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年末,薛虹陪同朱煇一起到鐘粹宮給太子拜年,順便商討一下來年的一些事宜。
“不是,大侄子,你怎麼還在家呢??你不應該去文華殿讀書嗎?怎麼在家裡躺著,還這麼悠閒??”
鐘粹宮院子內,朱祐鐘撅著屁股正拿著根樹枝在捅螞蟻窩。
朱祐鐘小屁股扭了扭,好不容易從地上爬了起來,回頭一看是自己四叔,小臉瞬間垮了下來。
然後再一看,一旁的薛虹臉上滿是笑意的看著自己,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小短腿飛速邁動,紮進薛虹懷裡:“老師!!!”
朱煇:ꐦÒ‸Ó)這小子剛剛是不是表演變臉了??小子,你搞清楚,我是你叔叔啊,親叔叔!!不是表的!!
你那一臉嫌棄的表情是幾個意思啊!!
砰!!!!
薛虹偷偷輕咳了一聲,這小子看著不大,沒想到體格這麼結實!!從遠處跑過來和發炮彈似的。
“老師!你給我留的課業我都已經完成了!!千字文的字我已經認全啦!!
您可以教我洞簫了嗎??還有還有,您答應過我,繼續給我講三國演義的!!”
還不等薛虹開口,朱煇先破防了:“等等,你把千字經的字學完了……呸!那都不重要。
你是說,你的老師答應教你樂器,還給你講故事??”
不是,這t是老師嗎???怎麼和我當初的待遇不一樣啊???
想當初,朱煇還先小的時候,作息簡直狗看了都得搖頭!!
也得益於這種教育,所以哪怕是朱煇這種混賬王爺,文學修養也相當的不錯。
“不是,景瑜,你聽本王的,孩子就不能慣著。你就得讓這小子寅時爬起來溫書候課、卯時背書……”
朱祐鐘一聽瞬間整個人都不好了,這是什麼魔鬼作息,回頭委屈巴巴的看向薛虹,圓呼呼的小肥臉仿佛在說:老師,你不會真按照四叔說的對我吧?
薛虹隻是看著朱煇笑而不語,良久後才開口道:“殿下,人力終有儘時,不可能麵麵俱到。
殿下所說的教育方式卻有可取之處,到卻不適用世子。
對世子而言,在這樣的年紀養其德,校其行,遠重於誦讀經典。
經典雖好,卻也要看對誰而言。學之而不悟之用之,雖倒背如流,亦是無用。
倘若世子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德行,那對於這些經典,隻是但當涉獵也沒有關係。因為他的路從來就不是成為文壇大家。
未來世子肩上的擔子會很重,所以我希望他在年少時能更開心一點。”
聽到薛虹的話,朱祐鐘挑釁的衝著朱煇吐了吐舌頭。
“景瑜。你聽我的,給這小子安排早寅晚戌的課業,再拿藤條抽手心展示師道威嚴他不香嗎?孤求你了╥╥”
朱煇是嫉妒的牙根都要咬碎了,憑啥當初我和大哥吃的苦,這胖小子一點不用吃?
太子也聽到了外麵的打鬨聲,從屋子裡麵走了出來:“景瑜,說實話,有時候我也覺得,你是不是太寵鐘兒了。”
不是說太子懷疑薛虹的教學質量,恰恰相反,世子朱祐鐘的學識在飛速的增長,甚至已經知道非常多的典故了。
但讓太子奇怪的是,薛虹似乎從來不會去和朱祐鐘講大道理,甚至有時候,還會陪著朱祐鐘一起胡鬨。
可偏偏奇怪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朱祐鐘除了性格活潑一些,在其他的方麵幾乎漸漸無可挑剔,無論是禮儀,還是品性,都在向著理想的方向成長。
麵對太子的疑惑,薛虹解釋道:“殿下,童子之情樂嘻遊而憚拘檢,這是人的天性。
這種性格,恰恰是人最寶貴的性格,使得人保持著認知萬物的好奇心,是推動人學習進步的原始本能。
良知不言,德行難教。身教更勝言傳。
非虹自誇,天下論博學,鮮有勝虹者,然賴天賜之能,過目不忘。
天性有異,豈能按部就班,代代相承?”
同樣的書,薛虹掃一眼就能背下來,過一兩年也不會忘記。難道也指望朱祐鐘也像他一樣,那不是做夢呢嘛!
“是以,今虹教童子,使其如草木自然萌發,修殘枝枯葉而不改其乾,時機一至,則棟梁之材成矣。何苦揠苗助長?
或者說,殿下對世子如今的進度不甚滿意?”
聽到薛虹的話,世子朱祐鐘從薛虹懷裡跳到地上,整理衣衫,像個小大人一樣恭恭敬敬對著太子行禮:“啟稟父王,兒臣偶有疏懶攜帶之處,有愧父王期望,今後定當勤勉進學,不墮我皇室聲名。
老師無過,皆兒臣之過。望父王莫要責怪老師。”
太子見世子言真意切,卻又不卑不亢,有敬而無畏,言語之間條理清晰,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
這才是他們老朱家的種,遇到事不能躲,更不能怕!
太子拍了拍世子的小腦袋:“少在這胡言亂語,我什麼時候說要責怪景瑜。
不過大丈夫一言九鼎。倘若你日後的進度不能讓父王滿意……”
“願受父王責罰!!”
太子眼底滿是笑意的蹲下來,捏了捏世子的臉蛋:“去尋你母妃吧。父王同你老師有事情商量。”
“是!父王、四叔、老師,鐘兒告退。”
太子: ▽ 真好唉!我兒砸!!
薛虹:=▽=看到沒?我徒弟!!
朱煇: ´゚ж゚` 不甘心,我酸……
“景瑜,咱們進屋再說吧。”
……
三人分坐,各自淺飲香茗。太子率先開口:“景瑜,年後父皇就要開始對江南四省動手了。偏偏在這個時候,南方合處湧現白蓮教的身影。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薛虹沉吟片刻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殿下,以下官之見此,這其中或許有真的白蓮教,也可能有假的白蓮教。
自古以來,地方官員畜養流寇,做些見不得光的買賣乃是常態。
如今江南發生了動蕩,真的白蓮教死灰複燃,恐怕其中不少人想借著這個機會,渾水摸魚,從中謀利,再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扣在白蓮教的頭上,將自己撇的一乾二淨。”
白蓮教再邪乎,他也是一個宗教形式的民間社團!
隻要是宗教興質的,都會有一個過程叫傳教!
沒有任何大規模傳教過程,一下子湧出這麼多白蓮教教徒,這不太現實啊。
而且一般什麼人會加入白蓮教?活不下去的人!
大明還遠沒到逼的老百姓活不下去的程度。白蓮教沒有茁壯成長的土壤,根本不可能有地方上報那麼多的教眾。
“那景瑜你的意思是……這次的白蓮教一事,和當初的倭寇一事一樣?”
“下官也不好判斷,隻不過,不怕他全是假的,也不可能全是真的。就怕他假的裡麵摻雜著真的。
不管怎麼說,還是謹慎為妙。對待邪教,絕不容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