氣未免太好了,這幅畫多少錢拿下的?”

“兩千。”

辛達豎起大拇指,讚賞地拍拍他肩膀。

鄒老頭這時道,“小夥子,我判斷這張熟宣後邊藏著一幅畫,需要揭開它才能見分曉,怎麼樣?”

林如海道,“鄒老,當然揭啊,在這揭?”

辛老頭道,“揭完再裱,這裡不行,是不是得……”

鄒老頭點點頭,“嗯,把老胡叫上,去我家共襄盛舉。”

林如海拿起畫軸,辛達也要跟去瞧,四個人下樓,在二樓樓梯口,遇到兩個人,捧著物件來找辛老頭掌眼的。

老頭抱歉道,“今天不行,改天改天。”四人下樓,坐進辛達的奔馳,奔鄒老頭家裡去了。

上車後,鄒清宇撥出去一個電話,叫上了他稱為老胡的人,說了藏畫的事情。

放下電話,他有點激動,甚至興奮,這種事他六十多歲了,也就十多年前親身經曆過一次。

畫中藏畫、觀音藏寶這種事情,是在戰亂年代,人們保護珍寶最好的方法了。

主要是這些方法,還能夠避免物件的破壞損毀,一定程度上,還能為寶物提供儲存環境,防止溫度、濕度、陽光曝曬等因素的影響以及外來物件的傷害。

很多人都用觀音像,因為民眾大多對菩薩保持著一種敬畏之心,很少會無緣無故去破壞它。

車子向北行了半個多小時,拐過荷葉池,駛進一個小區,鄒老頭家住三樓,四個人上樓,進屋,來到工作間。

這是鄒老頭書寫作畫的地方,長長寬寬的工作台上,除了筆墨紙硯,還看到了粗細的木頭杆和其他許多物品。

一會,他們口中的老胡來了,就是胡珀。大家見過麵,胡珀想不到又遇見林如海,很意外,對他笑著點點頭,便說,“快,讓我見識見識。”

畫軸展開,辛老頭三人旁觀,鄒清宇和胡泊細細觀察後,發現了更多疑點,雖然畫不怎麼樣,天杆地杆軸頭都是很普通的木料,但裝裱工藝卻是複雜的仿古裝池。

這就矛盾了,這麼差的畫這麼普通的木料,為什麼費勁裝裱?此時已經足以說明畫中另有玄機了。

工作台上的掙板、晾竿、排筆、界尺等裝裱物這許多東西,林如海一個都不認識,辛達同樣不識,兩人問辛老頭,老頭一一解釋。

“小林,下邊我們要揭畫了,但是在揭畫過程中,也許會傷害裡邊真正的畫作,你的意思怎麼樣?”鄒老頭道。

林如海乾脆道,“兩位老爺子,沒關係的,你們儘管去做。”估計在京城,也找不到比這二位更專業的人了。

“小林,按說是應該簽一份合同的,這樣,不用太麻煩,但你寫幾個字吧。”辛老頭接口道。

林如海點點頭,拿起筆,寫了幾句話,表示如果揭畫破壞了裡邊的畫作,一切由自己承擔。

鄒老頭打來一盆水,胡教授取下畫軸的天杆地杆和軸頭,然後,鄒老頭拿起一把刷子,在水裡沾了沾,對著畫卷輕輕刷了起來。

他刷的很輕,水量很少,畫卷表麵並沒有完全濕透,估計隻是微微潮潤一下。

然後他在畫作地下鋪上墊板,將畫作翻過來,繼續刷,這樣的工作重複了幾次,半個小時後,老頭又從一個瓶子裡倒出一些糊狀液體,換了一把刷子,繼續刷。

一會,又換了一把刷子來回的刷,似乎是吸取水分所用。

其他諸人靜靜看著,林如海在大學粗淺地學過畫作裝裱,知道裝裱可以分為原裱和重新裝裱,原裱就是把新畫好的畫按裝裱的程序進行裝裱。

重新裝裱就是對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於管理收藏保管不善,發生空殼脫落、受潮發黴、糟朽斷裂、蟲蛀鼠咬的傳世書畫及出土書畫進行裝裱。

經過裝裱的書畫,牢固、美觀,便於收藏和布置觀賞。重新裝裱的古字畫,也會延長它的生命力。古人說:“古跡重裱,如病延醫……醫善則隨手而起,醫不善則隨手而斃。”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而畫同樣需要包裝,包裝的過程,就是裝裱。

但是揭畫他卻不知道,看來這過程挺複雜的,比裝裱難度大多了。因為水墨畫的墨跡遇到水容易暈散,就需要更加專業的手法處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