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對於李皓的提議,歐陽修思考之後,說道:「你想這麼做倒也沒什麼問題,隻是如今的時機有些不對。」
李皓聽後就有些納悶,如今開封府出缺,不應該正好嘛,怎麼時機就不對了。
而後,歐陽修給了解釋:「如今官家剛讓小鄭將軍和趙宗全妻妹結親,其中扶持的態度昭然若揭。
你看看最近有多少人攀附了上去,在這個時候拋出橄欖枝,隻是錦上添花。
趙宗全隻會認為你和其他人一樣,是趨炎附勢之徒,這樣你哪怕做的再好,他也是記不下來的。」
聽到這裡,李皓也明白了這番道理,說道:「這倒也是,那這事就算了。」
歐陽修搖了搖頭,說道:「那倒也不是,趙宗全終究是繼承大統的不二人選,能賣個人情的話還是要賣的。
隻是在這之前,得先搓一搓趙宗全的銳氣,然後再出麵幫忙,這樣才算是雪中送炭,才能讓他真把這份人情記在心上。」
看到歐陽修胸有成竹的樣子,李皓也不想再去瞎猜,便問道:「叔父可是已有打算?」
歐陽修解釋道:「既然如今趙宗全身負眾望,那我就幫他在背後推上一把。
他不是想當這個太子嘛,那就讓人去幫他上奏,在朝堂上把他往太子之位的寶座上推上一推。」
聽到這話,李皓自然明白了意思,趙禎如今顯然沒有立太子的打算。
可在這時,卻有朝臣串聯起來,要把趙宗全往太子的位子上推,這事關皇權威儀。
趙禎哪怕在仁厚,也忍不了這事的,到最後肯定會借機,壓一壓趙宗全。
這時再來出麵保舉他為開封尹,幫助他穩定儲君之位,那趙宗全自然會感激涕零。
隻是李皓還是有些擔心,說道:「那開封尹的位置,能不能等到此事塵埃落定,彆到時候有了人選,咱們不就白忙一場。
而且韓琦大相公那邊,現在可能還沒想著這事,但時間一長未必就想不到,要是為他人做嫁衣裳,那就更氣人了。」
聽了這話,歐陽修教訓道:「這世上諸般謀劃哪有都能成功的,事情還沒做,就瞻前顧後的怎麼行。
這事你暫時不要管,先把鹽鐵司的事情處理好,要有什麼需要你做的,我會來告訴你。」
既然歐陽修這麼說了,李皓對此便也沒了意見。
畢竟歐陽修是在縱橫官場多年的老狐狸,做事謀劃總比自己要強些。
談完了這樁正事,後麵兩人說起了閒話時,李皓便說起了秦夫子即將抵京的消息。
李皓派去揚州接秦夫子的人,先行一步提前從應天府下船,快馬趕回了汴京,通報了消息。
根據行程計算,秦夫子的船已經進了京畿路,大概還有兩天便能到汴京。
知道了這個消息,歐陽修心思急轉,想到了該如何完成諫言。
既讓李皓和自己不用出麵,卻又能把事情辦成,到最後這個功勞彆人還搶不到的好主意。
但歐陽修此時卻沒有說出來,而是說道:「自當年揚州一彆,我與秦兄已經有近十年未見了。
這次秦兄來京,我得與他好好把酒言歡才行。
不過秦兄這次來京,有說準備待到什麼時間嗎?」
李皓答道:「這個倒是沒說具體時間,不過總得等到我成婚之後吧。」
聽到這個廢話,歐陽修真是沒好氣的說道:「秦兄來京不就是來觀禮的嗎,他當然不會在這之前走。
我還是等他來京之後自己問吧,省得被你給氣死。
不過他這個時候來京也好,或許有些事他還能幫些忙!」
李皓還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李皓答道:「多謝老師教誨,弟子謹記於心。
另外說起歐陽大相公,他聽說您要來京時,說是有近十年未見,想要抽個時間,與您把酒言歡呢
。」
秦夫子也說道:「嗯,這頓酒必須得喝,當年我與他們一心想要變法圖強,卻終以失敗告終。
如今在他們的手上,再度開始了新政變法,就為了這份堅持,我也當與他飲上幾杯。」
而且說起這事,秦夫子的談興也是起來了,和李皓說起了當年慶曆新政的不少事情,回憶起了當年的崢嶸歲月。
這說的高興了,也就沒注意到時間,兩人就到了府門外。
這時衛氏和李健也都在府門在迎接,將秦夫子迎到了正堂坐下。
不過這時還沒聊兩句,秦夫子就肉眼可見的有些累了,於是便先讓秦夫子歇下了。
等到晚間,秦夫子休息過後,才感覺精神確實好了不少。
在用過晚膳之後,還與李皓一家三口聊了一會,才回去休息的。
後續日子也沒有因秦夫子的到來,就發生什麼改變。
李皓便照樣是每日繼續上衙,推進著自己的鹽務改革計劃,直到休沐這天。
李皓本打算約著秦夫子一起出去逛逛汴京城的,卻被秦夫子告知,他要去歐陽修府上赴宴。
正好李皓也想去問下,當初商量的事,歐陽修有沒有開始進行了。
但剛說出要陪著一起去時,卻沒想到秦夫子會這樣回答:「我要和歐陽兄說話,你跟著去湊什麼熱鬨。」
一句話就把李皓給拒絕了,隨後秦夫子坐上了馬車前往了歐陽修府上。
看到這一幕,李皓心裡還真是無奈,也不知道這兩人能聊些什麼出來,還不讓自己去聽。
不過出門沒出成,李皓很快就被衛氏給逮住了,說是新郎的禮服已經做成了,讓李皓去試一試。
這一試就是半天的功夫,來來回回不斷的上身試穿,看能否合身。
本來到最後,李皓都以為這事能結束了,卻沒想到這還不是結局。
隻因衛氏說了一句:「好了,大致尺寸就是這樣了,我等會把尺寸送到英國公府去,讓他們把按這個來做吉服。」
聽到這話,李皓都愣住了,說道:「感情這衣服不是最後的成品啊,而且我的衣服,為什麼還要讓英國公家來做。」
衛氏說道:「按照禮製本就是互送吉服,你的吉服是要英國公府送來。
而張家姑娘的吉服是我們家送去,為這個我可是托人把汴京城裡麵,最好的繡娘都給請了回來。」
本來這話的意思沒錯,但作為一個後世現代人,李皓還真聽不得這個最好二字,妥妥的違反廣告法啊。
於是不由吐槽道:「這個最好恐怕未必吧,汴京城裡麵沒有比這人更好的繡娘了,我不信。
至少皇宮裡麵的手藝,我不信會比這人還差。」
聽到這話,把衛氏給氣個半死,說道:「好啊,我幫你辛苦操持著婚事,你倒還給我挑起了刺來。
你說宮裡麵的手藝好,那你去把宮裡麵的繡娘請出來啊,就知道在這說風涼話。」
看到衛氏真被自己給氣著了,李皓趕緊說道:「我剛剛就是胡說八道的,母親就不要和我一般見識了。」
隨後剛想轉移話題的時候,便聽到下人來報,說是宮中來人了。
聽到這話,李皓趕緊出門去看,就發現是朱內官帶著幾個女子過來的,後麵還跟著幾個大箱子,也不知道裝的什麼。
李皓便問道:「朱內官,您今天來我府上,是官家有什麼吩咐嗎?」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