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紅樓:風華首輔 > 第四十九章 隆慶帝對薛虹的偏愛

第四十九章 隆慶帝對薛虹的偏愛(1 / 1)

推荐阅读:

清晨時分,薛虹早早的便洗漱穿衣,今日正是他任職的第一天。

但卻不是前往翰林院,而是收到了借調的命令,直接到禮部尚書黃錦老爺子手下聽差。

身上掛著的雖然還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但具體乾什麼活那就不一定了。

一路騎馬行至午門外,驗明身份後,薛虹便一路往禮部衙門趕去。

一進了禮部正堂,便見到黃錦老大人在那指著兩個五十多歲的“年輕人”數落。

“看看你們兩個!才多大的年紀,早上就這樣無精打采的,讓後輩們看到像什麼話!”

兩位大人相視一眼,無奈的苦笑,五十多歲,起的這麼早,犯困很正常吧?

可這話兩人在黃錦麵前還真說不出口,對麵這老頭早就過了古稀之年了,依舊精力充沛,連牙齒都沒掉一顆。

可人畢竟體質不同,他們兩個怎麼可能和黃錦老大人相提並論。

忽然,其中一位瞄到了門口站著的薛虹,眼睛一亮,連忙開口:“哎!尚書大人,薛編修來了。”

薛虹見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便快步上前行禮:“虹拜見尚書、諸位大人。”

黃錦揮了揮手示意兩人滾蛋,然後帶著薛虹就往後堂去。

“景瑜啊,知道為何老夫能把你從陛下手裡直接調過來嗎?”

薛虹也不敢耍小聰明胡亂猜測,搖了搖頭:“學生不知,還請大人解惑。”

黃錦老大人是薛虹的座師,所以私底下,在他的麵前可以自稱學生以示親近。

“編修一職雖然清貴,但於你而言可有可無。

你給陛下上的折子,老夫也看過了,很有想法,但說起來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實施起來,是千難萬難呐。

之所以帶你來此,也是為了讓你更好的了解一下本朝及番邦的情況。”

在黃錦的帶領下,薛虹來到了一間小院子前,裡麵依稀可以聽到激烈的爭吵聲。不時還有兩句問候彼此家長的聲音。

“這句話不能這麼翻譯!本朝的文化中,壓根沒有匹配的詞彙,隻能重新造一個!”

“放你娘的屁!當初佛經東傳的時候,不也是把沒有的東西直接套在現有的詞彙上嗎!”

“他東西不一樣啊,我就是弗朗基人,總之聽我的,重新造個詞彙就對了!”

“今天你就是約德爾人都沒有用!聽我的!直接新意套舊詞!”

“你們兩個彆吵了,我年長,聽我的!”

“年長怎麼了,年長你死的也比我們快?咱們都是五品的官,你是不是想高人一等啊?”

“我t忍你很久了,不服比劃比劃!”

“打就打,艸!我忍你很久了!”

在黃錦老大人推開院門後,薛虹第一次有幸見識到了“大明禮部官員無限製格鬥”的現場,卻不是最後一次。

隻見裡麵的官員有不少甚至是外國人,眾人毆打在一起,不分彼此,打成一片!十分親切。

薛虹:真是太熱情了,上班第一天就看到同事“打成一片”。

黃錦老大人對此習以為常,微微吸氣嗬斥道:“給老夫住手!”

“哎呦臥槽!尚書大人來了,我鞋呢?”

“那是我的帽子!”

黃錦老大人也不再管亂成一團的眾人,領著薛虹往屋子裡走去。

一進屋子,隻見書架上擺放著琳琅滿目的書籍,在角落中,還堆放著大量的外邦文字所寫的書冊。

黃錦老大人帶著薛虹坐下,然後介紹道:“我們禮部也並不是像外界傳聞的那般清閒,除了科舉、官員造冊、祭祀、宴請等職責,我們還擔任著翻譯外邦文學書籍的重任。”

禮部下轄:清吏司、司務廳,清吏司又分有儀製、祭祀、主客、精膳四個部分。

除此之外,還有五個機構屬於禮部統轄:鑄印館、會同館、教習館、教坊司、四夷館。

這裡就是四夷館,負責翻譯外邦文學書籍,包括但不限於哲學、傳說神話、地圖海圖、巧工奇技,以便於大明能夠知道外麵的世界。

說實話,看著這堆積如山的書海,薛虹有些驚訝,他還是第一次知道,大明居然有專門翻譯外邦書籍的機構。

而且翻譯過來的書籍文件居然有這麼多。

黃錦隨手拿起一卷翻譯過後的書冊,扔給薛虹,隻見上麵赫然寫著:弗朗基海域圖繪——編修者羅伯特·斯庫爾德,修於光平九年。

薛虹將書冊翻開,隻見上麵用標準的館閣體,記錄著水域的信息,並且每章還貼心的標注出來,要用哪張地圖對照著看。

黃錦老大人看著這一屋子的書,帶著滿滿的成就感開口道:“這些可都是我大明自太祖開始,一代一代積攢下來的。

景瑜,老夫和陛下也探討過你陳奏的可行性。

若想完成折子中描述的一切,就必須保證兩個前提。

第一個,就是要保證朝堂的穩定,這一點不需要你去操心,有陛下和老夫以及幾位同僚努力。

剩下一個,就是要證明,外麵的世界有著更大的利益在,更要保證白銀能夠持續的源源不斷的流入我大明朝!”

黃錦老大人停頓片刻後,再次開口:“自古圖變者,敗於人心,敗於急功切利,急於求成。

你的陳奏雖好,可卻因為對如今的局勢掌控不夠清晰,尚有不少的漏洞。

讓你到四夷館來,也是陛下的意思,等你足夠了解這天下後,你需要重新書寫一份,查缺補漏。

陛下對你的看重,是老夫從未見過的。景瑜,切莫辜負陛下對你的信任呐!”

除了薛虹外,高拱和陳辰兩人,現在還蹲在翰林院呢。

而且薛虹這進來的,可是六部中的禮部!

雖然一直以來,所有人公認吏部的權力最大,掌管四品以下官員升遷,吏部尚書更是是人人羨慕的天官。

可禮部手裡不但掌握著科舉,更是掌握國家的祭祀。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和薛虹的探花身份有關!

禮部尚書,往往是入閣的跳板,入閣的前置條件之一,就有科舉考試前幾名的狀元、榜眼、探花、庶吉士這一條。

這些人進入翰林院後的職位,就是修撰、編修。

當然了,如果才能和功績足夠,是可以破格入閣的。主要還是看皇帝。

薛虹正是探花出身,而他最快、最穩的的升遷路線就是:翰林院→詹士府→禮部主事→禮部侍郎→禮部尚書→入閣。

還有一點就是現在六部中,吏部、兵部暫時還是太上皇的權力統轄範圍下,所以為了避免薛虹被其他幾個部門為難,隆慶帝一早就將薛虹直接劃入了禮部黃錦老大人手底下。

如此一來,有著黃錦老大人的照顧,除非太上皇親自找茬,否則誰都得掂量掂量後果。

而且為了避免薛虹被禦史彈劾找麻煩,隆慶帝沒有給薛虹升遷或者平調職位。

而是用借調的借口,職位還是翰林院編修的職位,工資也是那個工資,隻不過辦公地點不一樣而已,出去幫忙了。

誰也挑不出來理!這心操的,快趕上親爹了!

隆慶帝:哪個有意見覺得不公平的可以提嘛,朕很民主的,要是你們誰也想被借調,朕滿足你們,正好戶部和工部缺人呢。

黃錦看過陳奏後,雖然也驚歎於薛虹的才乾,但卻還是吃驚於隆慶帝對薛虹的關注與偏愛。

明明隻不過數麵之緣,隆慶帝就敢下這麼大的注,去賭薛虹是位力挽天傾的奇才,去賭薛虹會知恩圖報!

或許,這就是明君對於一代賢臣的特殊濾鏡,就如同曆史上那些君臣一樣?

聽過黃錦老大人的話後,薛虹第一次隱隱明白了知遇之恩四個大字的分量。

“陛下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