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 第一百七十七章 編寫新教材

第一百七十七章 編寫新教材(1 / 1)

推荐阅读: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要不說這朝中有人好辦事呢,靠著平寧郡主在宮裡麵的情分,這剛剛考完科舉的齊衡。

便被分配到諫院做了侍禦史,從六品的職務,和當初的李皓一樣。

可問題是李皓當時是探花,而齊衡才是一甲第十一名,你是說這公平在哪。

而且除了這個侍禦史的官職在,齊衡還得了個皇子位說書的官職。

當然了,皇子位說書一職沒什麼實權,而且其品階也很低。

但這個位子還是讓不少人羨慕不已,畢竟如今這皇儲之位可還沒真正敲定呢,趙宗漢也不是沒有機會登臨大位的。

萬一要是撞了狗屎運,那這可是天子之師,那這地位可就非同一般了。

而且因為齊衡身份的原因,也讓人更加猜測趙禎的意圖。

要知道齊國公府雖然近些年有些沒落,現任齊國公也沒有多少實權,但他們家終究是汴京城的老牌勳貴,盤根錯節的串聯著不少人家。

而且平寧郡主也是從小養在宮裡麵的,與趙禎素來關係親密。

在現在這個敏感階段,趙禎讓齊衡與趙宗漢搭上了關係,那還不在汴京城裡掀起無數的猜測。

就更不要說另外一位伴讀是李皓了,現如今李皓身上代表的權勢可比齊國公府的名頭管用。

而且再把李皓和齊衡,用來對比趙宗全的伴讀和說書,這差彆可就太明顯了。

給趙宗全配的兩人都是翰林院的學士,這兩人要說學問那自是不差,至少肯定比李皓和齊衡兩個愣頭青強。

可問題是這兩人都是在翰林院蹉跎了一輩子的人,沒有實權也沒有相應的人脈權勢。

這兩相對比,不免就更讓人覺得,趙禎這是有所偏向的,是在幫趙宗漢鋪路。

因此一大波投機之人,便想著趁皇儲之位還沒確認,提前投靠過來,搶一搶從龍之功。

可趙宗漢是住在宮中的,這些人又不可能直接去表忠心。

所以做為明麵上趙宗漢的兩位老師,李皓與齊衡就成為了這些人表明心意的最佳人選。

於是李皓家中和齊國公府便迎來了一波接一波的客人,基本都是來拉關係表忠心的。

可這事李皓能摻和嗎?當然是不能了,畢竟趙宗全和韓琦的前車之鑒就在那,李皓自然不會去犯這個忌諱。

而齊國公府也是一樣,平寧郡主和齊國公也不是看不清局勢的人,所以兩家不約而同的閉門謝客。

隻是這人是能躲著不見,但這人心猜忌就沒辦法了。

不光是這些想投機的官員,就是趙宗全自己,在這個時候也是心裡打著鼓的。

於是便要約見韓琦,想要來商量一下,看要如何應對趙禎的這一次決定。

不過到這個時候,韓琦也想明白了,知道自己是哪裡出了錯,才讓趙禎有了這麼大反應。

所以這次見麵韓琦是輕車簡從,與趙宗全約在了一處隱秘之地,悄悄的見麵。

韓琦這邊是孤身前來,而趙宗全這邊也隻是帶了趙策英一人過來。

趙宗全此時顯然是真的有些慌亂,著急的說道:「韓大相公,如今官家讓李皓和齊衡成了趙宗漢的伴讀與說書。

那就等於是讓歐陽大相公、英國公、齊國公,還有一眾與他們相關的勳貴大臣都站在了趙宗漢的背後,官家莫不是真的想立他為儲君。」

韓琦搖了搖頭,說道:「國賴長君,這個道理官家是知道的。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今日的一時成敗,還改不了他的性格,所以他的承諾可以聽,但卻決不能全部相信,那是會吃虧的。」

聽到歐陽修這麼說,李皓便明白自己這改革之路,看來短時間內是重啟無望了。

不過如今這局麵,總歸是趨於平穩,至少不用擔心短時間內會發生什麼變動。

這樣李皓的空閒時間也就更多了,於是李皓便能夠在管理三司的同時,來好好想想要給趙宗漢上什麼課。

過在此之前,李皓還得與齊衡碰麵商量商量,看兩人該如何分工。

而這一次見麵,也是自齊衡上次去李家質問李皓之後的第一次見麵。

再加上李皓此時得知齊衡已經與尚書列曹侍郎申圖剛之女定親,也就是劇中齊衡的第二位夫人。

要說平寧郡主的眼光還是不錯的,申家也是世代簪纓的清流人家,其家世比起海家還要強上幾分。

隻是就這麼看,似乎齊衡也真是從未跳出過平寧郡主的手掌心。

所以當兩人見麵之後,李皓便先行調侃道:「小公爺這剛剛又定了一位高門貴女的婚事,我在這提前為小公爺慶賀了。」

對於這門婚事,齊衡心裡其實並沒有什麼感覺,或許自從確認了明蘭不會嫁給自己。

齊衡就已經失去了對於愛情的向往,所以對於李皓的調侃,齊衡實在懶得回答。

便直接入了主題,說道:「官家命你我來為小皇子講經,你曾和他一路回京,想來對他有所了解。

不如你先來說說,我們該給他講些什麼?」

李皓回道:「小皇子雖說年紀尚幼,但性格頗為沉穩,能做的住。

另外在襄州時,他雖已經跟著學了認字寫字,但並未正式啟蒙,隻會背些百家姓、千家詩。」

聽到這話,齊衡說道:「好,既然如此,那便由我們來為他進行啟蒙。

官家的意思是要我們儘快去為小皇子上課,我意在月底之前便開始,你意下如何。」

聽到這話,李皓趕忙說道:「這個我自然沒有意見,但是鹽鐵司事物繁多,我可能沒有太多精力花在講學上。

此事可能還需要小公爺多多勞煩,希望小公爺不要見怪。」

但顯然齊衡對此是不太買賬的,直接說道:「鹽鐵司事物繁忙,難道諫院事物就不繁忙嗎?

李大人有事要忙,我難道就沒事要辦,為皇子講課是官家給的職責,李大人若是覺得有問題,不妨去找官家求個恩典。」

聽了這話,李皓還真是不由感覺,這才多久不見,沒想到齊衡倒是也變的牙尖嘴利的了。

不過李皓沒接話,於是齊衡就直接分配了任務,反正按照時間分配,兩人各自把時間定好。

對於這個李皓也沒有什麼意見,反正正常啟蒙讀物就那些,李皓就讓齊衡來教算了。

至於自己,李皓打算整點花活,比如把三字經給提前弄出來。

畢竟在三百千中,李皓還是覺得三字經才是啟蒙的最佳讀物,而且正好現在不忙,李皓還能憑這個再漲一漲文名。

不過後世流傳的版本是經過不斷補充的,裡麵增加了不少宋代之後的人物典故,這些就需要李皓進行調整,然後才能拿出來。

於是接下來幾天,李皓一回府便躲在書房裡麵整理三字經,緊趕慢趕才好不容易在上課之前搞定。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