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世界。
離開華山之後,李珂趕了幾天的路,終於來到了湖北荊州。
荊州,古稱江陵,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中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李珂找當地人詢問了一番,終於找到了城外三十裡處的天寧寺。
遠遠看去,這座千年佛刹古香古色,簡樸中透露著不平凡。
寺中香客較少,可見香火並不旺盛。
值得一提的是,現實中的荊州並無天寧寺的存在。
它隻存在於武俠小說之中。
李珂偽裝成香客,順著迎客僧的指引,進入大殿燒香拜佛。
給大殿內供奉著的佛祖上了一炷香,又丟了一塊碎銀到功德箱裡。
左右看了一眼,大殿內隻有兩個小沙彌。
李珂施展輕功,快速點了兩個小沙彌的昏睡穴。
隨後,她跳到佛祖神像前,揮動手中的長劍,削開神像腳下的一角。
隻見得,原本泥胎木塑的佛祖神像,竟露出了閃閃金光。
“握草!”
李珂不由得驚呼一聲,快速回過頭來。
見附近沒人,她才放下心來。
她趕緊將削掉的佛像一角重新放回去,免得被人發現。
隨後,她走出大殿,在寺中轉了一圈。
整座天寧寺有百來個僧人,全都不會武功,隻是普通人。
李珂放下心來,快速遊走一圈,將所有僧人點住昏睡穴。
以她目前的實力,被她點住穴道,最少能維持六個時辰。
“這會兒應該是下午4點鐘左右,距離明天淩晨還有8個小時。”
“以我的功力點住穴道,能維持六個時辰,也就是12個小時,時間足夠了。”
看了一眼外麵的天色,李珂估算一番時辰。
隻要到了明天,聊天群的交易機會刷新,她就能將梁帝寶藏全部取走。
“不行,我得再仔細找找,萬一有遺漏呢?”
想到這裡,李珂不放心的再次檢查一遍。
發現寺中所有僧人全都被點住穴道,沒有漏網之魚,這才放下心來。
回到寺中大殿,李珂費儘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純金打造的佛像給推開一角。
這座看似普通的泥塑造佛像,卻是由純金打造,怕是有數噸重。
得虧李珂得到段浪贈送的血菩提,內力深厚,這才勉強將佛像推開。
否則,她怕是空手入寶山也隻能望洋興歎了。
推開佛像之後,原地露出了一個洞口。
洞口漆黑,散發出一股黴味,極為嗆人。
李珂等待了許久,直到黴味散去,才舉著火把跳入洞內。
她屏住呼吸,放眼一看,卻差點被洞內的情況給閃瞎眼。
下方是一個寬敞的密室,看上去大概有上百個立方,堆滿了各種金銀珠寶。
粗略清點一番,李珂不禁目暈腦眩,為堆積如山的財寶所震驚。
“不好空氣裡有毒”
她暗道一聲不好,毫不猶豫的跳出洞口,遠離了大殿。
儘管她小心再小心,也差點中了金銀珠寶上的奇毒。
李珂連忙就地打坐,運轉《玄武真功》,將吸入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
“呼老娘差點栽在這破廟裡,還好我足夠小心,也沒有被滿地的金銀珠寶給迷花眼”
運功一刻鐘後,李珂體內的毒素儘數被排空,她才收功而起,滿臉後怕的說道。
“先到群裡說一聲,給大夥兒報個喜”
隨後,李珂打開聊天群,將找到寶藏的好消息告訴群員們。
聊天群。
李珂的話音一落,群員們集體沸騰了。
段浪:“握草,幾噸黃金?幾十噸白銀,還有十幾噸珍珠美玉?”
“我大乾國庫一年的稅收,換算成銀兩的話,也就四千多萬兩銀子。”
“一兩黃金值十兩白銀,一噸黃金也就是20萬兩白銀,一噸白銀是2萬兩。”
“你這幾噸黃金,怎麼也能值上百萬兩銀子,再加上幾十噸白銀,怎麼也得有五六百萬兩了。”
“還有十幾噸的珍珠美玉,多了不敢說,起碼能值幾百萬兩銀子。”
“換算過來,一個梁帝寶藏起碼有一千萬兩銀子了,抵得上我大乾一個季度的國庫稅收了。”
“梁元帝蕭繹這家夥,當年到底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啊!”
心裡快速盤算一番,段浪頗為驚訝的說道。
許大貿:“嘖嘖,一千萬兩銀子,簡直不敢想象。”
常曦月:“隻有一千萬兩銀子麼,感覺也不算很多啊,明末時的李自成拷餉京城,拷出六千多萬兩銀子呢。”
汪德發:“這不能比,明清時期,海外的白銀大肆流入中原,使得白銀迅速貶值!同樣的一兩銀子,不同時期,它的購買力不一樣。”
段浪:“老汪說的不錯,古代的銀兩不能單純以數量來計算,得看它的購買力。”
穆念慈:“不管怎麼說,一千萬兩銀子,也是一筆很大的財富了。”
群員們議論紛紛,為梁帝寶藏內的驚人財富所震驚。
林辰:“說到銀子的購買力,我到網上搜了一下華夏古代曆朝曆代的數據,給大家看看。”
“網上的數據不太詳細,我僅找到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四個具有代表性朝代的數據。”
“唐朝時期,太宗貞觀年間,一鬥米賣5文錢,一兩銀子折1000文,可以買200鬥大米;唐代的一石約59公斤,10鬥為一石;所以,一兩銀子能買20石大米,也就是1180公斤;按現代2斤的米價來計算,唐太宗時期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後世的4720元。”
“玄宗開元年間,米價漲到了10文一鬥,一兩銀子能買10石,也就是590公斤;那麼,唐玄宗時期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後世的2360元。”
“宋朝的錢幣比較混亂,天下承平時期的米價是300500文一石,一兩銀子能買到48石大米;宋代的一石約66公斤;還是按現代2元斤的米價來計算,宋朝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後世的10562112元。”
“明朝時期,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買2石大米,明朝一石約944公斤,同樣按後世2元斤的米價計算,明朝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後世的7555元。”
“清朝,取乾隆年間的數據,南方的江西湖廣一帶,一石大米值152兩銀子,清朝一石約145斤,同樣按2元斤的米價計算,清朝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後世的1451933元。”
“綜上所述,一千萬兩白銀,不同時期,購買力有很大的區彆。”
“唐太宗時期,它值472億元的購買力,唐玄宗時期值236億元的購買力,宋朝值10562111億元的購買力,明朝萬曆年間值755億元的購買力,清朝乾隆年間值145193億元的購買力。”
“當然,這是網上找到的信息,可信度有待商榷,僅供參考。”
林辰到網上搜索一番之後,將查到的數據發到了群裡,分享給群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