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韋主要是不忿隻有自己倒黴,而且李韋現在也想明白了,自己這就是中了苗太妃的算計,才落得如此境地。
以趙宗漢如今的年紀,苗太妃估計還得在臨朝十幾年,所以李韋心知自己隻怕是再無翻身的可能。
既然這樣,那李韋也沒不需要再留什麼餘地,乾脆在獄中供出了一大批與之相關聯的貪官汙吏,,要拉著一幫人一起倒黴。
按說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哪朝哪代沒有貪官汙吏,直接查了就是。
可主要是在這之中,竟然出現了康海豐的名字,這就很奇怪了。
畢竟康海豐這才去應天府多久,按說就是想貪也沒這麼快找著門路吧,難不成康海豐在這方麵還有天賦之才,這技能點的多少有點歪啊。
因為此事本就涉及到了商稅改革,再加上李皓前麵為了幫李韋絕婚,已經把事情弄得人儘皆知了。
所以對於李韋此番所說,也沒人敢去推搪,當即便由刑部和禦史台派人,前往應天府詳查此事。
本來李皓是不想去管的,反正康海豐倒黴也與自己沒什麼關係。
結果王老太太匆匆返回汴京,找到了李皓,請李皓出麵幫忙。
這就讓李皓奇怪了,但李皓還是不想去管,便說道:“朝廷國法,豈是我能隨意插手的,而且我相信康大人一定是被李韋冤枉的。
刑部查清情況之後,一定就能還康大人一個清白,您放心便是。”
見李皓這麼含湖自己,王老太太一時間也有些無奈,最終實在是舍不下臉皮,便離開了李皓府上,去找其他人求援去了。
不過經此一事,李皓在心中斷定,康海豐肯定是真的陷進去了,否則王老太太不至於這麼急著回京。
想到袁文紹就在應天府,作為盛家的女婿,王家肯定也是去找過他的,應該知道此事經過。
所以李皓乾脆書信一封去了應天府,問下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等到袁文紹的書信回來,李皓才知道原來這又是康王氏惹出來的禍事。
本來李皓看康姨母在汴京城中老實了一段時間,還以為她真有所悔改呢。
沒想到剛一離開汴京,就把原先的本性又變回來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她根本就沒有改過,隻是原先在汴京城位高權重的人太多,再加上受過教訓之後,所以被逼的有所收斂。
結果現在這一離開汴京城,頓時就感覺是身上的枷鎖沒了,而且加上應天府尹又是自家親哥哥,就變得更加放飛自我了。
結果這康王氏搞歪門邪道確實有一手,在交聯了幾個應天府的本地官卷之後,還真的就把放印子錢和包攬詞訟這兩塊生意給做起來了。
拿著康王兩家的本錢和權力,嘩啦啦的往自己懷裡摟銀子。
至於康海豐這邊,在信中也提到了,他也覺得康王氏的事情做的有些太過了,有心想要管管的。
…
隻是在王家眼皮子底下,終究是沒什麼底氣采取強硬手段,而康王氏也不是能聽進勸的,所以隻能任由康王氏胡來。
倒是王家這邊,信中沒有提到他們是不是事先知情。
但在李皓想來,王家肯定是知情的,隻是想著這事沒什麼大不了的,縱使出了問題王家也能擺的平,才沒有去管。
但王家人卻沒有想到,中間會出了李韋這一檔子事,把問題直接在汴京城捅開,讓事情脫離了王家的掌控,搞不好王家都得被牽連進去。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以如今王家的情況來說,這次王世平到了地方之後,隻怕是很難再回到汴京城了。
就是不知道現在的王老太太,心中有沒有在後悔呢。
不過相比起電視劇裡革職流放而言,王家如今的結局已經是好了不少。
至此這件事情也算是落幕了,而李皓後麵接連就迎來了兩件好事。
第一件事是提舉皇城司的人選定了,是李皓推薦上去的人選,本來李皓是想讓張溫去乾的。
隻是皇城司雖然位高權重,但乾這活總歸手底下不太乾淨,會寧侯不太同意。
於是在征求威寧伯意見後,由李毅興成了新任的提舉皇城司。
第二件事便是澄園那邊安置妥帖,而且趙禎這邊也已經下葬完成,李皓就打算搬進去了。
以李皓如今的聲勢,這喬遷新居總歸不能是冷冷清清的,必須要好生操辦一場才行。
當然了,這些事倒是不用李皓來操心,畢竟張桂芬從小到大不知參與了多少次宴席,原先未出閣時也幫著英國公夫人操持過,經驗自是豐富的很。
李皓唯一需要做的便是陪著張桂芬擬定邀請名單,這請人的事情倒是不難。
難得是接下來的事情,畢竟以李皓的現在情況,所請之人文武皆有,層次也高。
那如何平衡兩邊的關係,給他們來安排座次就需要好生思量一番了。
而事實上,張桂芬也確實沒有讓李皓失望,將這場宴席辦的非常之好,來訪賓客無不滿意非常。
之後的日子裡,李皓繼續籌謀著商稅變革,到應天府也基本穩定之後,便開始總結改革經驗。
…
接下來便是借鑒開封府和應天府的經驗,將商稅改革推廣至京畿路、京東西路,還有河南府、大名府這另外兩座京府。
此時像是章衡、竇卞、曾鞏、曾布等一批和李皓同年的進士,也都在申圖剛的安排下回了汴京,參與進了接下來的商稅變革之中。
另外就是顏複和晏敬文這兩個李皓的師兄,也被李皓想辦法拉了回來。
不過這些人官階最高的是顏複,如今也隻有從五品,和盛長柏是一個品階的。
要知道他是可是早了李皓、盛長柏一屆的進士,提前了三年進入官場。
當然了,相比起顏複,晏敬文似乎更不如意,因為他又比顏複早了一屆,現在卻還隻是正六品,比顏複還低。
不過晏敬文心中倒是不太在乎此事,在與李皓的交談之中,更多的也是在聊百姓之苦,從未和李皓抱怨過自己是否不如意。
正是有了這些人在,李皓也總算是有了自己的文臣班底,不至於要做什麼事都親力親為。
當然了,這些人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相信,就比如曾布吧,這家夥在曆史上可是做出過背刺王安石的事。
雖然這個世界的發展不同,每個人的想法肯定會有所區彆,但總歸還是長點心的好。
在眾人的努力之下,初步的商稅改革在四府、兩路獲得了成功,並且通過改革也培養出來了一大批的中堅力量來。
所以緊接著在河北東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淮南東路四路同時施行,並計劃著逐步加快速度。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