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改良農具2(1 / 1)

推荐阅读:

“四叔有辦法嗎?如果能做出來,以後木竹村的農耕可以省力很多。”不知道為什麼,沈青禾很肯定沈老四會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我想想!”沈老四一會兒皺皺眉,一會又站起身四處比劃比劃。

沈青禾就這樣默默地在旁邊等著,她能畫出圖紙,但是製作工具她並不擅長,還是需要專業人士來操作。

“你等等我。”沈老四不知道想到了什麼,轉身往屋裡走去。

沈青禾覺得好笑,平時看起來挺嚴肅的一個人,沒想到認真起來是這樣的。

“青禾來啦!”就在這時李鳳霜也回來了。

“伯娘!”沈青禾站起身打招呼。

“我找四叔幫我做個東西。”

“做啥呢?”李鳳霜將背上的竹籃放下。

“我想更新耒耜。”

“你四叔能做嗎?”李鳳霜也挺好奇的,沈青禾奇奇怪怪的想法很多,偏偏每次都讓人很驚喜。

“四叔讓我在這裡等等他,他進屋去了。”沈青禾指了指堂屋。

“青禾,我想到了!”李鳳霜兩人剛聊了幾句,沈老四就從屋裡出來了。

“快說快說!”李鳳霜比沈青禾還著急。

“剛才我們不是擔心曲轅犁會往前翻嗎?”沈老四拿起木炭,在沈青禾的圖上進行了改變。

“如果將豎著的這幾根梁往後傾斜一點,上方的橫梁做成弧形,最前端往下壓,應該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沈老四的描畫後,曲轅犁的樣子更加符合現代說的力學原理。

“要不我們試試?”沈青禾看著最終的設計圖,仿佛已經看到了大家使用曲轅犁的場景了。

“我來幫忙。”李鳳霜現在也閒著沒事,立馬將沈老四要用到的工具從屋裡搬了出來。

沈青禾則幫著沈老四把木頭抬到院子裡。

在沈青禾與李鳳霜的密切注視下,沈老四的動作一刻不停,在夕陽快下山的時候終於完成了初版。

“老四,你太厲害了!”李鳳霜看著新鮮出爐的曲轅犁,眼睛都發光了。

“四叔,我去找李阿爺,我們馬上試試。”沈青禾一刻也等不了了,拔腿就往村口跑去。

村口,李阿爺還是如往常一樣靠在牛車旁看著遠處的風景。

“阿爺!”

“青禾啊,這麼晚了是要去鎮上嗎?”李阿爺站起來,趕緊將牛車套了起來。

“不去鎮上,我想借阿爺的牛用一下。”沈青禾遞上幾枚銅錢。

李阿爺並沒有接沈青禾的銅錢,而是問道:“借牛乾什麼呀?”

“我和四叔做了一件農具,想借牛去試試,看好不好用。”沈青禾強行將銅錢塞進了李阿爺手中。

“這樣啊!走,阿爺幫你把牛趕過去。”李阿爺立刻將銅錢又塞了回去,轉身牽起了牛。

“以後要用牛給阿爺說一聲就行了,不要每次都拿錢來汙了老人家的眼。”

“阿爺!”沈青禾無奈的笑了,這個倔強的老頭。

兩人來到沈老四家,李鳳霜與沈老四還在埋頭整理。

“四叔,我們來了!”

李阿爺牽著牛站在院外等著。

“李叔!”沈老四扛著曲轅犁來到院外,恭恭敬敬的衝李阿爺打了個招呼。

“聽說你們搞了個新鮮玩意兒,我也來湊湊熱鬨。”李阿爺看著被沈老四扛在肩上的曲轅犁,好奇極了。

幾人來到最近的一塊地裡。

“這東西怎麼弄?”

沈老四將曲轅犁放在地上,接過李阿爺手中的繩子,套在曲轅犁的最前端:“李叔,辛苦你牽著牛往前麵走。”

“就這樣?”李阿爺不解。

“嗯!牛在前麵拉,後麵我來扶著,慢一點就行了。”沈老四站在最後,扶著曲轅犁做好準備。

“準備好了嗎!”李阿爺舉起鞭子,“啪”的一聲傳來,牛在李阿爺的指揮下穩穩的向前走去。

沈青禾與李鳳霜在一旁緊張的看著。

隨著曲轅犁紮入土中,並緩緩的前進,兩人的呼吸都快暫停了。

“李叔,慢一點,慢一點。”沈老四也很緊張,看著逐漸翻開的土地,剛準備鬆一口氣,意外卻發生了。

原本在穩步前進的曲轅犁突然不受控製的往更深處紮去,沈老四幾乎把自己的身體都壓了上去也控製不住這股力道。

“四叔小心!”眼看著沈老四的身體被曲轅犁翹起來,沈青禾大喊出聲。

沈老四發現自己對抗不了這股力量也立刻撒開了手,摔倒在一旁。

“老四,沒事吧!”李風霜趕緊上前攙扶。

“是不是我的速度太快了。”李阿爺也感受到了這股力量,就在那一瞬間,栓牛的繩子明顯受到了阻力,繃直了。

“不是你的問題。”沈老四站起身,也顧不上自己身上的泥土,將曲轅犁從土裡拔出來。

經過剛才的實驗,他基本可以確定豎梁的位置了。

“你們等我一下,我回去把這個位置改一改,”說完,扛起曲轅犁就走,也不管幾人的反應。

沒辦法,剩下的三人隻好站在原地等著。

“這是什麼東西?瞧剛才的樣子有些危險吧!”李阿爺把牛鬆開,讓它在邊上吃吃草。

“這是曲轅犁……”沈青禾解釋道。

解釋完後,三人又聊起了春耕的事情。

李鳳霜知道沈青禾買了幾塊地,有些擔心她不會種,於是便問道:“青禾,你買的那些地想好種什麼了嗎?”

“有不懂一定要說出來,種地這件事伯娘和你四叔還是能幫上忙的。”

“隻有河邊的地想好了,其他的還沒有決定。”沈青禾老實的說,這個問題之前沈威也問過她了。

“那你要抓緊時間了,種子要提前去鎮上買,還要培育出苗,這些都要花時間的,不要耽誤了春耕。”

“伯娘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沈青禾想了很多方案,最後都被她否決了,也許多聽聽彆人的意見會有更完美的方案。

“大家種地都是按照近水種稻,遠水耐旱的規律去種的。”李鳳霜也是按照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去種地,和沈威給的方案差不多。

“不過,村子中間的那幾塊地挺好的,不如多種點粟,收成好了冬天的糧食也更充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