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 第二十九章 來香江吧

第二十九章 來香江吧(1 / 1)

推荐阅读: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李皓一直對於這事保持關注,隻不過也僅限於關注而已。

畢竟上杆子不是買賣,要幫忙也要等到許半夏自己找上門求助。

而且李皓相信許半夏一定會找來的,因為在她之前接觸的圈子中,趙壘就已經是最頂尖的人脈了。

可問題趙壘也就是個高級打工仔,他唯一能幫許半夏的,也就是幫著硬抗些壓力而已,實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而且這還是以自身前途去做抵押。

可以說要不是鋼鐵市場回暖的及時,但凡再多兩個月,這兩人絕對一起死的不能再死,沒有一點翻身的機會。

但大環境的變化,除了李皓之外,誰又能保證呢,許半夏同樣如此。

所以以許半夏這個不願意放棄的個性,隻要有一線生機,就肯定會找過來。

再者李皓也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現在已經是97年了。

沒幾個月香江就要正式回歸祖國,在香江的中資企業,已經在組織慶賀典禮,這種大喜事李皓自然是要參與的。

正好遠大集團就是其中的主要組織者之一,這倒是方便了李皓,隻要跟著蘇遠程的步子走就行。

不過這一年,除了香江的回歸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事,也需要李皓的重視。

那就是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金融炒家,開始在亞洲興風作浪的事。

金融危機的爆發內中因素很多,包含了政治、經濟等各種因素,這不是李皓能解決的。

不過李皓也沒興趣跟著這幫金融炒家屁股後麵掙錢,畢竟這個時期投資在互聯網企業上,兩三年就能翻個六七倍,掙的不比他們少,而且風險更低,更容易操作。

當然,這是獨屬於李皓這類互聯網大亨,或者華爾街金融大亨的自留地,因為李皓等人可以在對方融資時,利用手中的資源先期拿到大量股份。

單純的股民在市場上,雖然盈利也沒有問題,但成績就做不到這般誇張了。

真正讓在意的是,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東南亞各國和日本的經濟遭受了重大打擊,將原本笙歌一片的東南亞帶向了一個萬戶蕭疏的時代。

而東南亞市場,現在正是神麓科技旗下產品的重要銷售地,銷售額占比超過了30%。

一下失去這麼大的市場,對於神麓科技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必須得提前做好安排。

一來是要大力開拓出其他市場來,以此來減少損失;二來就是找個來接盤的冤大頭,把損失給轉嫁出去。

於是正在努力找葉順談判,希望能獲得dvd技術授權的三星、鬆下等公司,就被李皓給盯上了。

想來它們隻要知道,自己不僅願意技術授權,還願意把它們放進市場成熟的東南亞,肯定願意付出大代價的。

為此,李皓專門來了公司一趟,就是要找葉順麵授機宜,讓他好好的跟那些人談判。

葉順在聽了李皓的話後,很是不解的問道:“同意技術授權沒問題,這個市場本來就不是我們一家能吃下的,大家一起能把市場做的更大,我們也能通過收取專利費獲利。

可是為什麼要讓它們進東南亞市場,那裡我們好不容易經營好了,還是讓它們去歐美市場搶地盤吧。

反正現在我們能拿捏它們,就像當初它們拿捏我們一樣,不願意的就不給授權,它們總會有人答應的。”

李皓解釋道:“如果東南亞市場能一直好下去,你說的自然沒問題,可是東南亞能一直好下去嗎?我對此不太看好。”

葉順聞言皺起了眉頭:“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太快,是有些不太健康,可當初香江和日韓也是這麼走過來的,你是不是聽說了什麼。”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不過這時李皓也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葉順其實年紀也不大,也就比蘇冬大上五歲而已。

而且就自己觀察來看,葉順的脾氣秉性可比李明捷要好得多,至少葉順不會要求,自己老婆一定不能比自己強。

所以自己要不要想辦法撮合一下,也算是拯救一下蘇冬和李明捷,省的兩人再糾纏到一起,弄得兩家都不得安生。

同時也是給自己提前解決下麻煩,畢竟李皓早就看出來,蘇遠程是有意撮合自己和蘇冬的。

這次讓蘇冬來遠大集團,本意也是想讓李皓和蘇冬多接觸一下。

隻不過李皓沒有接招,反倒是把人給派到了葉順身邊。

蘇遠程雖然疼蘇冬,但在骨子裡還是有些老觀念的,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想要保住自己一輩子辛苦的來的遠大集團,最好就是找個知根知底的人當女婿。

那被他看著長大,又能力突出的李皓,自然就成了不二人選。

甚至這個想法,蘇遠程都和李國明提起過,否則之前李國明也不會幾次試探自己。

可問題李皓實在是和蘇冬沒那個感覺,李皓這穿越過來,可不是為了錢來委屈自己的。

隻是李皓轉念又一想,真把這兩人撮合好了,自己不會損失一員大將吧。

但最終李皓還是決定幫著推一把,反正能不能成都不一定,想這麼多也沒用。

而且除了李皓自己,其他人沒誰是不可或缺,最多就是自己辛苦一段時間。

下定了決心,李皓就開始盤算公司和遠大集團能有哪些交集,到時就全讓葉順主抓。

這保媒拉纖的事,還沒正式提上日程,李皓就接到了許半夏打來的電話。

事態還是如劇中發展的那樣,甚至因為這次到港時間比劇中還晚,導致等到廢鋼到達濱海港口的時候,鋼價就已經跌到了一噸七百人民幣以下,每噸鋼材價格是六百九十五人民幣一噸。

可是許半夏這邊,連帶稅費和運費一起,每噸鋼的成本是735人民幣一噸。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許半夏把全部廢鋼給賣出去,還會淨虧兩百萬。

許半夏現在手裡是一分錢都沒有了,哪裡能虧的起兩百萬。

也就是趙壘選擇了幫她,否則隻要趙壘公司要求按合同辦事,許半夏立馬就可以宣布破產,並附帶兩百多萬的債務。

而且也就在這個時候,第一個落井下石的人就出現了。

為了辦好堆場,許半夏找不少人都借了錢,其中就包括郭啟東借的一百萬。

當然,郭啟東那時是因為看好堆場,所以才願意借的,為此還要了30%的利息。

可現在,知道了鋼價下跌,許半夏多半是撐不過去的時候,他就找上門來,要求許半夏還錢。

不過郭啟東也知道,許半夏肯定沒錢還,就給許半夏出了個主意,自己拿那一百萬從許半夏買鋼。

但郭啟東多精明的人,他要求的是按許半夏在黑海那裡,三百五十人民幣一噸的買鋼價格來拿兩千八百噸鋼。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