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紅樓:風華首輔 > 第二百七十四章 白蓮教現,南北互毆

第二百七十四章 白蓮教現,南北互毆(1 / 1)

推荐阅读:

浙江台州府坐落在郊外的一處莊園內,一位五十左右的中年魁梧男子不滿的看向下方的幾個手下。

“什麼!你們是說,義忠親王出了京以後,壓根就沒到江南?!”

“回明王的話,確實是這樣,屬下等按照明王您的吩咐,沿途準備接應義忠親王,可是卻遲遲沒有等到。”

明王虎目微眯,略帶不滿的道:“義忠親王到底在搞什麼名堂……不管了。

甄家那五十萬兩銀子送過來了嗎?”

“回明王,已經被分舵的弟兄們接收清點了,現在正準備運回貴州去。”

“嗯,那就好,吩咐教內各分舵的弟兄們,要耐心等待,不可提前引來朝廷的注意。

這次皇帝老兒自己想不開,居然想動江南的稅製,從那群貪得無厭的家夥手裡搶錢。哼哼……亂吧,越亂越好!”

對於白蓮教這種教派,天下亂起來,才能他們生長的土壤。

“可是……明王,咱們的總舵設在貴州會不會不太方便?”

“你懂什麼,貴州湖廣自古以來便山匪為患。又處於雲南、四川、廣西、湖廣四省交彙之地。

就算哪個下麵的崽子不小心,惹來了朝廷的目光,隻要咱們不大張旗鼓的造反,朝廷也沒有那個精力過來圍剿咱們。

更何況如今聖教人數凋零,若想儘快發展,要麼靜待天時,要麼……進入四川。

所以無論如何,貴州都是咱們的大本營,進可攻退可守。遠比將大本營設在廣東要強的多。

你去派人給總舵傳信,讓他們用這五十萬兩采買兵器、如果能弄到一處鐵礦更好。

我有預感,貴州這個地方一定會成為我聖教複起之地!!”

“是!可是……明王。貴州現在有個官員一直在找咱們的麻煩。”

“叫什麼名字?”

“好像……是貴陽的一個同知,叫……王雲的。

他本人倒是平平無奇,可他的父親卻是金陵六部之首禮部尚書王華,現在總統江南地方府兵,權勢極大。

此人偶然發現了聖教的蹤跡,便一直死咬著不放。

明王,咱們是否要……”

“不必管他,區區五品同知而已,掀不起多大的浪來。

恐怕隻不過是一個立功心切的膏梁紈絝,沒什麼本事。讓下麵的人小心些就是了。”

……

經過激烈的角逐後,殿試的結果終於出來了。

其中,北方錄取人數,居然比南方錄取的人數多了十人!!

這不是倒反天罡了嘛!!往年都是南方壓過北方,今年怎麼會突然反過來了呢?

就連一甲前三裡,也隻有一個南方的探花唐寅。

金榜一出,瞬間南方學子群情激奮,紛紛認為有黑幕。

甚至有個彆激進的南方學子公開寫詩暗諷這屆科舉北方學子舞弊。

北方人也不是什麼好脾氣。

京城的街道上,一位南方學子,正同知己高談闊論,三句離不開北方學子舞弊。

然後一位三十歲上下的北方學子便走了過去:“這位仁兄怕是有失偏頗了。這殿試的名次乃朝中諸位大人過目與陛下欽點。

更何況本屆主考乃是前科探花林老大人,他老人家可是姑蘇之人。

難道你在懷疑林老大人偏向北方學子?

還是說……你質疑聖上的公正?”

大帽子直接飛起來,誰戴上都夠喝一壺。

南方學子立刻變了臉色,連忙道:“你休要在這裡混淆視聽,顛倒黑白。我幾時那般說過!

曆屆以來,北方何時有壓過我南方的。我吳某從來不曾質疑聖上,我是在懷疑你們這些北方的蠻夷之輩!”

另外一個北方的學子見四周的百姓紛紛看起了熱鬨,擔心事情弄大,正要上前勸和,結果……

“呸!!你也彆來這裡裝好人!”

……片刻後,兩名北方學子突然暴起,操起拳頭就乾!

二打五卻不落下風,但也占不到便宜,雙方扭打成一團。

直到衙門派出了巡捕衙役,兩眾人一並拘到牢房中,這場鬨劇才算停止。

而這,也僅僅隻是南北矛盾的一部分。

這樣的武戲,還有彆出心裁的文戲在京城各個地方上演著。

南北雙方罵作一團的時候,隆慶帝又站了出來,保證這次科舉的公正性,又將這一次前十的考卷都帖了出來,供大家查看。

前十除了一甲三人外,其他人的卷子幾乎不分伯仲。

甚至前十和前二十之間的差距也都在毫厘之間,可能就是差了那麼一點點運氣。

卷子貼出來後,所有人也都服氣了。但北方學子不樂意了,既然老子沒有舞弊,你們南方的得給老子道歉!!

本來南方學子人數多,落榜的也多就一肚子火,大家的卷子相差不大,你們北方的純運氣好,有什麼囂張的!

然後雙方就又掐起來了。

最後隆慶帝“苦惱”良久,又增錄了十五名南方的學子。

在錦衣衛的鎮壓下,以及隆慶帝的努力下,這場風波明麵上才漸漸平淡下去。

可這積累下來的怨念,卻依舊留了下來。

經過隆慶帝這麼多年的布局努力,江南四省地方官員,至少有一半是北方出身。

矛盾現在一激化,那群腐儒酸儒可不管你是哪一屆的,隻要你是北方的,老子看你就不順眼。

如此一來,江南地方的官員和地方勢力必然離心離德,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隻要地方官員不被拉攏,一起反對隆慶帝的新政,那對方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隆慶帝一路平推過去。

隆慶帝這便是利用了南北矛盾,挑起江南地方勢力的不合。

當然,這一招不可能沒有副作用。

那就是,除了江南外,其他地方也會出現點小動蕩。

但好在北方學閥勢力遠沒有江南四省那麼嚴重,所以衝突並不大。

而隆慶帝在整個過程中,兩麵裝好人,順便讓錦衣衛暗中推波助瀾,在大量錄取北方學子的同時,隆慶帝還不斷的撥銀子、賜東西給南方的書院,表示對南方學子的看重。

屬於目的達到了,贓活也乾了,可身上一點黑的也沒沾到。

南北雙方都認為隆慶帝是好人。

實際上挑撥離間的就是隆慶帝本人。

這個,就叫皇帝的基本素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