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對於今天發生的事,李皓是一個人都不打算告訴了,倒不是說不信任,而是這件事牽扯太甚,知道的人越多泄露的可能性越大。
總不能趙禎那邊把事情給保守住了,結果在自己這邊出了岔子吧,那李皓真的得哭死。
將這裡的一切恢複原狀之後,李皓便貌似無事的離開了。
不過縱使李皓在怎麼裝,可這心底心底終究還是藏了塊大石頭,雖然鹽鐵司的人沒有看出來。
但卻瞞不過那些熟悉李皓的人,尤其是作為李皓的枕邊人,張桂芬基本在第一時間就看出來了。
於是在晚上,張桂芬在床榻之上說道:“自從昨日你從宮中回來,我就感覺你藏有心事。
本來我沒打算問的,可如今看來,這事似乎對你很是麻煩,那你願不願意與我說,或許我能為你分憂呢?”
聽到張桂芬的話,李皓很有些猶豫,當然李皓主要還是擔心的,還是這事隻會讓張桂芬徒增煩惱。
看李皓這欲言又止的樣子,張桂芬當即明白,這件事看來很是棘手。
畢竟李皓的私生活相當檢點,隻要是在汴京,那要麼是宿在軍營,要麼就是回家來住。
而除了這個,其他也沒什麼私事能讓他如此為難,不知道該不該說。
可若不是私事,那就隻能是為公事煩惱,再加上這又是從宮中回來後,才發生的事。
那肯定與皇宮有關,恰逢這個關鍵時期,張桂芬難免會多想一些。
不過張桂芬也明白自身的位置,而且也明白自身的優勢在哪,所以說道:“我隻是想幫夫君分憂,若是此事說出來會讓夫君為難,那也不必與我說的。
但我想讓夫君明白,你我夫妻本是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若是夫君需要英國公府的助力,我可以去與父親、母親說的。”
聽到夫妻一體的話,李皓頗有些感觸。
是啊,這件事若是真的被牽連出來,那倒黴的不會是自己一個人,張桂芬肯定也脫不出乾係。
既然後果需要她來承擔,那也應該讓她有個知情權,這樣也能讓她有個心裡準備。
而且李皓也確實需要一個幫手,在有突發情況發生的時候,能給李皓場外支持。
於是李皓便將那日在宮中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講給了張桂芬聽。
然後張桂芬就驚呆了,沒想到官家心裡已經確定了主意,要讓趙宗全接任。
更沒想到李皓會被官家授予兵符,做完最後一道保障。
等回過神之後,張桂芬當即就說道:“那這麼說,官家這是在讓你提防曹皇後了,難道官家認為曹皇後真會做忤逆之事。”
說實話,李皓真是不明白張桂芬的切入點怎麼會是這個。
難道這個時候,不是最應該關心自己一家的身家性命嘛,怎麼會偏到趙禎與曹皇後的信任問題上去了。
所以李皓問道:“難道娘子就不擔心,我們有一日會因為這事而身陷令圄嗎?”
但見張桂芬肯定得說道:“因為我相信夫君,你一定會保護我們母子,一定能保護家裡人的。
既然如此,那我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對於張桂芬的無限信任,李皓心中無限感動,直接張開雙臂,將她緊緊擁進懷中。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而朝中情況也隨著趙禎的身體一般,在表麵上已經穩定下來。
當然在這平靜的表麵之下,究竟有多波濤洶湧那就隻有那些當事人知道了。
另外關於蜀地的事情,也算是有了些進展,經過樞密院的核準,李皓當初帶去的那些禁軍,也可以正式回京了,此時前往傳訊的人已經在了路上。
等他們回了京城,李皓手裡也就會擁有更多的籌碼,這對於李皓也是件好事。
除此之外,當初李皓傳去西北給英國公的消息,如今也已經有了回信。
但奇怪的是,英國公在回信中並沒有具體回答李皓詢問的事情,隻是對西北情況做了些介紹。
這就讓李皓奇怪了,搞不明白自己這位嶽父大人是怎麼想的。
甚至抱著懷疑的態度,李皓還帶著這封信去找了張桂芬,想讓他看看這是不是英國公的筆跡。
結果張桂芬確認沒有問題,這信確實就是英國公親手所寫,而且張桂芬還根據他父親的習慣,試著看能不能在信中找到暗語,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不過既然確認了信件沒有問題,李皓也隻能認為,可能是出於一些原因,讓他不好在信中說事。
至於說要不要擔心英國公出事,李皓倒還真沒有。
畢竟以英國公在軍中的聲望,除非是他自己願意,否則李皓不認為有人可以悄無聲息的在軍中拿下他。
可雖然不用擔心他的安危,可這也意味著在短時間內,英國公隻怕是回不了京了。
既然享受不到他的助力,那李皓就得靠自己來準備殺手鐧了。
所以這天李皓便直接去了胃院南作坊,打算看看這裡的大炮和新式火藥研發的怎麼樣了。
事實證明大宋的工匠們,技藝還是非常高超的,雖然對於火藥研發因為缺乏理論支持,沒有什麼太大進步。
但在火炮的研發上,進展還是讓李皓有些驚喜的。
在李皓的要求下,工匠們使用一體灌注法,通過泥土做成炮模胚子,然後將銅水澆鑄進去,冷卻後就可以取出金屬管。
之後再用銅箍箍在藥室的兩端,已做固定,做出了第一批火炮。
當然這次雖然在李皓的支持下,得以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試做,但成功概率很低。
同時以銅和鐵分彆製作的炮管,在進行第一次測試的時候,造價相對便宜的鐵管就全部報廢了。
而銅管這邊情況也好不到哪去,總體算出來,這成品率還不足一成,可就算是成功的那些,實際能開炮的次數也屈指可數。
也幸好在研發之初,李皓就訂下了測試規範,否則光是炸膛引起的傷害,就足以讓這批工匠換上一茬。
另外單以威力而言,這火炮也未必就能強得過八牛弩。
至於精度的話,兩者幾乎可以說是半斤八兩,發射之後的具體落點真的隻能說是看天意來決定。
所以要不是因為有李皓的特意叮囑,並額外增設了錢財。
再加上負責胃院的判官,當初被李皓狠狠整治了一番,所以對李皓多少還有些敬畏,否則這事隻怕早就被砍掉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一眾人對於火炮的威力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同時也是對於新興事物的本能抗拒。
否則他們就應該能發現這兩者在製造難度上有些顯著差距,八牛弩是隻有最頂尖的工匠,才能製作完成,而且周期動輒是以年來計算。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