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 第八十八章 農民工做芯片

第八十八章 農民工做芯片(1 / 1)

推荐阅读: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對於這樣的人,李皓必須要讓他受到應有的懲罰,絕不能讓他如原曆史中那樣,隻是被撤銷職務、追回資金就結束了。

不過要達成這樣的目的,就還需要深挖一下其中內幕。

李皓可不相信,光憑他陳進一個人就能撒下這種彌天大謊。

要知道一個國家重大項目,從申請、立項、到最後專家委員會評估,都有一個嚴格的過程。

專家評估委員會裡麵,也都是在這個行業浸淫幾十年的專家、院士,造不造假,難道他們真的看不出來。

所以這最大的一種可能,就是有一個體係在背後進行運作。

他們已經失去了對於科學研究的信仰,而是將其當成了一項生意在運作。

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把持著國家科研資金的走向,為自己謀取私利。

畢竟科研嘛,尤其是國內的學術環境,大家都懂的,難道還想市場化?就憑在學校裡的這幾個人搞市場化?

可能麼,是有可能,但是概率很小,混科研經費吃飯,才是王道。

李皓也能想到,他們乾這種事肯定也不是第一次,隻不過這回簍子捅大了,捅上了天,到最後想糊也糊不上,才會最終爆了出來。

對於這幫碩鼠,李皓也不太在意,反倒是更關心這件事背後滬市地方的態度,畢竟等級擺在那裡。

現在可是97年以前,香江身份如今也沒那麼好用了。

尤其是現如今的大領導,可也是在這裡待過的,這件事就更需要謹慎了。

也就是可惜,之前李皓雖然經曆了這個階段,但因為沒有從事這個行業,也沒有太深入的了解。

所以李皓開始安排人,在暗中對這件事進行調查。

除了要坐實坐實他在國外的真實履曆,還需要掌握他的欺詐證據,以及財政狀況。

打算等摸清情況之後,再決定下一步該如何做。

好在這事倒也不是特彆難查,陳進自從回來之後,就高調的不得了。

就連上交大的官網上,都詳細描述著他所謂的研發進展,以及前來視察參觀的相關領導乾部。

漢芯一號從2001年9月開始設計源代碼,然後在三個月之後的2002年1月就完成設計,並且在2002年11月21日,“漢芯1號”在中芯國際流片成功。

也就是說漢芯一號的誕生僅僅用了15個多月,而源代碼的設計僅用了4個多月,其間還曆經了漢芯團隊的組建。

這個速度真的是非常神奇,要這都能是真的,璿璣微芯還真的挺對不起,李皓這些年投進去的那麼多錢。

要知道dsp芯片與電腦cpu是芯片工業的兩大核心技術,在藍牙技術、第三代無線通訊和圖形處理等方麵具備廣泛的市場前景。

就連現在的璿璣微芯,也都還沒有在這方麵做出什麼太大的進展。

李皓直接就把璿璣微芯的人給叫過來,讓他們看看什麼是“天才”。

徐教授做為光刻機研究的專家,對於芯片設計也有一定造詣,也一同被請了過來。

徐教授因為就在附近辦事,來的最早。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漢芯一號在已公布的資料裡麵,流片、封裝和測試這三道工序分彆由中芯國際、滬市威宇科技和滬市集成電路設計研究中心負責。

也正是因為全都由國內公司負責,所以漢芯才給自己打出了“中國造”的名頭。

但根據李皓派人調查的結果,漢芯的流片除了和中芯國際的合作外,還有另外一份合同。

合同的甲方是美國ensoc公司,乙方滬交大芯片研究中心,負責簽署這份合同的人分彆是ensoc公司總裁ronliu和研究中心主任陳進,合同內容是ensoc公司將為研究中心負責漢芯一號項目提供在海外的流片服務。

一枚芯片的流片為何要尋求兩套方案,這在國內芯片實驗型流片中並不多見。

一般情況下,隻有那些為了能儘快量產的芯片,才會考慮國內芯片製造工藝水平尚待提高,選擇國際上其他代工廠商同時進行流片。

這樣就能夠提高一次性流片成功的可能性,便於及時調整國內芯片製造商在流片環節中出現的問題,進而儘快縮短國內流片的時間。

可是漢芯一號到現在為止,根本就沒有做後續量產的計劃,所以這一點就顯得不合常理。

而且這份陳進團隊,交給滬交大的合同,還有報銷發票上麵的金額也不對。

因為根據合同上有一項描述,在芯片精度0.18μm後麵,加上了umc的名字。

umc是芯片代工廠商台灣聯華電子的英文縮寫,這意味著漢芯一號的海外流片是在台聯電進行的。

可璿璣微芯是和台聯電有過合作的,很清楚他們的報價,僅僅是流片需要開發模具的費用就至少要4~5萬美金,有的甚至達到8萬美金,而流片單價就是800到1000美金。。

但陳進團隊給出的合同上麵15片委外流片,包括所有的服務共計花費僅美金,這金額比起璿璣微芯計算的最低金額,都要低出1.7萬美元。

而這還隻是估算了流片的費用,在簽訂的合同中還有額外規定,就是ensoc公司還將提供產品級檢測和係統開發板等服務。

如果再加上這些服務的費用,ensoc公司的收費與實際費用之間的差價還將擴大。

那麼,ensoc公司就變得很奇怪了,它為什麼要虧本做慈善,跟陳進做這個生意呢,那不成還真是遇到了好心人。

李皓反正是不相信這事,於是就讓人直接到美國,去查查這家公司的底細。

然後就發現了一個令人乍舌的事實,原來這家ensoc公司的注冊人就是陳進本人。

這家夥純粹就是捏造了一份假合同,來從滬市交大報銷套取實驗經費。

不過可惜這個,隻是在側麵證實陳進的人品問題,並不能直接證明芯片的真假,還得找到更直接的證據。

在這一點上,就真的是李皓的貢獻了,因為李皓不太清楚這件事的始末,但對於裡麵的一個情節,卻很有印象。

為什麼李皓會有特彆印象,是因為這件事過於離譜。

那就是陳進從美國帶回來芯片,上麵是帶有摩托羅拉標誌的,他要重新拿出來用,就必須把標誌打磨掉,再附上自己的標誌。

可是打磨的不留痕跡,也是個技術活,他們自己乾不了,就找了農民工來處理。

而且就是幫他們裝修研究中心的農民工,事後這家裝修公司還把這事,當成了一個成果堂而皇之的寫在了官網上。

在上麵寫道,十分榮幸的承攬了第二次芯片在商業化運用上的商品定義和造型設計。

有著這條線索,再想要找到證人就不難了,很快李皓就拿到了實證。

隻不過這證據都有了,接下來怎麼給捅出去,就成了一個問題。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