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一台575匹馬力的活塞發動機,這玩意兒能在2000米高度懸停,最大飛行速度雖然才185kh,但是最大航程可以達到590公裡,最大飛行高度3500米,嗯,標準的教練直升機。
可以大量製造。
至於名字的話,就叫教直1吧。
至於西斯科基s55通用直升機,多為救援和運輸用途。
準載2+10人,或者2+7副擔架。
搭載一台馬力為550匹的活塞發動機,最大荷載102噸,最大飛行速度180kh,最大飛行高度2400米,最大飛行距離650公裡。
這玩意兒用來運輸,那自然是要比龍式直升機強多了。
可惜載重方麵還是很差。
而且李榮沒有找到一款讓他滿意的武裝直升機啊。
想到這裡,他準備繼續升級米1,不過原本米1y的教練機生產線他準備保留。
“係統,再用一張改進卡,我要改進直升機。”
“叮,係統提示,宿主可以使用1+1組合卡,可以獲得米2直升機以及多個武裝改款型號設計圖。”
好家夥,你這是想騙我的升級卡和改造卡啊。
不過李榮咬了咬牙,還是決定使用。
沒有武裝直升機對地麵的壓製力,那他要一堆發展階段的運輸直升機來作甚?
飛行速度200碼不到,這不是天上的活靶子嗎?
“叮,恭喜宿主米2直升機生產線一條,年產:100架。”
米2直升機,這個就比米1厲害多了。
配備2台渦輪軸發動機,單台馬力400匹。
這個渦輪軸發動機,可謂是在活塞發動機的基礎上,得到了很大的改進。
自己的幾款直升機,都可以由此改進升級。
最大飛行速度253kh,最大航程340公裡,最大飛行高度4000米。
可以乘坐8人,或者700kg物資。
軍用型有3個型號。
1、掛載1門23毫米機炮+4挺762毫米航空機槍;
2、掛載2+16枚57毫米火箭彈;
3、可以掛載2+4枚反坦克導彈。
導彈李榮沒有,前麵兩種型號都可以進行改進。
李榮看到這,當即拍板,所有直升機更換渦軸發動機,而且研究大馬力。
西斯科基s55運輸機,將被命名為龍2運輸直升機,更換航發之後,載重要提高到15噸級彆,而且配備絞盤,可以隨時進行道路救援和裝甲維修,以及快速物資補給和兵員轉移。
教直1目前就在高北直升機基地這邊生產,地點就在大田山這邊。
米2武裝直升機,更名為猛禽1。
這三條直升機生產線,都將獲得大量投資。
此戰的繳獲,光是從高東方麵軍各級軍官身上搜出來的資產,就超過了175億花國幣,其中有很多都是黃金,還有剛提煉的狗頭金,以及一些盜掘高東半島古時候那些王朝墓葬裡麵的古董。
這些都很值錢。
甚至有不少花國士兵遺留在這裡的古代文物。
此時全都落入了李榮之手。
變賣之後,用於投資直升機擴張生產線,問題不大。
“係統,改進一下我的水牛戰鬥機生產線。”
李榮不敢拿百舌鳥戰鬥機生產線來改裝,畢竟要維持產量。
以百舌鳥的性能,應對如今的世界各國空軍都足夠了。
噴氣式?
那也得有時間研究。
“叮,恭喜宿主獲得hs129攻擊機生產線一條。”
飛行開罐刀?
配備2台gr14型14缸氣冷發動機,單台馬力700匹。
單人駕駛,最大飛行速度407kh,最大飛行高度9000米,最大航程690公裡。
最讓他驚喜的是,這玩意兒的主武器上可以選裝20毫米或30毫米的航空機炮、37毫米或75毫米的加農炮,外加2挺792毫米航空機槍,或者大口徑的13毫米機槍,而炮彈填裝方式由機械式改為了電氣動控製,而且還有一個大號的炮口製退器可以減小75毫米加農炮帶來的後座力。
而且一分鐘能打40發的射速,這就有點誇張了,內置彈倉可以藏12發118kg重的75毫米穿甲炮彈,1000米的高度,垂直90度可以打穿113毫米的裝甲。
這玩意兒,好像可以對付虎式?
萬一因為75毫米機炮太重,你完全還可以手動丟棄這一個沉重的吊艙。
當然,常規掛載的機腹位置,可以掛載4枚50kg航彈,或者4門30毫米機炮。
而且兩邊的機翼下還可以掛載100kg的航彈。
這簡直就是空霸啊。
隻要問世,李榮敢說,這個時代沒有任何一款坦克能在它的眼皮子底下存活。
平行時空,更是有著16架hs129攻擊機,全殲80輛坦克小分隊的恐怖戰績。
什麼t34?在它麵前,的確和罐頭一樣。
很輕鬆就能被打開它的天靈蓋。
就命名為開瓶器攻擊機吧。
年產100架,產量倒也不低了。
主要是用於對地麵壓製。
對付一些機械化部隊,能發揮大作用。
還剩下最後一張生產線升級卡。
李榮正想著怎麼使用呢。
2月18日的時候,反坦克炮分廠那邊,就送來了消息。
“大帥,西北反坦克炮分廠那邊,按照您的要求,設計了一款無後坐力炮,不過有點重,150kg,人扛不起,而且口徑足足100毫米,但是射程很可觀,如果放在吉普車上的話,最遠可以打4000米,有效射程1500米左右,如果對付敵人的坦克,1000米外就可以開火,500米內保證精準,而且穿深在100毫米以上。”
李榮有些驚訝,“無後坐力炮?”
他頓時眼前一亮,沒想到自家還能搞出這玩意兒呢。
可以肩扛式和車載式發射的無後坐力炮,彌補了火箭筒射程太近,戰防炮太笨重不便移動的兩個缺點。
這玩意兒是西海岸某國的神器。
一共有57毫米和106毫米兩款。
楊之亮臉上有些遺憾,“就是產量低了些,一個月就能搞出15門。”
“係統,使用升級卡,就生產這玩意兒。”
“叮,恭喜宿主獲得18無後坐力炮生產線一條,年產:1000門。”
???
我好好的100毫米口徑你給我改成什麼了。
縮小了差不多一半。
李榮氣不打一處來。
不過想著自己可以舉一反三,那也無所謂了,隻要技術到位,就是增加一下口徑的問題。
有效射程450米,最大射程3970米,每分鐘射速5發,炮身重227kg,三腳架重203kg,所以這玩意兒最好得兩個人配合。
如果是車載式,那就不用擔心這四十多斤的重量了。
635毫米的穿深,如果是給傘兵和機械化部隊使用,倒也不差。
不過他還是下令研發一款106毫米的大口徑無後坐力炮。
所以他扭頭看向楊之亮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