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5月9日,花國首相小鷹太郎,與大順國防軍外交部負責人吳融中將,在流星群島外海的一艘商船上,簽訂了停戰協議。
史稱《蓬萊島停戰協約》內容如下:
1、花國撤走所有蓬萊島及周邊海島駐軍,將麵積為411萬平方公裡,人口517萬的蓬萊島歸還大順帝國;
2、花國交出總價值為41億花國幣的三臨重工,包括麾下238萬工人,1萬台立式機床;
3、花國交出2座年產10萬噸船隻的大型造船廠;
4、花國交出1艘排水量為3萬5000噸的龍城級重型航母、3艘排水量為3萬1000噸的勢力級戰列艦的半成品,以及剩下的建造材料;
5、大順國防軍將釋放所有戰俘,將戰俘全部送到花國商船手上;
6、大順國防軍不得在協約簽署之後,對花國繼續進行扣押、襲擊、搶劫等行為……
……
可以說,花國已經被李榮簽署合約後還要搞事的小動作,給嚇怕了。
所以他們不得不在協約內容上麵,附屬上這麼一條內容。
“吳融啊,這件事情你辦得不錯。”
李榮在京師,接通了吳融從魯口港打來的電話。
“大帥,花國已經撤軍,我們是不是把如今部署在島上的海軍陸戰第1軍、第3軍,空降第2軍,都給調回來,留下海軍陸戰第4軍、第5軍、第6軍,繼續駐守蓬萊島,處理善後事宜。”
李榮點了點頭,“那就這樣吧,任命海軍陸戰部隊司令沈泉,為海軍上將,出任蓬萊島守備司令。”
“命令他率領武鋼的陸戰第5軍、龍小雲的陸戰第6軍駐守蓬萊島,命令北海艦隊,分兵屯駐蓬北港和蓬南港。”
“讓漁民恢複捕魚作業,海上過往的商船,恢複正常海上貿易。”
“讓島上繳獲的彈藥廠、船舶修理廠,進行規範化作業,維修槍械和船隻。”
“柳小山的陸戰第1軍、淩鉞的海軍陸戰第2軍、李山魁的陸戰第3軍、武鐵的海軍陸戰第4軍,陳善明的空降第2軍,全部隨東海艦隊一起出發。”
“目標,朱涯島,以最快速度,攻占這裡,將這裡作為我軍在南洲大洋的海上大本營。”
“是。”
李榮身後,不知什麼時候趙剛走了過來。
身為副總務長的趙剛,放在古代,那已經是入閣了。
至於總務長和次相的職務,之前都是王文進一肩挑的,等天下歸一之後,估計總務長的身份,就要交到趙剛的手裡了。
“大帥。”
“蓬萊島那邊,山民居多,也有幾十萬花國混血,我個人建議,是不是把這些人,遷移到遠東地區,無論是當工人還是參與基礎建設,都可以避免島上未來可能出現的一些內亂。”
“行,具體移民你來搞定,遠東地區的400多萬人口,你搞定得如何了?”
“從高南、高北各遷移了150萬人過去,再從那邊抽調200萬北熊族人,到西北地區,如今遠東地區,還保持著500多萬人口。”
“嗯,蓬萊島要從北方遷移一些百姓過去嗎?”
“這個倒是不用,那邊的水果產量很高,而且造船業也有發展,我估計可以在那邊作為我們熱帶水果種植基地,再種植一些橡膠什麼的,咱們的輪胎之所以產量上不去,就是困於這玩意兒的原材料不足。”
李榮點頭,“好,這件事情交給你來安排。”
說完,李榮跟著他邁步來到總務會上。
“大帥。”
“大帥。”
屋內的十幾個部門的負責人,紛紛站起身來迎接他。
李榮招呼著他們落座,就聽到軍工部的李默尹率先發言,“大帥,我們剛到手的三臨重工,我建議轉移到西南地區,在蜀都成立一個軍工基地,三臨重工可以造船、造車、造飛機和坦克,我覺得他們能為我國軍工業提供很大的幫助。”
話音剛落,元寶山過來的糧食部負責人殷千栗就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不妥,既然有造船業,而且我軍又得了2座造船廠,我覺得可以轉移到龍島,而且海路運輸,距離也近。”
李榮點頭,“那就將三臨重工轉移到龍島生產,雖然一口氣過去20多萬花國工人,但咱們也不用擔心他們在島上為非作歹。”
“高鏡湖。”
“到。”高鏡湖邁步出列。
“你去出任蓬萊省省長,抓一下這邊的經濟建設,尤其是環島公路和鐵路的建設。”
“大帥,要和內陸修建跨海大橋嗎?”
李榮思索了一下,“等南方打下來之後再議。”
“是。”
“對了大帥,戰車人那邊,因為遭到盎西國、三盧帝國等戰勝國的壓力,目前他們已經決定提前終止5年援建計劃,原定援建到1926年年底的工業建設計劃,被迫終止。”
“不過我東北四省、北直隸地區,也可以為我軍每年提供1000萬噸鋼鐵,外加2000萬噸的石油。”
“戰車人雖然違約了,但他們對我國做出的貢獻也不小,給他們搞一個歡送儀式,送他們願意回國的人回去。”
“吳融,這件事情你親自去處理一下,如果有願意在我們這邊定居的,工程師分配住房,安排他們家裡人的工作和學校。”
“普通工人,也給升一級的待遇,三級工升到四級工。”
“是。”
“大帥,那剛到手的幾艘4艘戰艦咋辦?”
李榮思索了一下,“全部改造為重型巡洋艦,按照他們龍城級航母的圖紙,搭載60架戰鬥機,配備240米的飛行甲板,再增加2部空氣壓縮彈射器,作為我軍主力航母。”
“就在連城造船廠進行改造。”
“至於級彆,就命名為名將級航母,這四艘,直接命名為武安君號、淮陰侯號、冠軍侯號、長平侯號,以紀念我國古代的四位戰功赫赫的名將。”
“告訴連城造船廠,抓緊時間建設,爭取在1927年的時候,一並下水。”
“是。”
說完李榮起身,“接下來,就讓次相王文進給大家開會吧,各大軍區的司令應該都到齊了。”
“我得去部署一下前線的接下來的作戰計劃了。”
李榮在一片掌聲下前往了隔壁的會議室。
此時一群軍區司令,還有幾個野戰軍的司令,已經在這裡等著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