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召喚抗戰名將,收複海棠葉疆域 > 第164章 獎勵大爆,這忽歐忽酋的手氣

第164章 獎勵大爆,這忽歐忽酋的手氣(1 / 1)

推荐阅读:

“叮,恭喜宿主獲得副官·孫銘上尉。”

“叮,恭喜宿主獲得江淮軍區大司令·陳懷仁。”

“叮,恭喜宿主獲得江淮軍區的政委·曲良。”

“叮,恭喜宿主獲得紅槍會大當家·賽豹子。”

“叮,恭喜宿主獲得紅槍會二當家·賽貂蟬。”

“叮,恭喜宿主獲得李大本事。”

“叮,恭喜宿主獲得楊廷鶴。”

“叮,恭喜宿主獲得楊立華。”

“叮,恭喜宿主獲得董建昌。”

“叮,恭喜宿主獲得林娥。”

“叮,恭喜宿主獲得頂級軍工專家·吳本正。”

……

這抽獎,還真是一時歐皇,一時非酋啊。

吳本正,精通機械電氣化的王牌專家,可以說,未來兵工廠的一切事務,可以交給他了,當個首席專家問題不大。

陳懷仁和曲良算是陳大雷的老上級了吧,可這個陳懷仁,越級指揮了一次六分區,就把陳大雷的媳婦兒和三營長孫勇給折騰沒了……

李榮不好評價這家夥的真實水平如何。

他思考了一下,舉薦曲良出任齊魯省省長吧,畢竟他此刻就是魯口市代表推舉出來的市長。

陳懷仁以東北軍高參的身份,現在已經是嶺下省守備司令了,直接調入元寶山,出任元寶山根據地負責人吧,陸軍少將也夠資格了。

楚雲飛將在元寶山一帶,嶺西草原,秘密組建裝甲第2師,由他出任師長,孫銘繼續當他的副官。

陳大雷目前在孔捷的虎威軍第2師出任上校參謀長,那就調任裝甲第2師裝甲第3旅旅長。

孫勇現在的職務是裝甲第1師機炮旅副旅長,那就調任機炮2旅代理旅長。

順溜的話,先讓他進新兵2旅指導戰士狙擊訓練,給一個上尉軍銜吧。

翰林李榮準備調他過來出任自己的作戰參謀,隨著手底下的兵力越來越多,李榮身邊也需要組建一個參謀部,軍銜也給個上尉吧,畢竟現在的資曆是南方軍官學校一期畢業生。

楊立華是董建昌的姘頭?我鎮北衛3處楊立仁的副手?

好家夥,董建昌和楊廷鶴竟然都是軍閥的身份。

楊廷鶴隱居齊魯省,那就安排他做個商會會長,幫著自己收攏一下小矮子留下來的5億櫻花幣資產吧。

以他的能力應該沒啥問題。

至於這個董建昌……

竟然一聲不吭,做了洞庭省的督軍,麾下還有好幾萬人馬。

李榮頓時樂了,這不是讓自己在南方也安插了一顆大釘子嗎?

有意思的還是賽豹子和賽貂蟬,這倆人竟然在西北當響馬,帶著中原人組成的馬隊,和西北三卓打了上百仗,看來完全可以收編一下。

李榮準備給李雲龍去個信,讓他張羅這件事情。

說起來楊秀川也安排秀芹和他見麵了,老李這丫的該不會仗著自己是軍長了,端著架子當大齡單身漢吧?

林娥……嗯,這個女軍官長得不錯。

調到自己身邊當通訊班班長吧,給個中尉軍銜。

李大本事被係統安排的身份是裝甲第1旅的副旅長,那就調任裝甲第4旅旅長吧。

高產水稻?

現在每畝地最低畝產200多斤,這玩意兒能提高到2500斤的畝產?

現在東九省的玉米平均畝產184斤,這個高產種子能到每畝2000斤?

紅薯最低畝產400斤,高產種子能到8000斤?

小麥最低畝產120斤,高產能到2000斤?

土豆最低畝產500多斤,高產也能到8000斤以上?

李榮眨了眨眼,這下是要發啊。

500萬斤的高產糧種,能種多少畝地?

土豆每畝播種200斤左右,能種5000畝;

玉米每畝種4斤種子,能種20萬畝;

水稻按照雜交水稻每畝7斤播種,能種1428萬畝;

紅薯用種100斤,那也能種植1萬畝;

小麥用種50斤,也能種植20萬畝。

加起來一共也就50多萬畝。

李榮覺得有點少了,畢竟齊魯省的耕地常年保持在6000多萬畝,未來甚至可以開發到9000萬畝,在投入大型農耕機械作業後,李榮覺得,光是這一個省產出的糧食,都夠養一兩億人了。

再算上自己的高產糧種,嘿嘿,養個六七億人不在話下。

自己攢上一兩年,就有打天下的資本了。

那就先定個小目標,3年之內,攢下讓全國人民吃上2年的糧食。

“叮,恭喜宿主獲得拉加利索尼埃級輕巡洋艦設計圖。”

拉加利索尼埃級輕巡?

二戰時期,法蘭西的戰艦?

標排7600噸,滿排9460噸?

準載612人,主裝甲帶厚度105毫米。

好家夥,這排水量和裝甲,絕對是輕巡洋艦中的巨無霸。

這設計水平,是準備在15公裡距離上,能抵擋敵艦152毫米主炮的襲擊吧。

4台鍋爐+4台蒸汽輪機,提供118萬匹馬力,最大航速37節?

12節速度能續航7000海裡,這玩意兒不錯啊。

搭載3座3聯裝152毫米主炮,4座雙聯裝90毫米高平炮,4座雙聯裝132毫米高射機槍,2具550毫米魚雷發射管。

配備2架水上飛機彈射器,搭載4架水上飛機。

這武力值也不差,不過除了主炮之外,李榮都覺得改一下,90毫米高平炮如果可以升級為二戰德械88毫米炮就好了,這個高射機槍,也可以改為20毫米雙管機炮。

李榮看了一眼主炮和副炮的射程。

1930年式152毫米55倍徑主炮,最大射程264公裡,每分鐘5發射速?

1926年式90毫米高平兩用炮,最大射程154公裡,最大射高1萬0600米,每分鐘射速15發。

在這個時代,性能還算不錯了。

先……用著吧,高平炮可以先往88毫米炮方向進行研究。

至於這個水上飛機……

盧瓦爾130型,配備2挺75毫米機槍,可以掛載2枚50kg航彈,最大續航75小時,最大速度221kh,竟然是船身式設計?

不過,用於偵察,應該也夠用了。

李榮大手一揮,將其命名為五湖級輕巡洋艦,一口氣造10艘,在魯口港造船廠,開始搭建10座萬噸船塢,同時開始建造。

希望能趕上1923年年中下水的這一次海軍武備擴充。

對了,我還有一個德械師的裝備呢?

李榮想著,自己的第11、第12兩個混成旅外加29師已經是全部德械配置,就差裝甲車和坦克沒安排了,就連四輪汽車,牽引卡車,偵察摩托車也都配齊了。

要不要,再武裝一個德械師出來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