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壁床上懸掛著絳紅色的紗帳,而東壁床上懸掛著翠綠色的紗帳,想必分彆是紅、綠衣兩位姑娘的田床。羅帳四角係著鈴鐺,鈴鐺聯金襄銀,交錯生輝,兩張床前各都站著六名侍女。一會兒侍女們送上食物,桌上擺滿芝麻飯、山羊乾肉、新鮮牛肉。劉阮二人開懷飽餐一頓,直覺得味道鮮美極了,他倆放開肚子吃了個痛快。自從劉阮二人到這裡,幾乎是夜夜笙簫,日日美酒,白天裡姑娘們又會準備豐富的餐飲。十天後,劉晨與阮肇因掂記著家人,要求回去。紅桃仙子與碧桃仙子有意挽留,於是劉晨與阮肇又住了半年。半年後他們依依不舍往家鄉趕路,約走了一個多小時後,山妖攔路搶劫仙草烏藥,雙方大戰起來,紅桃仙子和碧桃仙子通過石壁上的玻璃海,看到了劉晨、阮肇遇到危險,紅桃仙子和碧桃仙子帶領6名仙女騰雲駕霧前去幫助解圍。劉晨、阮肇回到家裡,故鄉滄海桑田的變化,已經是經曆了七世。
仙俠小說《天台山桃源遇仙記》
孫悟空哪吒楊戩的前世今生
碧海青天
第1章:天台山的起源
天台山原來是一朵用龍鱗造成的蓮花呢!那七十二座山峰,就是蓮花的花瓣呀!團團簇簇的山峰擁著高聳入雲的主峰“華頂山。”華頂,華頂,就是花中之頂哩!
早年天台山還沒有的時候,這裡是東洋大海,看不見邊,望不到頭。
俗話說:“海裡無風三尺浪,”要是有風有雨,那就不得了。俗話又說:“風從虎,雨從龍。”這東海龍王和他的九個兒子出來布雲行雨的時候,狂風呼呼,烏雲滾滾,海裡的浪真比小山還要高哩!
海邊的漁民出海打魚,要是恰好碰上了,來不及躲避,船翻了,人死了。所以這海岸邊都是一片數不儘的孤墳,哭不斷的哀聲。
卻說這東海龍王的九個兒子,個個都是心地善良的好龍呀!他們看到自己每次出來布雲行雨,都要葬送這許多人的生命,真是痛苦極了。最小的兒子,更是生就一付俠肝義膽啊!這一天又輪到他出來行雲布雨。他把龍尾甩了一甩,頓時雷聲大作,閃電耀眼,海裡刹那間湧起一排排巨浪。
這時他看見前麵有一艘漁船在波浪中顛簸,眼看就要沉沒了。他急忙縱身一躍,竄上半空,想離開海麵遠一些,讓漁船安全脫險。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隻見那隻漁船被風浪一拋,碰到礁石上,跌得粉身碎骨。小龍回到家中東海龍宮,坐在椅子上悶悶不樂。兄弟們問道:“弟弟,你今天為何悶悶不樂?”
小龍說:“哥哥呀,我們每次出去行雲布雨,興風作浪,總要損傷許多生靈。今天我不小心又翻了一隻船呀!”
大哥說:“弟弟,我們行雲布雨是奉玉帝之命,是沒有辦法的呀!”
小龍說:“我們總要想個法子,既要行雲布雨,又不損害生靈才好。”
小龍一夜沒有睡。第二天一早,他對八個哥哥說:“我想出一個辦法了,不知行得行不得?”
哥哥們說:“你說吧!”
小龍說:“我們每人獻出八片龍鱗,化作一朵大蓮花,每次行雲布雨,就把蓮花放在海麵上,讓那些漁船在蓮花中躲避風雨。”
八個哥哥聽了都說好,為了拯救生靈,他們忍著劇痛,拔下了八九七十二片龍鱗,化作一朵碩大無比的蓮花。從此這朵蓮花日日夜夜飄在海麵上,漁民們再也不用遭災了。
可是這消息讓王母娘娘知道了,她一看眼紅了!這樣美麗的蓮花,天宮裡也少見哩。於是她借口九龍違反天條,把蓮花搶到天宮,放在自已蟠桃園那個蓮花池中,又把九龍全部打入天牢。蓮花沒有了,漁民們又重新淪入苦難中啦!九龍關在天牢,聽見漁民們淒慘的哭聲,心裡急得都流出血來,可是他們掙不脫捆仙索啊!
這天負責看管他們的紅桃仙女和碧桃仙女聽見牢門的金鎖“鈴鈴啷啷”響得厲害,跑去一看,原來是小龍發了火,把牢門撞得直晃動。小龍對她們說:“好仙姐,快放我們出去吧!”紅桃和碧桃說:“不能,不能,違反天條要上斷頭台的啊!”
小龍著急的說:“你們聽,下界漁民受風浪之苦,死的死,傷的傷,你們難道都無動於衷嗎?”
聽了小龍的話,紅桃仙女和碧桃仙女又慚愧又痛恨。她們早就對王母娘娘這一舉動不滿了,小龍這幾句話卻是一片俠義心腸呀!九龍為了蒼生拔龍鱗,造蓮花,下天牢,受苦難,還在念念不忘拯救蒼生。自已呢?姐妹倆商量了一番,下了決心,寧願自己受罰,也要救出九龍,也要把蓮花送回人間。她們幫九龍解去捆仙索,偷來蓮花,逃回東海。
過了一段時間,王母娘娘發覺了此事,氣得火冒三丈,派出天兵天將,命令九龍趕緊送回蓮花,要不將以違反天規論處。九龍哪裡會答應,帶領著蝦兵蟹將和天兵天將擺開陣勢,打了起來。從清晨打到傍晚,天兵天將越打越多,九龍也越戰越勇。眼看天將一時間勝不了九龍,王母娘娘更加火了,又派來太白金星,持著玉皇大帝的聖旨宣道:“九龍趕緊住手,交出蓮花,到天宮請罪。”
九龍還是不肯啊!沒有理他們。太白金星手一揚,拋出些張聖旨,聖旨飛起來,飛到蓮花上麵,旋了三旋,變成一張鋪天蓋地的天幕,罩住蓮花。九龍一見,趕快撇下天兵天將,上前搶救。隻聽見“嘩啦啦”一聲,一道紅光照得九龍睜不開眼晴。這時候天兵天將捉住了九龍。九龍睜眼一看,啊!蓮花不見了,海水也不見了,原來在蓮花的地方升起一座形狀象蓮花的大山。中間一座高山像花頂,團團簇簇擁著七十二片花瓣變成的山峰哩!後來因為這座山的頂峰正好對著三辰的位置,就叫做“天台山”啦!
王母娘娘十分痛恨九條龍和仙女,就把九龍貶入天台山東邊的九個龍潭中受苦,又把紅桃仙女和碧桃仙女貶到天台山的桃源洞,為她培植“烏藥”。
鶤鵬跪在靈霄寶殿上,低著頭一聲不吭,兩邊站著天兵天將。玉皇大帝說:“鶤鵬你可知罪?”鶤鵬笑著說:“我何罪之有?”
這時孫悟空站出來,向前走了三步跪在地上說:“鶤鵬太子私自下凡,為提高自身功力,四處挖小孩的心吃,為非作歹,天理不容,人神共忿。還望玉帝明察重判!”
觀音菩薩站在旁邊說:“啟稟玉帝!太子鶤鵬雖然犯下滔天大罪,但是畢竟年少無知,切是初犯,還望玉帝從輕發落,網開一麵。”
這時哪吒站了出來,向前走了三步,跪在地上說:“太子鶤鵬在民間犯下大罪,孫悟空、二朗神和我曆經千辛萬苦才將其收服押回天庭,況切太子鶤鵬現在毫無悔改之意,望玉帝從重發落、以正朝綱、嚴刑峻法。”
這時如來佛祖坐在一旁說:“啟稟玉帝,太子鶤鵬年幼無知,況切是初犯,望玉帝從輕發落,法外施恩。”
玉皇大帝說:“好了!好了!你們不要再講了!我看這樣吧!給我兒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監外執行,靜觀其變!”
鶤鵬跪在地上笑著說:“多謝父皇,網開一麵,給兒臣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玉皇大帝說:“好了!太子鶤鵬你可以下去了。”
鶤鵬高高興興,蹦蹦跳跳走出靈霄寶殿。這時楊戩站了出來,向前走了幾步與孫悟空、哪吒跪在一起氣忿地說:“這樣不可!太目無王法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太子鶤鵬雖然是您兒子,但是也不能放虎歸山、估惡不悛”。
哪吒忿忿不平地說:“如今玉皇大帝偏袒愛子,王母娘娘更是自私自利,不問民間疾苦,東海龍王的九個兒子,個個善良純潔,為民造福,不惜忍痛拔下龍鱗,組成蓮花為民躲避風浪。王母娘娘看到蓮花美麗,私自將蓮花移到蟠桃園蓮花池中,還將九條龍打入天台山九龍潭受苦,民怨沸騰,天理難容。”
孫悟空站了起來,手指著玉皇大帝怒發衝冠地說:“玉帝老兒,你徇私舞弊、王母娘娘自私自利、太子鶤鵬目無王法、如來佛祖、觀音菩薩你們鼠蛇一窩,老子不乾了,鬥戰聖佛不當了,不給你們孝力了。”
說著孫悟空就撂挑子,把精致的帽子狠狠往地上一甩就走。這時哪吒也站了起來怒不可遏地說:“我們也不乾了,不再當你們的天將了。”
說著兩位也把帽子狠狠往地上一甩,扭頭就走。玉皇大帝急眼了說:“我這靈霄寶殿豈是你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嗎?你們二位摞挑子,我堂堂玉皇大帝威嚴何在呀?臉麵何在?這不是打我的臉嗎?兩邊的天兵天將聽令,將叛逆孫悟空、哪吒二位拿下。”
雙方大戰了半天,也沒有分出勝負。這時玉皇大帝膽戰心驚地問坐在身邊的太上老君說:“這可如何是好?如今天庭混亂成一鍋粥。”太上老君心想,這禍不能引到自己身上,於是說:“吾無可奈何也!”
玉皇大帝戰戰兢兢地問坐在身邊的如來佛祖說:“這可如果是好?請如來佛祖平定叛逆”
如來佛祖心想:這事關重大,和自己脫不了乾係,如果不儘早平定叛亂,後果不堪設想,影響惡劣。。 於是心平氣和地說:“看我的!看我怎麼收拾他們三位叛逆者?”
如來佛祖右手向前一揮,二條捆仙繩已出,把孫悟空、哪吒、二位牢牢捆住。二位躺在地上越掙紮繩子越緊,於是就不掙紮了。玉皇大帝氣急敗壞地說:“來人,將叛逆者孫悟空、哪吒二位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
這時太上老君急躁地對玉皇大帝說:“不可!萬萬不可,孫悟空、哪吒二位原是女禍娘娘煉五彩石補天,所剩下的兩塊聖靈石,不生不滅自有永有,看在他們曾經為天庭屢立戰功的份上,還望玉皇大帝從輕發落。”
第2章:孫悟空和哪吒被貶下凡間投胎
正在這時觀音菩薩站了出來,跪在地上說:“肯求玉皇大帝網開一麵,法外開恩,從輕發落孫悟空、哪吒二位頂樑柱。他們的師父是女媧娘娘的夫君-大地之神伏義。玉皇大帝說:“觀音菩薩快快請起!”
孫悟空說:“你個二麵三刀,假仁假意的偽君子觀音菩薩,我們不領你的情,少虛情假意。”
這時太白金星站出來,跪在地上說:“還望玉帝從輕發落,把孫悟空、哪吒二位削除仙籍貶入下界民間,以觀其變,如果改過自新,百年之後再重返天庭,官複原職,如果死不悔改,就繼續留在民間受苦受罪。”
玉皇大帝心想:除了女媧娘娘、大地之神伏羲、托塔李天王李靖,還不知道孫悟空、哪吒身後有哪位實力強大的大神、古佛在支持著他們呢!搞不好自己地位不保,惹不起,算了吧。
玉皇大帝說:“就按太白金星的建議從輕發落孫悟空、哪吒二位叛逆者,削除仙籍,打入下界凡間吃苦受罪,靜觀其變,以儆效尤。朕有不妥之處,還望見諒。”
這時文武百官跪在地上異口同聲地說:“玉皇大帝聖明,大帝威武!大帝威武!”
如來佛祖右手一揮衣袖,孫悟空、哪吒二位已經下界投胎去了。孫悟空、哪吒被貶轉世投胎在甕稽郡剡縣一個小山村裡。兩個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孫悟空轉世的名字叫劉晨,哪吒的轉世名字叫阮肇。二位大神被貶轉世投胎的八年後,有一天,天台山桐柏宮裡的葛玄仙公去四方巡遊,路過甕稽郡剡縣一個小山村,他發現小山村裡許多人都染上一種可怕的瘟疫,有的人臉上青紫,有的人倒在地上口吐白沫。
村民也發現有一位仙風道骨的道長。於是幾位村民虛心請教哀求葛玄仙公說:“這位道長您好!可憐!可憐我們吧!”
葛玄仙公笑著說:“看在你們心地善良,甚是可憐的份上,救你們一命。”
葛玄仙公從寶葫蘆裡取出藥丸,一人一顆,眾人口服下,幾分鐘後,症狀都消失了,身體痊愈了,吃過藥丸的人恢複健康了。於是葛玄對村民說:“把你們的裡正叫來,我有話對他說。”
一會兒村民叫來了裡正,裡正得知葛玄仙公救了大家,帶領幾位村民跪在地上給葛玄磕頭鳴謝說:“多謝神仙搭救我們!此情此恩我們永世難忘。還望恩公在敝村多住幾日,讓在下略儘地主之宜。”
葛仙公說:“客官不必客氣,你們的美意貧道心領了。”這時劉晨父母抱著劉晨、阮肇父母抱著阮肇聽聞有道長葛仙公到此地施藥救死扶傷,驅除瘟疫,也匆匆忙忙趕到現場,肯求葛仙公為愛子醫治瘟疫。葛仙公不慌不忙地從寶葫蘆裡取出藥丸,每人一顆藥丸,藥到病除。劉晨及父母、阮肇及父母跪在地上謝恩。葛仙公一一扶起他們說:“緣份!緣份!此乃天機緣份啊!”
劉晨父母與阮肇父母疑惑地問:“恩公此話怎講?”葛仙公於是說:“我剛才打開天眼發現劉晨乃是孫悟空轉世投胎,阮肇乃是哪吒轉世投胎,兩子如果跟隨貧道我到天台山桐柏宮學習法術、武功、醫學、道法,前途不可限量。不知你們幾位意下如何?”
阮肇的父母與劉晨的父母商量了一下,阮肇的父親說:“我們家貧窮,沒有銀倆供養孩子上學,請教書先生,況且葛仙公又把我們孩子的病治好了!不能看著我們的孩子將來長大後也成文盲,做一輩子農民。”
劉晨的父親說:“誰不想自己的孩子前途無量,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
劉晨的母親說:“我也希望將來咱們的孩子有出息”。
阮肇的母親說:“我也讚成阮朗去學習文化、道法、醫學。”
裡正說:“我家有一輛馬車,恩公先在寒舍休息一晚,明天早上你們5位可以乘坐馬車去天台山桐柏宮了。”
葛仙公高興地說:“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裡正笑著說:“我們散了吧?”村民各回各家去了。
翌日拂曉時分,阮肇及父母、劉晨及父母、葛玄仙公、村長都吃過早餐,準備好乾糧、水囊、水葫蘆,馬拉轎車準備上路。裡正親自送行,葛仙公、劉晨、阮肇、劉晨父親坐在馬車轎子裡麵,阮肇父親親自駕馭馬車。裡正激動地說:“劉晨、阮肇你們一路上要小心,注意安全!”
劉晨的母親眼裡噙著淚說:“劉晨你們一定要聽師父的話,好好學習!”
阮肇的母親也滿眼熱淚地說:“阮肇你們用心學習,將來造福社稷!”
劉晨、阮肇兩人頭頸探出馬拉轎車外麵神情嚴肅地揮手向父老鄉親告彆。。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車越走越遠,消失在模糊的視線裡。5位朝行夜宿,經過三天時間的趕路終於到達天台山桐柏宮。葛仙公的弟子們聽說師父回來了,個個匆匆忙忙出桐柏宮門前迎接師父歸來。宮裡的弟子們見到師父,立馬跪下磕頭拜見師父葛玄,其中一位大弟子師兄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自從那日師父離開桐柏宮,弟子們甚是掛念師父”。
葛玄笑著說:“為師分彆三個月以來,也特彆想念你們!瞧瞧!師父為你們帶來了誰?”
眾弟子搖搖頭說:“不知道!”
葛玄一手摸著劉晨的腦袋,一手摸著阮肇的腦袋笑著說:“這位是劉晨,這位是阮肇,都是你們的小師弟,你們要好好照顧好他們倆喲!”
隻聽到弟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弟子們謹遵師命!”
於是眾人回桐柏宮裡吃飯,休息去了。劉晨的父親和阮肇的父親在桐柏宮裡參觀、考察了三天後駕馭著馬車回老家去了。孫悟空和哪吒被貶下凡間一年後,天庭裡空虛寂寞冷清,有一天楊戩在天庭的花園裡散步,發現馨霞仙子正在跳舞,舞姿翩躚,優美動人。楊戩與美麗的馨霞仙子一見鐘情,天長日久暗生情愫。楊戩與馨霞仙子經常私下凡間,情投意合、浪跡天涯、高山流水、香榭亭台、花前月下、鸞鳳和鳴,題詩唱懷,馨霞仙子反彈琵琶,楊戩斧鉞鉤叉、矯若猛虎下華頂山,健若蛟龍騰空揮舞震天下,情深意切情景美如畫。
後來楊戩與馨霞仙子談情說愛、私下凡間的事情被鶤鵬太子殿下發現了,太子殿下偷偷向玉皇大帝告密,玉皇大帝怒發衝冠、大發雷霆,派譴5萬天兵天將在鶤鵬太子的帶領下,捉拿楊戩和馨霞仙子。楊戩為保護聲霞仙子與天兵天將打了起來。鶤鵬太子失敗了,灰溜溜地回到了靈宵寶殿。最後玉皇大帝請求太上老君出馬收服了楊戩,楊戩和馨霞仙子被天將押上靈霄寶殿。
玉皇大帝問楊戩:“你可知罪?”楊戩說:“追求愛情,幸福是人神之內心需要,正常欲望是不可抑製的。”玉皇大帝說:“你與馨霞仙子談情說愛,私下凡間,違反天規天條,理應削除仙籍,打下凡間投胎轉世。如果你現在有悔改之心,朕可以赦免你的罪過”
楊戩說:“你身為玉皇大帝不以身作責,你在天庭不談情說愛,你的七仙女和鶤鵬是怎麼來的?”
玉皇大帝氣炸肺腑說:“豈有此理,膽大包天,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守著文武百官競敢頂撞朕。今日朕就懲罰你和馨霞仙子,削除你們的仙籍,打下凡間投胎轉世。”
於是玉皇大帝手一指,楊戩和馨霞仙子大叫:“啊······”的一聲下凡間投胎轉世去了。
這一天,磐安雙溪鄉禮府村一家普通的農戶家裡誕生了一個聰明白晰的小男孩,他父親給他起個名字叫付亮,因為他出生時哭的特彆響亮,他父母也希望他將來前程一片明亮輝煌。眾鄉親都帶著禮物,前來賀喜。還辦了幾桌酒席。
七年後黎明時分,一位小道童拿著掃帚,正準備出桐柏宮大門掃地,看見大門口倒下一位兒童和一位少婦。這位小道童匆忙回道長室稟告道長葛玄說:“師父大門外倒下兩個人,不知是什麼情況?”
葛玄道:“走!咱們看看去!”
一會兒功夫葛玄和這位小道童走到了桐柏宮大門外。葛玄看見兩人倒在地上說:“你們怎麼了?”
兩人沒有回音,葛玄仔細一看兩位都穿著粗布衣,蓬頭垢麵的,麵黃肌瘦,閉著雙眼。葛玄仙公用手指在少婦鼻孔處一探,還有一絲氣息,又用手指在那兒童鼻孔一探,還有一點氣息。
葛玄對小道童說:“把你們的師兄們都叫來!”
小道童答道:“得令!”
一會兒跑來幾位道士,道長葛玄說:“把這兩位施主抬到休息室,給她們喂小米粥。”
一會兒兩位施主蘇醒了過來,每人喝了兩大碗熱米粥,葛玄也跟了過來,站在休息室裡問詢少婦說:“這位施主你們為何暈倒在敞觀門前呢?”
少婦說:“我的家鄉磐安縣雙溪鄉發生了饑荒,餓死了不少人,我們逃難淪落到此!幾天沒有吃飯飲水了,才暈倒!多謝道長救命之思。”
葛玄說:“在天台山有你們的親戚嗎?”少婦海棠答:“有一位遠房親戚,至今都沒有找到住址,孩子他爹為了家庭,也餓死了!”
接著少婦啊!啊!地哭了起來。1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