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 第二百零五章 蔭封校書郎

第二百零五章 蔭封校書郎(1 / 1)

推荐阅读: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曹景休確認了自家姐姐的意思,在離宮之後便親自前往了李皓府上。

事實就如曹景休所說,李皓對這位老上司還是有些客氣在的,親自出府將其引入府內。

當然客氣歸客氣,但鑒於曹景休的國舅身份,在不明白他的來意之前,李皓多少還是有些提防的。

為了避免他將話題說到曹皇後身上,所以李皓前麵刻意和曹景休敘舊,暢談了當初共事的情形。

試圖把話題拉的遠遠的,不給曹景休開口說事的機會。

可曹景休也是在朝堂上摸爬滾打過的人,這種場麵哪能忽悠的住他。

在談話中間,曹景休找準機會便說道:“今日我來,除了是想與你敘舊之外,還有一件事便是幫皇後娘娘帶話,讓你明日入宮覷見。”

聽見這話,李皓真有些頭疼,擔心曹皇後這又是找自己表態。

隻是無論處於什麼需要,李皓都不想在這個時候,去支持趙宗漢。

尤其是在趙禎已經在自己麵前說想要立趙宗全後,李皓就更不會去選擇趙宗漢了。

同時李皓也想勸勸曹皇後,讓他不要在搞什麼幺蛾子了,免得等趙禎死後,自己裡外不是人。

隻是這有些話不好當著曹皇後的麵說,既然曹景休來了,李皓便借機說道:“皇後娘娘的意思,我也是明白的。

說實話,我這如今的一身前程都是官家與皇後娘娘厚愛,對此我也是很感激的。

所以今日我想唐突說上幾句,希望皇後娘娘不要見怪。”

曹景休正好也想聽聽李皓的真實意思,便順勢讓李皓說。

“皇位傳承的事情,本就該讓官家乾綱獨斷,原先在沒有立儲之時,兩位大相公領頭進諫還說得過去。

但如今既然已經訂立了皇子,那我相信官家心裡肯定是有主意的。

既然如此,那其他人是不是就不要參與了,免得與官家想的背道而馳,豈不冤枉。”

聽完李皓的話,曹景休並沒有感覺出什麼,隻以為李皓這還是在表明態度,說自己隻聽趙禎的詔書,不會參與進皇儲之爭,這正好也是自家姐姐的需要。

於是便乾脆透了底,說道:“其實皇後娘娘明天召你進宮,說的也是此事。

皇後娘娘也知道你的為難,當初和你說的話,確實有些欠妥。

所以在一番考慮過後,皇後娘娘也不想為難與你,隻要你能保持中立就好。

具體情況到時你入宮之後,皇後娘娘會和你詳說的。”

自己剛剛那話當然也有這個意思了,可重點不是在聽官家的話上麵嗎?

見曹景休沒有聽明白,李皓也是沒有辦法,反正自己已經提醒過,也算是儘力了。

不過這次曹皇後是讓自己保持中立的話,那這次入宮倒是可以一去。

至於後麵曹皇後和趙宗全的鬥爭,李皓就打算隔岸觀火了。

於是便答應了曹景休,明日一定會準時入宮。

聽到李皓的答複,曹景休也算是放心了,至少此次的目的圓滿完成,而且看李皓的意思,也確實沒有想要投靠趙宗全的打算。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李皓這番樣子,在張桂芬眼裡也是格外有魅力,一時之間似乎也忘記了掙紮。

就這麼抱著張桂芬時,看著她那俏麗的臉龐,李皓不由感覺身體發熱、食指大動。

自張桂芬懷孕之後,到現在已經一年有餘了,這段時間李皓一直潔身自好的很。

原先在蜀地之時,一心都在公務上,回京之後,又被皇儲之爭給吸引了注意力,所以倒也沒注意到什麼。

可如今這懷中春色動人,李皓的心思不由就動了,畢竟是嘗過肉味的人,而且張桂芬如今也已經休養的差不多了。

於是李皓便直接將張桂芬抱起,說道:“夫人這天色已經不早了,要不我們兩人就早點安歇吧。”

張桂芬聽到這話,當即明白了李皓的意思,有些羞澀的回道:“這天還是亮著的,而且兒子還在院子裡呢。”

見到張桂芬這幅含羞帶怯的樣子,李皓更加忍不住了,順手拿起自己的衣帶,將張桂芬的眼睛蒙起來。

直接說道:“夫人這是眼花了,這天明明已經黑了,哪裡亮著呢。”

說完便抱著張桂芬起身,直接往自己院中走去,路上順便讓秋芸提前過去院子,把孩子直接送到衛氏那裡,讓他在那住一晚上。

之後便是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辛勞一夜之後,讓李皓都提前派人去告假了。

當然鹽鐵司可以不去,但曹皇後那卻不能缺席,於是在午時過後,李皓便前往了皇宮。

這次曹皇後對於李皓的態度,不再是當初的咄咄逼人,言辭和緩了很多。

在剛一見麵,曹皇後便和李皓拉起了家常,問道:“你那孩子如今應該有兩個月大了,不知孩子的名字可有取好。”

李皓說道:“已經取好了,單名一個誠字,誠信的誠,李誠。”

曹皇後嘴裡念叨了一下,才說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個誠字確實選的好。

本來在辦滿月酒時,官家與我也是打算給予賞賜的。

隻是正逢官家突然病重,也就沒顧得上這回事,如今倒是該給你們補上。

這事我已經去向官家確定了恩賞,你家本就富裕,單純的錢財賞賜也無關緊要,所以便給你那個孩子賞了一個蔭封,為校書郎。”

初聽這話,李皓還是有些奇怪的,雖說這個校書郎隻位於官階的最後一階。

但封賞給這個剛出生的孩子,其代表的意義還是很大的。

不要以為看電視裡麵,好像家裡隻要有人做官,獲得蔭封就很容易一樣。

要知道李皓現在所處並不是曆史上的北宋,這裡的蔭封製度也並沒有向那樣徹底泛濫,做不到一人當官就能雞犬升天。

而是更類似於唐朝,隻有三品以上官員才可蔭及曾孫,五品以上官員隻能蔭及孫輩,而且在具體審核時也有嚴格的要求。

這也導致獲取蔭封的難度還是有些的,所以才有向梁晗那樣,等到很晚才得到蔭封機會的情況發生。

雖然李皓更希望自家的孩子日後能有科舉入仕,畢竟有科舉出身的人,才更容易在朝堂上立足。

但這也不妨礙李皓幫他先安排個後路,萬一做不好也有個退路不是,而且還能從小領俸祿,隻是錢也不多就是。

所以李皓起身謝道:“多謝官家與皇後娘娘,微臣感激涕零。”

見狀,曹皇後當即說道:“莫要這般客氣,這也是你應當得的。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