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賞與誥命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賞與誥命(1 / 1)

推荐阅读: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關於衛氏看自己不順眼的原因,李皓其實也能猜出來的,八成還是出在明蘭的身上。

就自己做的這些事情,衛氏可能看不出來,但以盛老太太的精明卻是瞞不住的。

隻是不知道在自己不在的這段時間,老太太到底和衛氏說了什麼。

反正後來幾天,李皓是不敢在衛氏麵前瞎晃悠,更是不敢再提盛家的事。

同時也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兩人也沒有去成會寧侯府,加上時間又臨近了大朝會。

於是這事便放到了大朝會之後在辦,隻是這過了正旦,要去拜年的人家可著實不少。

首先要去拜訪的還是英國公一家,畢竟今年剛定了親,這不第一個拜訪親家不像樣子。

而且這個老丈人關鍵時刻還是能幫上忙的,上次要不是借著他的威風。

自己即使有了詔令和兵符,想要調動地方兵馬也沒有那麼容易。

所以便決定讓李健留在府裡,若是有客來到就要負責接待,而李皓則與衛氏一同出發了。

不過等李皓他們到了英國公府附近,才明確感知到英國公一家的顯貴。

這過來拜年的人家是絡繹不絕,府門外堆積的馬車都已經把路給堵住了。

直接把李皓他們給堵到了街外,最後還是英國公府的下人認出了李家的馬車。

才出麵幫助疏通了一條道出來,讓李皓他們成功進去府裡。

這時英國公夫人已經得到了消息,來到後院等著。

等李皓行禮問好之後,她與李皓說了英國公在哪,讓便下人帶著李皓過去,自己則拉著衛氏去了後院說話。

等到李皓跟著下人進到前廳之時,陡然發現這裡還真是濟濟一堂,在場的不少人都是西郊大營的軍中骨乾,其中就有不少還和李皓打過交道。

隻是這裡麵留下的不一定是好印象,畢竟當初李皓是硬逼著他們表態的。

當然到了如今,這個印象也就不重要了,因為英國公親自站了出來。

幫著李皓給他們一一介紹,並將李皓與張桂芬的婚期給當眾說了出來,讓眾人有閒暇便前來參加。

對於英國公的這番話,眾人自然是滿口答應,也同時明白了英國公要表達的意思。

而對於李皓來說,也借著英國公女婿的身份,算是徹底融入了汴京的勳貴體係當中。

在這之後,眾人對李皓的態度明顯就親近了不少,也都圍著李皓說起話來。

隻是這還沒聊多長時間,英國公便借故把李皓叫了出去,單獨說話。

英國公先是誇道:「這次鹽稅具體的細節,張福回來後也和我說過了,確實是辦的很好。」

李皓謙虛道:「說起來,這事還多虧了嶽父大人幫忙,否則我也沒有那麼容易調遣猩州駐軍。」

英國公說道:「那也是你未雨綢繆,若沒有你提前請下的兵符和詔令,就算是我親自到揚州也幫不了你。

不過今日我找你來,便是要問一下你,日後的路你準備怎麼走。

畢竟你如今即管著三司的事,又兼著殿前司的職務。

再加上你這次立下了大功,官家肯定是不吝封賞,到時再往前走,你總得有個輕重。」

李皓直接答道:「此事官家倒也說了,等到年後開衙,便讓我接管鹽鐵使一職,負責繼續清查鹽稅。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你不還是撮合他們嗎,你要這麼解釋,我更覺得這事就是你乾的。」

一聽這話,李皓真的徹底無語,顧廷燁這事說自己出了點力,還說得過去。

可前麵那兩個,尤其是墨蘭的那事,和自己什麼關係都沒有,怎麼就被拿來左證了,這也太冤枉了。

發現這講道理實在是講不清了,李皓也就不掙紮了,乾脆由著趙策英滴咕吧。

不過顯然趙策英此次來找,也不光是為了埋怨自己的,隨後便說起了正事。

但聽了這件正事,李皓果斷覺得,自己還不如多挨點嘮叨算了。

因為趙策英說的是冊封太子的事情,他想請李皓出麵上奏,讓趙禎正式冊封趙宗全為太子。

但李皓可不願意摻和進這事裡麵,於是說道:「其實你父親已

經是唯一的皇子了,而且現在官家也沒有再招宗室入京的想法。

這晉不晉升太子,其實已經無關緊要,你們何必要為此大動乾戈。」

趙策英解釋道:「這個道理我自然明白的,但如今這樣終究名不正言不順。

而且自我父親登上皇子位,也有一年多的時間了。

但我父親的實權隻怕連你都比不過,你真的覺得這樣合理嗎。」

聽了這話,李皓就有些不服氣了,你原先就是拿五品小官不當回事,現在都看不上自己的這個四品了。

不過想歸想,李皓還是說道:「但你應該明白,若是在未立皇子之前,那百官還能齊心勸諫官家立儲。

如今官家已經立了皇子,皇位有了法定的傳承,那大部分的官員都不會,再去為了太子之位冒頭勸諫官家的。

而且在朝堂之上,我終究人微言輕,官家也不會聽我的。

這事最好還是去找大相公們,他們若是在朝中威望極重,自會有不少官員附和。」

趙策英解釋道:「你說的這些,我又怎麼能不知道。

可幾位大相公那裡,我家哪能說得上話,反倒是你與幾位大相公更為熟悉,而且你還是英國公的乘龍快婿。

在文武兩邊都有支持,又深受官家信重,你說的話官家也是聽得進去的。

隻要你能幫幫我們父子,無論此事是否成功,父子都會記下此次恩情的。」

李皓聽到這話,還真是有些無奈,隻好說道:「那我看看有沒有機會吧,若是可以的話,我便向官家進言。」

見李皓答應,趙策英連聲感謝,之後接著聊了些情況,才告辭離開。

但對於要不要為此向趙禎進言,李皓還是有所疑慮的。

剛剛的答應,也隻是不想影響與趙宗全一家的關係。

而且李皓始終覺得趙策英這次突然來說這事,有些奇怪。

既然自己想不透,那李皓便打算去請外援來幫忙了。

於是當天下午,李皓便直奔歐陽修那,將趙策英說的話,一五一十都講了一遍。

歐陽修聽後沒有直接問題,而是對李皓說道:「你知不知道在汴京之中,有哪些官員與趙宗全交好。」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