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除了了解下如今的處境之外,關於自己為什麼會昏迷的原因,也是李皓這段時間想打聽的重點。
畢竟能昏一次就難保不會再有第二次,防微杜漸的事情必須要做,尤其是涉及到自身安危的。
隻是這番打聽下來很不順利,似乎是有人在刻意隱瞞一樣,這情況反而引起了李皓更大的興趣。
能在袁家將事情瞞的滴水不漏的人肯定有,但最多也就是瞞著自己,李皓不相信還有事情是能瞞得住袁沛這個家主的。
可麵對自己的詢問,袁沛和梁氏卻都是三緘其口,那就顯得有些奇怪了。
因為看袁沛和梁氏對自己的樣子,還有關於電視劇中情況,雖然夫妻倆談不上多有感情,但對於孩子終歸還是不錯的。
這事既然涉及到了自己的安全,理應告訴自己一聲,讓自己能多加注意的,不應該對自己隱瞞才是。
當然兩人也並非全無動靜,至少李皓就發現了,在自己問詢之時兩人的臉色都有所變化。
袁沛似乎麵有難色,而梁氏這邊則多少帶有些許不滿的樣子。
於是李皓便猜測這事的根源應該在袁沛身上,隻是當時並沒有證據。
直到經過多番打聽,李皓偶然間聽說在自己昏迷那日,有人聽到袁沛似乎提起過第五成這個名字,李皓便算是能肯定了。
畢竟第五成確實有對付袁家的動機,隻是李皓不太明白,按說以第五成的性格而言,應該不至於對一個孩子動手,難不成這個世界是魔改版本。
終究是現在掌握的資料太少,畢竟劇中出場的人物,滿打滿算李皓接觸到了兩人,實在難以判斷。
所以李皓暫時隻能是以保全自身安全為主,這筆賬李皓就先算在第五成身上,等日後他落到自己手裡,這真相也就出來了。
一番沉思過後,李皓便起身打算活動活動筋骨,而伴隨著李皓的動作,院內院外的一百多號護衛也跟著動了起來。
說實話,就李皓如今的排場,當初李皓在大宋做大相公的時候都沒體驗過,當時除非是大典或是什麼重要場合,否則李皓隨行護衛最多也就二三十號人。
當然,李皓估計這應該是鑒於自己出事之後才做的補救,原先在自己沒穿越過來之前,應該不是這樣,畢竟自己那個孿生哥哥就沒這待遇。
正當李皓想到此處,便聽到遠處傳來一聲叫喊:“你怎麼一個人在這裡待著,阿母讓我找你回去用膳呢。”
說曹操曹操到,來人正是自己那個孿生哥哥袁慎,此時他雖然也隻是個七歲孩子,不過卻已經初露鋒芒,顯示了卓越的天賦,被族老們視為袁家麒麟兒。
可這隻是在其他人看來,麵對外人和父母,袁慎是溫良恭謙,一副君子模樣。
真到麵對李皓這個孿生兄弟時就完全換了一副麵孔,那個嘴毒的讓李皓都想拿針幫他縫起來。
也就是李皓剛穿越來不久,這身體還沒操練出來,估計暫時打不過袁慎,否則李皓就先給他個教訓。
這惹不起就隻能躲了,幸好現在袁慎已經發蒙讀書,也讓李皓能有不少的清淨時間。
不過這樣的好日子估計是沒幾天了,袁沛已經發話,說是在休養幾天養養身體,李皓就也得去蒙師那裡上課。
畢竟按照李皓編的失憶說法,等於李皓前兩年所學也都全部忘記了,還得花時間補上,於是這課業就變得緊湊起來,不能耽誤。
不過也算是歪打正著吧,李皓現在確實也是個半文盲,需要從最基礎的認字開始學。
沒辦法啊,誰讓現在的官方字體是小篆,其字體還保留了一些象形字,結構複雜實在有些超出了李皓的認知範圍。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另外從劇中也能看到,袁家、梁家的家主是在外任州牧,可家小親卷卻都在都城之中,顯然文帝對於世家大族也是有所防範的。
這個時候李皓若是和袁慎一起入仕為官,做多了引人猜忌,做少了也無甚用處。
倒不是說李皓把握不了其中尺度,而是做起來實在沒什麼意思,還不如就在鄉野做個田舍翁的好。
反正已經當了幾十年的官,第一世的官癮也滿足的差不多了,再去當也沒啥意思。
其實要能選擇的話,李皓更情願是早來十年,去爭一爭那個皇帝的寶位,說不得還更刺激一些。
心裡打定主意,李皓接下來的日子便開始藏拙,反正事事都讓袁慎去出風頭。
過了兩天,袁沛確認李皓身體無恙之後,便開始要給李皓安排重新啟蒙事宜,順帶也可以正式將袁慎領入正軌。
所以袁沛便將原先從族裡請來的夫子退了,改從外麵請有學問的大儒前來,把兩個孩子一起教了。
至於教學進度不一樣,那根本就不是問題,畢竟若連因材施教的本事都沒有,那也入不了袁沛的眼。
而且漢代的讀書人與宋代有所不同,這個時候是講究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讀書人要是隻讀書可上不得台麵。
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都是要精通才是這個時代標準的讀書人。
而要做到這些,要花費的錢財自然也不會是個小數目,這也是平民在這個時代很難跨越階層的原因。
袁家自然是不會缺少這個資本的,原先袁家族內便有幾位飽學大儒在,家族中的門生子弟都是由他們親授便可。
隻是經戾帝清洗之後,家族人丁寥落這才需要外聘名師。
尤其這次是給袁家家主的兩位嫡子上課,不出意外的話,這裡麵必然會有下一任的袁家家主。
為了家族的延續,這個老師的人選自然得更為謹慎。
千挑萬選之後,最終袁沛選擇了白鹿山書院的人,便去信給了桑老太公,請他選一位得意門生前來。
本來到這裡,李皓以為就該是皇甫儀出麵了,結果到最後是一位名叫秦暉的夫子過來。
這讓李皓很是吃驚,明明在電視劇裡麵,袁慎的老師是皇甫儀啊,這是怎麼回事。
秦暉這個名字,李皓可是從來就沒聽說過,難不成這個版本真是魔改版本。
李皓一頭霧水之下也隻能認了此事,隻不過沒了了解劇情的優勢,之後做事恐怕就需要謹慎些了。
不過接下來的實際接觸之中,李皓發現這位秦夫子的水平還是有的,教的也挺用心。
反正李皓打算藏拙,乾脆讓袁慎去出風頭,自己則表現的比袁慎差些,倒也是怡然自得得很。
當然李皓也不是什麼都表現的差,在禦、射方麵,李皓就完全是按正常水平來的。
畢竟就袁慎的毒嘴,李皓早就想打他一頓了,正好這次有了機會,可以光明正大的動手。
這一教學便是四年時間,袁慎的名聲不僅在膠東流傳,也通過秦夫子傳到了白鹿山書院之中。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