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隻能帶三人前往,董侍衛也不意外。
從京城到岐南路途艱辛,三人夠了,帶再多的人,隻會讓他們白白丟了性命。
董侍衛在收到聖旨的當天,就收拾好行李帶著三位屬下動身前往岐南。
林書棠和段硯洲在京城多停留了兩天。
她想要弄清楚那巫師到底是什麼人。
可是這巫師十分小心,除了這次求雨失誤後,其他事情做得是滴水不漏。
林書棠查探一番,隻知道他是袁州人,其他的一概不知。
但她也沒想要現在就放棄。
離開京城之前,林書棠尋了幾個人,給了他們銀子和糧食,讓他們隨時盯著賀王和巫師。
若是有消息,就將信件放在城門外的一棵禿頭樹上。
那些人見有糧食和銀子,自然什麼都答應。
將這些人安排下去後,兩人進入空間,準備回燕州。
段硯洲見兩人難得出來一趟,朝她說道:“回去之前要不要去個地方?”
林書棠問道:“什麼地方?”
段硯洲緩緩道:“岐南。”
他們已經離開岐南已有數月,也不知那裡變成了什麼模樣。
林書棠的確想去看看,點頭道:“那好,我們先去岐南,然後再回燕州。”
段硯洲握著她的手,溫柔地點了點頭。
等他們二人再出來時,正巧來到了岐南城門口。
炎熱的天氣將原本的山林變成了一座座光禿禿的黃土山。
林書棠走到城牆前,說道:“過去的城牆還在,看來地震並沒有將這裡摧毀。”
她話落抬頭朝裡看去,裡麵的房屋倒塌了一些,但大多都還是完好。
隻不過因為乾旱,很多村民還是走了。
林書棠和段硯洲走在他們曾經走過無數次的山道上,緩緩來到了縣衙門口。
新舊兩處縣衙都是完好的。
就在這時,從裡麵走來一位中年男子。
他皮膚被曬得黝黑,身材高大,但是臉頰凹陷,瞧著很是瘦弱。
中年男子一眼就認出了林書棠和段硯洲,“二少爺,少夫人,你們回來了?”
林書棠這時也認出他來。
這位正是當初押著段家長房來的官差方漢中。
沒想到他竟然還在這裡。
當初他們一行人去燕州的時候,有問過他要不要一起去。
他選擇留下來,言縣令就將整個縣衙都交給他。
岐南遇到乾旱,他也一直守在這裡。
林書棠見著很是感慨。
這時,他的娘子萬氏聽到聲音也朝這邊走來,“漢中,是誰來了?”
方漢中朝她欣喜回道:“是二少爺和二少夫人!”
萬氏聽著一喜,忙走到門口來。
她也黑了不少,但好在兩人都還算是有精神。
“二少爺,二少夫人,你們怎麼來了?”萬氏朝兩人問道。
林書棠笑著回道:“近來出門辦事,路過岐南,所以來瞧一瞧。”
萬氏見著故人,雙眸微微泛著紅。
林書棠朝四周打量了一眼,朝他們問:“現在岐南如何?百姓都走了?”
方漢中點了點頭,“是啊,留下來的人並不多。”
“我和娘子,當初答應你和言縣令,要守在這裡,所以一直也沒打算走。”他說著,扶著身旁的萬氏。
當初段家長房一行人來,死的死病的病,也隻有萬氏活到了最後。
想來也還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林書棠朝他們繼續問道:“你們這些時日都是飲哪裡的水?”
方漢中回道:“當初少夫人讓我們存的冰,還剩下一些,隻不過糧食不多了,得省著點吃。”
林書棠想了想說道:“我記得上次我們躲冰雹的山洞裡還有水源,你們可去尋過?”
兩人一同搖了搖頭。
林書棠朝他們說道:“我帶你們去,你們跟我來。”
方漢中和萬氏聽著心裡一喜,忙跟了上去。
林書棠和段硯洲走在前方。
段硯洲朝她小聲問:“山洞裡當真還有水源?”
林書棠小聲回,“當然沒有,不過我能從空間引出一些水來,估摸著都能夠他們兩夫妻用到旱災結束。”
段硯洲輕點頭,“那好,我扶著你,你慢些走。”
林書棠這段時間身子骨不錯,沒有孕反,身輕如燕,感覺不到懷有身孕。
但是段硯洲一直記在心裡,仿佛時時刻刻都小心著。
他們趕在方漢中他們來之前來到山洞,將從空間引出一些水,將原本乾涸的水池填滿。
等著方漢中他們趕來時。
林書棠朝他們喊道:“方大哥,這裡果真有水源!”
方漢中聽著一喜,扶著萬氏大步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