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紅樓:風華首輔 > 第五十一章 農耕文明:菜就多練

第五十一章 農耕文明:菜就多練(1 / 1)

推荐阅读:

“我又隻有這一個獨女,若非年紀太小,早就準備讓兩個孩子定下親事了。

若是大嫂同意,便先讓虹兒納妾,先和小女訂下婚約,等小女及笄再……”

林如海說著也自覺有些理虧,因為薛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大明律法規定,男子十六就可以成婚。

等到黛玉及笄時,薛虹已經二十六、七了。

所以林如海也一直提議,可以先讓薛虹納個妾室,就算生下來個孩子也沒多大問題。

薛母卻並沒有一口回絕,也沒有答應下來,隻是道:“林大人,這樣的事若是孩子他爹還在或許可以做主。

我隻是一個地裡頭出來的婦道人家,沒什麼見識,這件事不如還是看看孩子們的意願吧?

若是虹兒同意,那老婆子自然也沒什麼。”

林如海有些驚訝,因為到了他們這樣年紀的人,重視的無非就是兒孫,薛母居然看的這麼開?

“我相信我的兒子,他比我和他爹強多了,那他的選擇也一定比我們選的要好。

既然這樣,還有什麼操心的呢?我隻是希望,我能健健康康,多活幾年,不要給虹兒添麻煩就好。至於抱孫兒的事,一切順其自然吧。”

林如海心底說不出的滋味,有多少人一輩子都聽不到這一句來自父母的肯定。

包括林如海自己,哪怕他貴為探花,也從未在年輕時,在父母的口中得到過這樣的肯定。

“大嫂,虹兒能有您這樣的母親,是他的福氣啊……”

……

榮禧堂內的羅漢榻上,個丫鬟圍成一團,捶腿的捶腿,揉肩的揉肩。

還有那捧香的、捧著果脯水果盤子的,並著站在門口的兩個丫鬟。

單單裡裡外外隻管侍候賈母,時刻候著的大丫鬟,就有十個。

賈母雖然躺在榻上,迷迷糊糊的問了一句:“寶玉呢?”

“回老太太,寶二爺到學堂去了。”

賈母點了點頭,在她看來,就算寶玉以後當不了官,起碼也得有個功名護身才是。這年頭,讀書的到底比舞刀弄槍的尊貴。

“老太太,珠大奶奶向老太太請安。”

“嗯?珠哥媳婦?快叫進來。”

賈母也消了睡意,從羅漢榻上坐了起來,自己這個孫媳婦,除了逢年過節,幾乎從來不出院子,今兒個怎麼想著來請安了?

不過在賈母的眼裡,李紈也是可憐人,年紀輕輕便寡居府上,守著這麼一個孩兒。

李紈體態偏瘦,眼底一片沉寂,臉上也無喜無悲,到了屋子裡也隻是輕道一聲“見過老祖宗”便行禮。

“好孩子,快起來吧。可是院子裡有哪個奴才敢欺負我的曾孫!或是克扣了東西?你隻管說來,不管是哪房的,我一定替你撐腰做主!”

李紈卻道:“不曾有人苛待了媳婦和蘭兒,是媳婦想為了蘭兒的前途求老祖宗一事。”

此話一出,賈母便大體猜到了些。

“媳婦聽說林姑父的弟子蒙聖上欽點,高中了探花。如今蘭兒也年紀不小了,正是該用功苦讀的年紀……”

“珠哥兒媳婦,這件事不要再提了。蘭兒那邊,我會讓府裡單獨請位先生的。你先回去吧。”

李紈聽了賈母的回複,臉上依舊沒有露出任何失望的表情,一如人們在背地裡稱呼她“死魚眼珠”的那樣。

李紈走後,賈母越想越後悔。

李紈能想到的事,她會想不到嗎?

林如海、薛虹師徒二人這一對探花,正好一個教她的寶玉,一個教導蘭兒。

當然,要是能再把黛玉和寶玉的婚事定下來,師徒關係加上嶽父的身份,那林如海怎麼也該偏向著些寶玉。

可現在出了王夫人弄的這檔子事兒,賈母自覺就算舍了這張麵皮,恐怕也難讓林如海點頭。

這就有些異想天開,沒有這件事的發生,林如海也不會收了賈寶玉的。

賈寶玉的出身,加上銜玉而生的傳聞基本就已經斷了他走仕途的可能性。

如果好好讀書,未來爭取成為一代大儒,或許還有可能,從政?想都不要想!

口中含玉的典故左傳中就有記載。是商朝王室微子啟發明的一套亡國投降的流程。用來給勝利者周武王優越感的流程。

自那以後,自縛雙手,口含玉壁就成了亡國之君投降的標配,左傳中記錄了很多這樣的形式。

這也是為什麼隆慶帝沒直接弄死賈寶玉的原因之一。

一個嬰兒,光著身子,被臍帶纏繞,手不能動,口含玉壁出世,頂多就是個敗家子,預示著賈家要完犢子的征兆。到了賈寶玉這,賈家的富貴也就算了結了。

但含玉而生還是惡心到了隆慶帝和皇室,所以賈寶玉在家裡蹲著,哪怕是科舉考個舉人都沒事。

看在賈家祖宗為國家做出的貢獻上,饒你小命沒問題。

但你要是想成為進士,甚至為官做宰,那就是有“取死之道”了。

當初要不是沒得選,林如海也不會生出那麼個簡直發了昏的念頭來。

至於請薛虹給賈蘭當老師……他躲遠點還來不及呢!

……

薛虹在四夷館待了著一個多月中,閱讀了大量翻譯過來的書籍文獻。

終於大概能確定這個時代大體處於什麼時期了。

現在西方世界正處於文藝複興和大航海的高潮時期,很多的物件已經被發明出來了,比如擺鐘。

但距離工業革命,恐怕還有個百餘年的時間。

恐怖的來了,薛虹居然在去工部辦差的時候,發現了一架被封存的,落了灰的多輪紡織機,可以提高幾倍紡織效率的那種。

還有一些其他稀奇古怪的東西,但薛虹很難認全。

當薛虹因為這個發現,去請教黃錦老大人時,這位老人家是這樣說的。

“你是在奇怪,為什麼明明有著可以提高效率的東西,為什麼朝廷卻要把它們放在倉庫裡吃灰對嗎?

景瑜,現在一匹棉布的價值幾何?一匹最普通的絲綢價值幾何?”

“回大人,棉布是一錢五分銀子一匹,至於綢緞……大概是一兩銀子左右,各地應該會有些浮動。”

黃錦老大人摸了摸胡須:“差不多,但如果工部裡麵的那些機器流出去,會發生什麼?

棉布和絲綢的產量提升,甚至可以集中工匠,大規模的批量生產,取代原本一家一戶婦女的低效率生產,價格也會落下來。你覺得這是好事嗎?

真要是這樣的話,那麼接下來的發展,老夫可以預見,商人會大規模的壟斷織造行業。

而那些以此補貼家用的百姓們呢?會失去生存的手段。

以往織造的效率低下,他們沒得選,隻能把這件事下放的百姓的手中。

可一但效率上來了……”

薛虹腦海中瞬間便明白了黃錦老大人口中之話的意思,一陣後怕生出。

“哈哈哈哈!年輕人,有為國為民的想法對,也很好。但很多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後果。

唔?到點了?走走走!回家回家!我重孫子今天打架打輸了,我得去教訓這小子一下!”

薛虹出了午門後,翻身上馬,這是他再一次見識到了古人的智慧。

古人隻是限製於時代的原因看不到很多事罷了。

薛虹知道,黃錦老大人還有一部分話沒有說出來,但他依舊猜到了。

那就是小農經濟的穩定性很高,但同時也非常脆弱。

在無法對外擴張的情況下,無限製的貿然擴張生產力,那對於整個天下的百姓是一場浩劫啊!!!

不是古代的上層一味的為了鞏固統治不去發展生產力。

而是為了保證朝代的穩定和百姓的生存,必須限製生產力的發展!

對於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來說,能對外擴張的土地已經全部打下來了,剩下的地盤都是沒有價值的。

北邊遊牧民族占據草原不是因為他們強,恰恰是因為他們菜!那塊地如果能種地,也輪不到他們占著!(我東北人,老嬸老妹都是滿族旗人,沒有任何歧視,五十六民族都是一家人,本文單純論證文明生產力的優劣性。)

對外無法繼續擴張,那就隻能對內限製。

曆史書隻說了珍妮紡織機的意義,卻沒有說珍妮紡織機帶來的時代的傷痛和後果。

時代的一粒微不足道塵埃,落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一座無邊無際的大山。

薛虹坐在馬上,沉默良久,原本自視甚高的心態,在這一刻,終於徹底收斂了起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就這樣,薛虹騎著馬,一路慢悠悠的向家的方向走去。

……

黛玉的房間內,擺放著幾口大箱子,還有兩封被臘封起來的信件。

黛玉的小手拿著其中一封,正要拆開:“艾婆婆,師兄可回來了?”

“回小姐的話,公子還未回來。”

黛玉手上的動作一停:“今兒個這是怎麼了,往日師兄若有事也會差人回來通知一聲……莫不是……

艾婆婆,你吩咐兩個下人,沿著路去迎一迎師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