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現在已經勝券在握,趙宗全的人大部分都被擊潰了,剩下的人已經沒了反攻的能力。
此時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沒有了快速進軍的緊迫性,而且正如他們之前想的。
如果皇宮之中趙禎和曹皇後都還活著,在這時候實際上對他們並非是一件好事。
所以他們才在攻進城門之後,便停了下來,想給趙宗全多一些時間。
畢竟他們自己肯定是不想牽扯進這件事了,隻想讓趙宗全做刀,然後平掉就是。
至於不去增援李皓,也是他們知道李皓可能未必會同意他們的意見。
畢竟李皓終究有文官的身份,所以正好借著兩邊的潰軍阻住李皓的去路。
反正以李皓的兵力來說,怎麼都不可能會輸。
本來這事要做起來還有些麻煩,因為英國公和顧廷燁分彆在兩邊,想繞過他們行事幾近不可能。
但沒想到因為火炮的事,他們兩個會把指揮權利下放,自己跑到南熏門去了。
這就給了他們機會,在攻下城牆之後,便以整束兵馬的理由,停下了進攻腳步。
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不能完全不動,否則也不好在李皓、英國公那邊交差。
因此在簡單商議一番之後,他們先行派出了人馬,前往皇宮的各處城門,看看皇宮裡麵的情況。
另一方麵,則是派遣兵馬分彆前往各處緊要衙門,並一些重要官員的府邸,去查看情況,順便維護汴京城的秩序。
其中李皓府上、英國公府、寧遠侯府、歐陽修府等地方都是著重提出的,他們心想,我這一進城就去幫著你們辦事,這你要再有氣也不能發到我們頭上吧。
這一切安排好後,他們覺得事情能大致湖弄過去了,便又商量起了還需要聯係哪些人,一同來做這件事。
也正當他們商量的時候,顧廷燁和英國公分彆來到了曹門和梁門,見到了他們。
英國公到了之後,見人全聚在一起,便發怒道:“你們究竟是在搞什麼鬼,為什麼在這裡停住了腳步,既不去支援李皓,又不去前往皇宮救駕。”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相互對了一下眼神,都示意對方來回答。
其實他們倒也不是擔心英國公反對,畢竟英國公也是屬於武將一列,雖然地位尊崇,但受到的猜忌又何嘗不多。
他們還是相信在闡明原委之後,英國公終究是會去同意的。
隻是礙於英國公的威望,眾人誰都不想先開口,免得挨上一頓責罵。
可看著眾人這不說話的沉默樣,英國公就更生氣了。
但看這情形,英國公覺得這裡麵肯定有事,當即就點起名來:“蘇先,由你告訴我,你們到底是打的什麼主意。”
被點到名字的人,隻好是乖乖站了起來,在腦子裡麵過了下該如何解釋,才說道:
“回稟國公爺,我們其實也隻是想稍微改善一下,如今重文輕武的局麵。
如今天下皆知東華門外唱名者方為好男兒,卻渾不在意我等武勳人家付出的累累白骨。
也正是因此,這些年來有多少武勳之家,轉而習文投身科舉。
如此下去,與我等有害,可與大宋而言難道就無害了,所以我們才想趁著今日做些改變。”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硬生生頂著李皓所部進行廝殺,打了半天,到最後李皓發現自己非但沒有進步,反而還被逼退了些。
麵對這樣的場景,李皓心裡也有了不詳的預感,因為對麵的激動不像是假的,這讓李皓有些擔心宮裡情況。
沒辦法,李皓隻能親自組織人馬輪番上陣,用人多的優勢壓榨慶海伯他們的力量,希望能儘快擊潰他們。
另外則是又派出了人,去聯係其他人,讓他們趕緊帶兵過來支援。
不過即使這樣,其實城裡麵的整體治安還是在往好的上麵發展,畢竟李皓他們的主戰場在禦街之上。
這裡主要分布著開封府、大相國寺、尚書省等衙門,並沒有民居存在,而其他地方有那些被派出去維持秩序的兵馬在,也就陸續安生了下來。
反倒是皇宮裡麵,現在可真是亂成了一團。
曾朝生他們是準備最快,也是離得最近,所以很是順利的就進入了福寧殿堅守。
看其他三處城門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還沒有等他們到福寧殿,趙宗全就已經領著人把福寧殿圍了起來。
而他們本身就是從三個方向來的,又沒有直接聯係,自然也就無法合力進攻。
反而是因為顧忌身後追兵,所以在試探一番,確認無法衝進福寧殿後,便相繼轉移到了宮殿。
趙宗全這邊自然不能放任這些兵馬在後麵不管,便隻能讓追兵分彆去對付他們。
在這小小的皇宮之中,分出了四處戰場,大家都隻能各自為戰。
當然在總體態勢上,還是趙宗全這邊占優的,但他此時卻是憂心忡忡。
畢竟他的身後還有一堆追兵,而他現在連趙禎的麵都沒見著,就更彆提他想要的遺詔了,那是連影都沒有。
這個時候,趙宗全是一點時間都不敢浪費,要不是自己的武藝不精,他都想提刀上去廝殺了。
所以福寧殿外戰鬥從一開始,便激烈無比,喊殺聲衝天而起。
於此同時,相對應的則是福寧殿最裡麵的屋子內,正安靜的出乎異常。
因為隻有趙禎和曹皇後兩個人待在這裡,已經對視了許久。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趙禎覺得自己該和曹皇後說說心裡話了。
於是開口打破了這份平靜:“我如今有些後悔了,當初我若不將趙宗漢放在你那撫養,今日或許就沒有這場廝殺了。”
對於趙禎的話,曹皇後卻不同意,她始終不認為,是因為自己才釀成這場禍事,反而說道:
“此事與我那孩兒何乾,明明是趙宗全狼子野心,想要謀逆篡位,才釀成的今日局麵。”
趙禎苦笑道:“你想要什麼,我很明白,但國賴長君,我當年十三歲繼位,內有章獻明肅皇後扶持,外有呂夷簡、文彥博等人輔左,一路走來尚且艱難。
如今趙宗漢如今比我當初還小兩歲,在內你可能比得了章獻明肅皇後,在外你又是否有肱骨之臣輔左。”
對於趙禎的問話,曹皇後一時無法回答。
“是啊,若是章獻明肅皇後在世,趙宗全今日絕對成不了氣候,可事情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那也隻能走下去了。”
趙禎自然聽不到曹皇後的心聲,而且趙禎此時也終於能清楚感知自己的身體情況,知道自己即將迎來結局。
畢竟他本來本就是苟延殘喘之身,今日又遇到一場間接因為自己的決定才造成的宮變,心中動蕩之下早就有些扛不住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