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紅樓:風華首輔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再次為大明開掛

第三百一十六章 再次為大明開掛(1 / 1)

推荐阅读:

“哈哈哈哈哈!!這玩意可比弓箭好玩多了!!再來一盒子彈!!”

已經徹底變成土木學長的宋應星搖了搖頭:“沒有。”

“這個可以有!”

“王爺,這個真沒有!這玩意本來就是試驗品,第一批造的就不多。所以相應的子彈配的也不多。

剩下的子彈我們要留著測試數據,自己改良用的。

就這一盒子彈了,還是一會兒留給景瑜用的,呐,說曹操曹操就到。”

二人正說話間,薛虹、高拱、徐光啟三人也來到了靶場。

朱煇將槍口對準天上,將手裡的步槍舉了起來:“景瑜!!這玩意可比神機營裡的火器射速快多了。

這就是之前你說的給我大哥登基準備的禮物??”

薛虹從朱煇手裡接過槍後,打量了一番後,將槍栓拽開,先是確認了裡麵沒有子彈,然後這才放心的將槍放下,回答道:“並不是,現在這把槍一些細節上和我當初設計的時候還是有些差距,有些缺陷還需要完善才行。”

“這還叫有缺陷??長庚告訴我這槍可以在雨天發射,射速還這麼快,打的還遠,在你這居然還有不少的缺陷??”

薛虹沒有回答,而是直接從旁邊的盒子裡抓了一把子彈塞進槍裡開始實射。

砰砰的槍響聲不絕於耳,不一會兒的功夫,三十發子彈都打光了,可兩百步開外的靶子上就隻有一發子彈的痕跡。

“景瑜,我們測試過了。如果不槍管內刻畫膛線,基本上精準度隻能保證在五十步以內。五十步開外就全靠運氣了。

如果進行人工刻畫膛線,精準距離可以推到一百步左右。

若是幾位老師傅親自刻畫,甚至可以將精準度推到兩百五十步!

可是如果想要按照你要求的,進行量產,裝配給軍隊,就隻能裝配沒有膛線的。”

薛虹將槍清空子彈清空後,歎息一聲,心中暗道:“果然還是得趕緊補足底層的科學。”

如果不補足底層科學,那無論大明現在趕超西方多少,都可能被對方在最短的時間追趕甚至反超的。

畢竟,沒有地基,就算蓋房子也蓋不了多高,而且隨時有塌陷的風險。

大明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有技術,但都不成體係。

不成體係的東西想要傳承,就隻能靠個人的天賦和經驗。傳著傳著就有失傳的可能。

就好比工部這幾個老師傅,能手搓膛線,而且精度還很高。

厲害不厲害?當然厲害!!

可這技術說白了全靠天賦和感覺,不能傳承啊!!

大明幾乎所有的技術,除了數學和天文星象、地理外,其他的科目都是不成體係的。(1600年前,華夏數學、天文學、地理這三門依舊對西方是碾壓局。等到後麵西方文藝複興末期,加上華夏清朝封建製度達到最頂峰。此消彼長才徹底落後的。)

當然,這會兒西方和大明差不多,半斤八兩,甚至還要更慘點。

薛虹揉了揉眉心,深吸一口氣,總感覺自己肩膀上的任務又重了。

其實華夏這片土地一直不缺天才,劉徽:有記載有證據的,最早的割圓術創造者。

祖衝之耳熟能詳,古代圓周率第一人。

墨子,大哲學家大思想家,還是大科學家,最早研究光學,並總結出小孔成像的人。

類似這樣的存在太多太多了。

但很遺憾,都沒有成體係並傳承下來。

為什麼??因為華夏重視的是應用科技,而不是理論科技。

這也不能怪華夏人功利心重,主要還是生存環境的問題。

上古時期,華夏兒女生存的依靠就是母親河,可這個母親還是t後媽,動不動就發脾氣。

為了在天災的力量下苟活下來,哪還有時間研究理論科技。

好不容易奴隸製社會結束,到了封建社會時期。華夏大地這片土地又內卷嚴重,為了生存彼此打的頭破血流。

再加上後續儒家獨大,數學等理學被視為雜學,種種因素導致了華夏的基礎科學,從宋以後,基本上就陷入了停滯階段。

現在薛虹已經和太子商量著重現百家爭鳴的局麵。

薛虹接過手帕,擦了擦手繼續道:“沒關係,哪怕是沒有膛線的火槍也足夠了。

對了,長庚,你統計一下工部中有數術天賦的人……不,把範圍擴大到整個六部。

隻要是六品以下的官員,你把名字記錄下來,要人的問題我自會解決。”

薛虹打算先培養一批理學素養還說得過去的,先用著。

雖然數學天賦好的,其他理科不一定行。但其他理科天賦好的,數學天賦絕對差不了!

至於孕育基礎科學,不急於一時。薛虹咬咬牙,怎麼也能補上一部分,先將就用著。

其實這些年薛虹已經補了一部分,比如水利方麵、還有腦子裡大部分的基礎物理,薛虹早就整理後寫成書了。

隻不過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放出來罷了。

至於生物學和化學,這兩樣東西現在就算薛虹寫出來,也意義不大。

薛虹已經寫信請自己大師伯公羊派大儒搖人了,保不齊搖出來點什麼驚喜。

“對了,肅卿,我讓戶部下令,命瓊崖、兩廣地方,以及呂宋、還有暹羅等地大規模種植的橡膠樹都種上了嗎?”

“景瑜放心,自去年你將命令下達後,底下便動了起來,想必很快便會有成果了。”

說起來也是幸運,薛虹明明記得這會兒亞洲這邊還沒有橡膠樹來著。

結果之前打呂宋的時候居然還真就看到了不少!!

根據弗朗基的俘虜所說,是他們總督當做觀賞性植物從小弗朗基商人手裡買來的種子。

在呂宋種了一大片呢,隻不過種出來後觀賞性一般,所以對方後來也就沒有去管那片橡膠樹林。

因此被薛虹撿了一個大漏!工部造蒸汽機,還有研究車床用的就是這片橡膠樹林產的橡膠。

其實工部也試過其他的東西替代,但效果一般,而且都用不長久,非常容易漏氣。

……

從工部回家後,薛虹就一直在思考,該怎麼讓朝廷重視起基礎科學和理論科學的重要性。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要讓朝廷看到這東西的價值。

隻要朝廷開始推崇,民間以及文人自然而然就會開始學習並研究。

正常來說,理論科學剛剛誕生,就如同一個嬰兒,很難派上用處,更彆說讓朝廷引起重視。

所以薛虹隻能再苦一苦自己,給大明開開掛了。

“唉!!繞來繞去,最後這苦差事還是落到自己頭上了。罷了!

話說……自己這麼搞應該不會被藍星封號吧??算了,反正都是科技革命,誰革不是革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