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紅樓:風華首輔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災多難的陝西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災多難的陝西(1 / 1)

推荐阅读:

一座淺淺的池塘內,凹凸不平的淤泥沉澱在其中,上方生長著不同的雜草。

薛虹看著幾可見底的池塘,心下的不安越發嚴重了。此時已是七月,距離薛虹同黛玉的婚期僅有不足一月。

這座小池塘是林府後花園三丈見方的,往年這個時間都是池水滿溢的。

薛虹撩起衣擺蹲下身子,伸手在池塘邊摳起一捧土來,本該是濕潤的土壤,此刻卻乾枯如塵。

薛虹隻是微微一用力,已經結了板塊的土壤就化作塵埃自手指中流淌下去。

轟隆隆!!!哢嚓!!

薛虹抬起頭來,卻見晴空萬裡,連幾朵白雲也不見,竟是晴空響雷。

“這場乾旱要到什麼時候啊……”

整個北方大半地區一連三月有餘不下雨,莊稼顆粒無收,若是再有鼠疫生出蔓延整個北方,那大明南北的矛盾恐怕就會再次被激化!

小冰河時期引起的連鎖反應基本上就是以下幾點:乾旱、洪澇、地震、瘟疫。

這個東西說可怕,也確實可怕,隻不過沒有大部分人想的那麼可怕。大部分朝代都經曆過小冰河時期。

小冰河時期隻能是朝代滅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的主要因素。

它也隻是戰亂人禍的導火索。哪怕把整個北方耕地全部砍掉,理論上光秦嶺淮河以南生產的糧食,也足夠養活大明的百姓。

而且小冰河時期對於北方的影響是最大的,旱災、鼠疫、糧食減產甚至絕產都是可著北方先來。

河南以南受到的影響波及就慢慢緩和很多了。(但也有非常大的影響,隻是相對北方而言,被天災禍禍的沒那麼嚴重。)

所以如果王朝對於國家南方的掌控力足夠,是完全有能力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從而扛過去的。

可是一旦國家以南邊的糧食大量支援北方,就會再次引起一個問題。

那就是會引起南方百姓的不滿。主要還是南方宗族勢力、以及地方勢力的不滿。

為了平息這種不滿,中央朝廷勢必會不斷的抽調北方的利益,讓給南方。

整個國家對於南方倚重變重,從而導致南方的話語權會不斷變大!

然後,就發生了眾所周知的事情:地方權力>中央朝廷。百姓起義、軍閥割據。

小冰河時期→朝廷以南援北→中央為了賑災放權割讓利益給地方→地方勢大僭越權力→導致地方野心膨脹不服中央→朝廷收不上糧食無法賑災→農民起義→軍閥割據→lo王誕生新的王朝開辟。

縱觀曆史,基本上都是這麼個流程。

薛虹站起身子,準備回外書房去,再翻看一下典籍,好好思考一番,看看能否找到什麼好的辦法,再削弱一下天災對大明的影響。

……

“陝西、山西八百裡加急,前人退避!!”

一連十幾匹馬自京城外一路奔馳,城門無論是百姓,還是馬車,遠遠的看到驛站加急的身影紛紛退避。

……

“報!!!啟稟陛下!!陝西、山西大旱三月,百姓顆粒無收。歲大饑,人爭相奪食!

災民以病鼠充饑後流竄於各地,如今……陝西已經有三府兩州被鼠疫肆虐。山西省也受到些許波及!”

隆慶帝瞳孔一動,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鼠疫顧名思義,得自老鼠的瘟疫。這種病死亡率奇高,按理來說傳染性不應該那麼強。

可現如今是大災之年,百姓為了一口活命的糧食,背井離鄉,四處流竄,這疫情自然也就蔓延開來。

哪怕因為薛虹的上書,隆慶帝早有準備,早早的派兵馬把守各省關隘、要塞,可依舊難以完全阻擋饑餓的災民。

隆慶帝當即下令:“傳朕旨意!命陝西、山西,死死遏住交通要地,無論官道、私道必須都派人把守!兩省無朕之旨意,許進不許出!

除此之外,京畿、四川、河南、湖廣等地,嚴防死守,萬不可私放流民入省,以免瘟疫擴散!有敢煽動民意闖關入境者……殺無赦!

傳朕詔令,兩省各府州立刻開倉賑災。朕已經調山東、四川、河南、湖廣各地之餘糧以援救陝西、山西。

傳朕旨意給陸正,命他統領麾下錦衣衛嚴加監管京畿各府,以免流言生事。密切關注各省動向。”

隆慶帝第一時間將陝西、山西兩省封鎖,以防止瘟疫擴散。又第一時間將早就囤積好的糧草,迅速通過漕運北上。

因為反應迅速,加之早做準備,所以疫情最終隻被遏製在陝西、山西兩省的範圍內。

但災民仍舊在省內四處流竄,糧食的問題不解決,災民是不會停下腳步的。

就在十萬火急之刻,於次日早朝之上,禮部尚書黃錦老大人,請命領旨坐鎮節製陝西、山西二省,以安民心,以鎮瘟疫。

……

“陝西這一省日後會越來越困難,天災恐怕也會越發的頻繁。此乃天候所至,無法改變。”

晚飯後,薛虹同林如海在桌上閒談,一時有感而發。

黛玉先是微微挽起袖子,給父親、師兄各自斟了一杯茶後,下意識便要坐到薛虹身邊,臉紅了一刹那後又回到了林如海身邊坐下。

若是以往,林如海免不得要調笑黛玉一番,可如今的心思沉重之下,竟也顧不得了。

聽到薛虹的話,黛玉不禁疑惑道:“師兄莫不是還懂得占卜演算星象之道?”

薛虹解釋道:“我雖確實略通此道,但卻與這無關。非要說的話,無非是些尋常的天文地理罷了……”

農耕文明、遊牧文明的分界線和400毫米降水線是一樣的。

可一旦進入小冰河時期,降水線南移,恰好把陝西給移到了農耕分界線以外。

根據曆史考證,曆史上明朝陝西一省,光是有記載的大規模旱災,前前後後就一共發生了115次!!

真是要了陝西同胞血命了!!

“從古至今,總會有一段時間氣候變得極端異常,這個異常短則百餘年,長可達千年。天下興衰,無不在此……

如唐朝時吐蕃興起,便是因為小冰河時期結束,氣侯變暖,使得西藏能夠種植糧食,養活大量人口……”

黛玉一雙大眼睛中閃爍著崇拜的目光,歪著頭看著薛虹。

“景瑜,這一次黃錦老大人恐怕是……唉!!”

凶多吉少。

今年開春以來,黃錦老大人的身形肉眼可見的消瘦了不少,本就年事已高,再以身犯險深入疫區。

黃錦老大人這是做好了死前再為大明彌平一次天災人禍的打算。

受災麵積覆蓋兩省,一個處理不善便可能爆發起義,大大損傷國家元氣。

想要安萬民之心,就必須有一個身份足夠的人站出來。

其實最好的人選便是太子,可誰都不會同意的。太子是一國儲君,萬不可有事。

如果是尋常天災,加派人手保護太子也就是了。可現在這是瘟疫!擋無可擋,防無可防!

黃錦老爺子這趟險,是替太子扛下來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