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 第三十六章 刺客來襲

第三十六章 刺客來襲(1 / 1)

推荐阅读: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雖說對這次進攻,李皓實在不抱有多大期望,但礙於軍令也隻能聽命行事。

幸好吳漢估計也是看李皓不爽,想著眼不見為淨,再加上認為手頭兵力足夠,就沒征發李皓手下兵馬,而是直接把李皓安排到了全軍最後,作為預備部隊使用。

這倒是正符合李皓心思,可以一路做些準備,若是大軍順利攻下隴坻最好,可要是出了什麼意外,自己這邊也能穩住局麵。

而之後的事態發展和李皓所想差不多,大軍在隴坻強攻數日,雖有進展但終究未曾攻破防線。

為此吳漢急令李皓率部趕來,投入到進攻之中,結果就在傳令當夜,隗囂麾下大將王元就率領大軍夜襲攻破漢軍大營,漢軍慘敗。

不過吳漢等將領終究還是有些本事的,縱使如此也基本保證了大軍穩定,沒有被徹底擊潰。

但王元自然不會放棄這等能消滅漢軍主力的機會,直接率部直接銜尾追擊,不給吳漢他們整頓休息的時間。

而李皓得知這一消息,已然是趕到了下隴一帶,李皓當即便令大軍止步,就地結營布陣接應敗軍並阻擋王元所部。

吳漢他們得到這一消息當即鬆了口氣,大軍急行過來到後方休整,而王元自然不想放過此等良機,當即便對李皓的營寨發起進攻,那自然是碰了一鼻子灰。

畢竟論起防守反擊那可是宋軍的拿手好戲,在這方麵李皓在知否世界積累了足夠經驗,哪裡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王元所部攻打了兩天,毫無建樹,還被李皓帶人趁勢打了一波反擊之後,丟下了三千多人馬,再加上估摸著前麵潰敗的大軍已經緩了口氣,有了一定的戰鬥力,所以最終還是選擇退去。

而李皓這邊自然也沒有追擊,畢竟主力大軍剛遇慘敗軍心不振,而且在敗退過程當中,各類軍械的損失也很大,短時間內隻怕無力再掀起大戰。

所以在稍稍穩定局麵之後,清點了一下損失,此次出征的五萬大軍,除李皓這一部損失小些,其餘人馬損失近半,隻剩下三萬不到。

這其餘人馬損失倒還罷了,反正也不歸李皓來管,可徐州前來的八千人馬僅剩三千餘人,就讓李皓很是心痛,畢竟這裡麵有不少可都是袁家的人。

這仗肯定不能再接著打了,大家商議先行退兵,等將這裡情況上報給文帝之後,再做打算。

而在這過程中,吳漢他們想到李皓在之前便做了提醒,雖說吳漢的脾氣雖然暴烈,但卻也通曉事理,當眾便向李皓道謝致歉。

李皓對此自然是一言帶過,畢竟真要怪罪也不是自己的事,至此也算是緩和了與吳漢等人的關係。

而後因李皓所部的建製最為完整,便由李皓率部殿後,王元此時倒也是又過來攻打了幾次,但始終沒占到什麼便宜,後麵也就沒再來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

huan玉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後諸部順利後撤至汧縣,由李皓率部駐守,以防隗囂派人反攻關中。

其餘人馬則返回長安休整,並還需繼續從其他地方調兵前來,補充兵力以備後用。

此時文帝已然到了長安,聞聽前線慘敗的消息,也是一驚,後來聽說了已然穩住了局麵,才算是放下心來。

等詳細從吳漢他們口中了解到事情始末之後,文帝才知道李皓在這其中發揮的作用,不由感慨道:“這小子倒是能乾,朕原以為他這次來隻是袁州牧與梁州牧幫他混個功績,沒想到他還真有其才。”

聞聽文帝這話,吳漢等人也是一同請罪,畢竟這次眾人確實犯了輕敵的毛病,也沒聽進去彆人的諫言。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所以公孫述並未按照隗囂所請去打上邽、綿諸道,而是令田弇、李育引兵沿故道攻陳倉而來。

隻是李皓敢出兵,自然是早就防著這手,在陳倉駐守的這段時間裡,李皓也沒閒著,散關地勢本就險要,李皓又重新幫它加固了一番,再加上李皓嚴令固守,不得率兵出戰。

田弇、李育兩人到這裡自然是碰了個硬釘子,最終未能攻破散關,隻能引兵退去,轉而來攻打上邽、綿諸道。

可此時時機已失,李皓在這裡完成休整並加固了城防,田弇、李育兩人一時間也拿不下來,隻能退往西縣固守。

本來這個時候正是一鼓作氣,徹底將隗囂剿滅的時候,突然在潁川和河東之地發生叛亂,引得都城震動,劉秀隻能率軍回師前去平叛。

這下李皓等人後繼無力,而且也得防備關中生變,隻能停下進攻的腳步,於是交戰雙方再次停戰,隻是這回漢軍優勢明顯。

那隗囂和公孫述自然想著趁此良機,收複上邽、綿諸道、略陽這些城池,重新奪回隴山天險。

不過隻論守城,漢軍這邊李皓趁著前麵田弇、李育未來之時,便從關中運送了一批糧草、軍備進來,數量上甚至有多的可以分給占據在略陽的來歙。

這糧草軍備充足,縱使是隗囂和公孫述調用了大批將士,依然撼動不了上邽、綿諸道、略陽三座城池,反而是損兵折將。

等到文帝平息了內亂之後,立即整兵返回了隴西戰場,這時這場大戰已然打了兩年多的時間,漢軍前後動用近二十萬大軍。

所以此次文帝已經不想再消耗下去了,準備一鼓作氣徹底將隗囂除掉,恰逢這時隗囂突然病故。

雖然其帳下部將王元、周宗等人擁立其子隗純在冀縣繼位,但他在軍中可沒隗囂的威望,所以漢軍在此時便主動掀起了反攻。

來歙、馮異、吳漢等人率部往冀縣攻去,而李皓則率部往隴西郡阻擊蜀中援兵。

說來這個命令肯定是不妥的,畢竟李皓所部離冀縣最近,結果命令卻是舍近求遠。

可沒辦法啊,來歙、馮異、吳漢這些人都是追隨文帝多年的老將,在不影響戰局的情況下,文帝心中本身就有所偏向。

對此李皓也不好去爭,畢竟總不能一下子把文帝和這幫皇帝心腹給得罪了吧,這以後在朝堂上還怎麼混。

反正要讓,李皓乾脆就把自己高風亮節做到徹底,把這份人情真真切切送到人家心裡,也算是收獲。

至於軍功,誰說去對付公孫述就不會有建樹了,李皓非得把事情做出來讓眾人看看。

所以李皓將自己命人在這段時間繪製得輿圖送去,順帶準備了一批軍械,隻待來歙等人前來相贈。

而來歙他們見李皓如此熱情,心中也是有些彆扭,畢竟雖說他們也是聽命行事,但終究有搶功之嫌。

原先他們以為李皓會對此有所微詞,可沒想李皓卻隻字不提,反而儘心儘力地相助,這讓他們不禁有些汗顏。

有這樣的效果,也就達成了李皓的一個目的,等來歙他們往冀城進發之後,李皓便也率部前往了隴西郡。

而就在這裡,李皓撞上了由延岑、呂鮪帶來支援的蜀中援兵,說來這次公孫述總算是願意出力了,不像原先那般就派個一兩萬人湊個熱鬨,這倒也是隨了李皓的意。

隻是正麵四五萬人馬,李皓手下雖然也補充了一些兵力,但滿打滿算也不過萬人,正麵硬剛恐怕是打不太過,便向後撤去並傳令上邽、綿諸道守軍出城增援。

那延岑、呂鮪自然是不肯放過李皓的,一路追擊至潘穜山一帶,臨近上邽城時,便不能再退了。

因為來歙他們正率部在圍攻冀城,若是再退,延岑、呂鮪便能繞開上邽直奔來歙背後,到時麻煩就大了。

於是李皓隻能在山口夾道阻擊,正巧上邽、綿諸道兩地守軍也已然趕到,於是雙方便在這打了三天,最終李皓方退卻。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