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 第九章 出京督運糧草

第九章 出京督運糧草(1 / 1)

推荐阅读:

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等任辛離開之後,陳喜才走到李皓身邊,問道:“殿下就這麼放走了她。”

“不然呢,留著她吃明天的早飯嗎?過於客氣了。”

陳喜明顯對李皓的玩笑不感冒,撓了撓腦袋,繼續說道:“殿下,她可是任辛啊,您真相信她的承諾。”

李皓看著他那樣,笑道:“放輕鬆點,孤都不擔心,你擔心什麼,忙了一晚上,早點回去休息。”

說完李皓就準備離開,隻不過中途又看到陳喜那一幅欲言又止的表情,不由停住問道:“你乾嘛還不走,在想什麼呢?”

可陳喜卻是吞吞吐吐,弄的李皓都有些不耐煩,說道:“問你話就快說?”

陳喜做了下心裡準備,才說道:“任辛樣貌雖美,但都城之中能與之相比者,也並非沒有。

而且皇後娘娘不是已經在給您找太子妃了,您莫不如去提一提,終究任辛還是太危險了些。”

李皓無語的看向陳喜:“合著在你眼裡,孤之所以放她離開,就是因為見色起意。”

陳喜當然不敢答應這話,隻是那眼神卻是明晃晃的暴露了他的想法。

雖然沒必要跟陳喜解釋,但看著他那個鬼樣,李皓還是忍不住說道:“孤看重的不是她的樣貌,而是她的能力,她在朱衣衛任職多年,從白雀一路坐上左使之位。

如果能讓她投效過來,以後安國境內很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這說起來自己的婚事,李皓突然想起自己和張晗的約定。

之前因為任辛刺殺的事,李皓在宮中住了好幾天,也不知道張晗有沒有傳話過來。

便詢問道:“對了,你明日去問下,這幾天有沒有侍禦史張家的人,給府裡傳話的。”

陳喜聽到這,卻是想歪了,心道你這還不承認是春心動了,便默默的點了點頭,離開了房間。

等次日醒來之後,李皓卻是通過任辛想起來一件事,因為按照電視裡麵開場,安梧兩國發生的戰事是永佑六年。

永佑這個年號現在並沒有出現,但按照劇裡任辛所說,她當左使隻有一年半時間,正好她現在剛剛上位。

按照新君即位改元的算法,那個時候梧帝楊行遠應該是剛登基了六年。

根據錦衣衛和侯官給回的情報,現今的梧帝,也就是楊行遠的父皇如今已然臥病在床,久不上朝,恐怕很難再撐過今年。

而安帝李隼,因為皇後知道他與北磐勾結之事,要去跪太廟從而加害,是在戰事發生的五年前。

因此兩相比較,現在這個時間,安帝李隼應該就已經在和北磐做交易了。

要這麼想,那這次安帝對宿國的挑釁也能有個解釋,那就是他拿到了馬匹之後,自覺實力大增,想要來宿國占一波便宜。

同時要是有這場大勝,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自己的威信來降低勾結北磐的影響。

所以見到陳喜之後,第一時間便向著陳喜詢問道:“之前讓錦衣衛盯著沙東部和北磐的情況,他們最近有沒有消息傳回?”

陳喜本來還想回,昨天李皓問的關於張晗的事,現在被李皓問話,隻能回道:“有的,隻不過其中都是一些日常消息,並沒有什麼特彆。”

雖然陳喜這麼說,但李皓卻並沒打算放過,畢竟有的情報從不同角度,能得出的認知也不一樣。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不過這都是後話,畢竟合適的借口不好找。

弄好了正事,李皓才想起張晗,又詢問道:“對了,昨天讓你問的話,你可有去問了。”

陳喜自覺明白了李皓,對於這事的積極些明顯更高,當即回道:“我已經詢問過了,最近並沒有侍禦史張家的人上門,張姑娘應當是應允了此事的。”

陳喜的話,李皓沒有去管,畢竟對於張晗的想法,李皓並不清楚,不知道她是因為知道自己遇刺,一直在皇宮的事,才沒過來,還是因為默認了。

在這事上,李皓不想拖泥帶水,畢竟自己雖然對這樁婚事不著急,可也不好耽誤彆人。

便對陳喜說道:“

等會我寫封信,你找人親自送到張晗手上,但記住不要讓外人知道,是孤給她寫的信。”

在信上李皓並沒有寫過多內容,相當直接的詢問了她的想法。

陳喜接過信件之後,很快便派人遞送了過去。

而張晗給李皓回信倒也是同樣簡潔,寥寥幾字表達了願意的意思。

有了答複,李皓也沒再去追究原因,反正封建社會,李皓也不想搞什麼自由戀愛。

所以李皓便入宮告知了王怡,讓她可以開始籌備起來了。

王怡對此很是高興,立馬就去找崔明商量,隻是現在安宿兩國戰事臨近。

崔明雖然不至於太緊張,可也沒心思放在這上麵,便全權交給王怡操持。

反正太子成婚要遵照的禮製極其繁瑣,等全部走完最起碼要一年半以上,那時兩國交戰怎麼也結束了,到時他自然就有了時間。

隻是正當王怡這邊操持的高興的時候,李皓這邊又出了點問題。

因為麵對宿國給安國發去的照會,安帝不僅沒有絲毫悔意,反而是加快了兵馬調動,並且打出了禦駕親征的口號。

安帝一直喜歡弄這套,但宿國因為之前廢太子弄出的那檔子事,對於這套就很不感冒。

再加上崔明也不是馬上雄主,對禦駕親征沒什麼興趣。

安國先鋒兵馬很快就通過了紫陽關,踏入了靈州與永昌侯所領兵馬對峙起來,並且還有援軍在陸續抵達。

崔明見狀再次給邊境增兵,同時調派王堃親自前往合州,主持前線大軍糧草供給。

結果這時安國的國書到了,安帝這回就抓住了崔明多年在京城不動的事,在裡麵把崔明一頓損,說他膽小怯懦什麼的。

並在末尾邀他會獵於集州,並嘲笑他多半是不敢去的,隻敢灰溜溜的躲在都城。

在朝堂上聽完安國使節讀完國書,整個朝堂一片憤怒,要不是有著兩軍交戰,不殺使者的傳統,隻怕他是走不出宮中的。

隻不過憤怒歸憤怒,可崔明也知道自己的能力,與其自己去前線,還不如交給統兵大將。

隻是麵對安帝的挑釁,他這邊總是要給回複的。

李皓之前便一直想要出都城,這次抓住了機會,當即便站了出來,請命道:“父皇日理萬機,自然沒空前往親自統領戰事。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