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理林書棠明白,隻不過她一旦來宣國,那便是叛逃,想要再回京城主持大局可就難了。
她可不想讓京城那些人就這麼過安生日子。
更何況,這宣國境內也沒有比他們大淵好多少。
宣國國主一直癡迷長生不老藥,他底下三四個弟弟都想著奪位。
長公主和國主為親姐弟,她自然也成了其他四個同父異母弟弟的眼中釘。
相比他們朝堂上的爾虞我詐,林書棠還是更喜歡在岐南做自己的土皇帝。
她和段硯洲駕著馬車離開,等出了雁城,便退下了長公主派來的侍衛。
二十多輛馬車,得需要車夫。
林書棠趁著他們走後,乾脆將二十多輛馬車連帶著糧食一同收進空間裡。
她進空間一數,發現原本五百擔糧食,居然是六百擔糧食。
“這……怎麼多了一百擔?”林書棠跟前的米糧心中不禁生出疑惑。
段硯洲走來道:“難不成是長公主特地多給了一百擔?”
“我瞧瞧。”林書棠話落,起身到裝有糧食的馬車裡四處搜尋一番,還真發現了一封信。
她將信攤開來看,上麵是長公主的字跡。
長公主說擔心他們在岐南吃不飽,特地多給了一百擔糧食給她,怕她不收,所以特地派人偷偷藏在他們身後的馬車裡。
信的最後,是對七舅的問好。
願他能早日回雁城。
林書棠將信收好,感歎道:“還真是公主多給的糧,這一百擔定是她的私糧”
“她為了七舅竟願意拿出私糧,可見她對七舅的情義有多深。”
段硯洲替她將跟前的糧食擺放好,“既然如此,我們也彆辜負她的好意,得回岐南後,替長公主將你七舅打包送來。”
林書棠覺得這主意不錯,笑著點了點頭。
兩人從空間出來後,乘坐一輛馬車繼續前行,不過他們沒有前往袁州,而是等到了雁城外的木香山下,繞道從後山前往隔壁的東臨城。
他們這次前來,其實並沒有打算這麼早離開,來都來了,自然得多收一些東西再回去。
不然回去太早,容易引起舅舅他們懷疑。
東臨城前方有個香禾村,過去是魚米之鄉,盛產糧食。
尤其是水稻和粟米。
他們二人到達城門口時,入目都是高掛在屋簷下的紅燈籠。
林書棠和段硯洲先找了一處客棧歇下,等到翌日一早時,他們來到了東臨村最大的米商秦家。
秦家過去和奚家有一段淵源。
秦家的老爺曾經是京城人,後來家道中落,流落成乞丐,是奚老爺見他可憐,才給了他一碗飯。
後來見他有些才學,那留他在府中當了一段時雜役。
不過他當雜役的時候並不老實,竟然幾次三番想要勾搭奚家的二小姐。
也就是林書棠生母的妹妹,她的二姨母。
二姨母生為大家閨秀,怎麼能下嫁給一位雜役,奚大人一氣之下,將他趕出府。
趕他走的時候,還給了他一些盤纏,讓他離開京城,越遠越好。
秦老爺拿著盤纏一路來到宣國,娶了當地米商的女兒,冠上自己的姓,用奚大人給的銀兩,將其越做越大。
林書棠這次來的目的,是買米。
她空間裡囤得黃金銀兩無數,拿出一些來,換些吃食,花不了多少銀子。
還能給空間升級。
空間除了將裡麵的東西賣出可以升級,用裡麵的錢銀買東西一樣也能升級。
隻要能進行交易,無論買,還是賣,都可以。
林書棠和段硯洲穿著樸素,敲響秦家的門時,秦家的管家還以為他們是逃荒而來的村民。
這幾個月,從宣國邊境逃亡來的村民已有不少。
秦家人十分嫌棄,白了他們一眼後,將門砰的一聲關上,“我們這裡沒吃食,你們到彆處去。”
林書棠吃了閉門羹,眉頭一皺,大步上前,抬手重重敲了敲門,“我是來買米的!”
門裡的管家一聽,回頭看打開一條門縫,“買米?你們要買多少米?”
林書棠冷眸透過門縫盯著他,字字道:“你們有多少,我買多少。”
管家嗤笑一聲,“姑娘,你們還是走吧,我們沒米給你你們!”
他說罷,又想將門關上,不過段硯洲搶先一步,提起劍擋住門縫,冷聲道:“你們秦家這麼大的米商,難不成還沒米?”
管家有些惱怒,“我說沒米就沒米,你們快讓開,再不走,小心我們報官了!”
林書棠冷笑道:“你最好還是先去告訴你們老爺,就問他,到底還做不做生意,我這裡有一萬兩黃金,來買他的米。”
管家一愣,抬頭不敢相信地看著她,“你說你有一萬兩黃金?”
林書棠揚起唇角回說:“怎麼?你不信?不信就算了,我們去彆處買。”
管家眼珠子轉了轉,隨後轉身喚來一位小廝道:“你們替我好好看著門口的人,我去告訴老爺。”
“是,李管家。”
李管家連忙轉身去通報,秦老爺一聽有人帶黃金來買米,立馬將林書棠和段硯洲迎到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