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汴京的旨意

第一百四十四章 汴京的旨意(1 / 1)

推荐阅读: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對於趙策英能這麼果斷的前來講和,倒是李皓萬萬沒有想到的。

所以在護衛通報的時候,李皓開始還沒反應過來,但隨後一想,卻又不免佩服,一個人若是久貧乍富,卻還能保持如此態度,這就太不容易了。

既然趙策英已經主動遞下了梯子,李皓也就打算就著梯子下來。

於是李皓起身前往迎接,在趙策英見到李皓後,忙說道:「今日之事實在抱歉,本來小段就已經輸了兩場,這第三場其實已經沒有必要比了。

隻不過小段這人終究是年少氣盛的,當麵駁了他,實在怕他受不了。

所以今日李大人看在我的份上,說的那番話我實屬感激。

但事實如此,我也不能顛倒黑白,我如今來便是來道歉並為小段認輸的。」

隨後拿出了一杆長槍,說道:「像李大人那把禦賜寶刀一樣的神兵利器,我家府上也確實沒有。

唯一就這把長槍還拿得出手,所以我另外再備下了些財帛以做補償。」

聽到這話,李皓先接過了長槍,上手試了試,隨後便說道:「這把槍就已經很是不錯,我與小段兄弟本就是意氣之爭,就拿這把槍作為彩頭就行,其餘東西就拿回去吧。」

可趙策英聽後,還是說道:「不不不,不如就不如,我該幫他做些補償的,否則我心難安。

其他物件您也就留著吧,就當是我的賠罪。」

李皓於是乾脆隨手從帶來的東西,把上麵幾件小的給拿了下來,才說道:「那就留這些就夠了,剩下的東西就拿回來吧。」

見此趙策英還想再勸,而李皓也是鐵了心不想再拿,兩人一番爭論下,趙策英看李皓是真的不想收下,而不隻是客套,於是便命人帶著東西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趙策英不免佩服起了自家父親,沒想到竟真的讓他給算準了。

將剩餘東西送回庫房之後,趙策英也沒閒著,連夜出府便趕去了小段家裡。

畢竟好不容易把李皓這邊擺平,彆到時候小段又弄出什麼幺蛾子來,浪費了自己的一番辛苦。

等到第二日,趙策英的這番舉動,團練府內基本所有人都已經知道了。

於是這就為他們父子給加了不少印象分,不說那些趨炎附勢的官員,就連在一直冷眼旁觀的韓琦,經過這事都對他們大為改觀。

當然韓琦也沒打算改了初衷,所有的一切都還需等待李皓的人,給出一個結果。

後續的日子風平浪靜,那幫找李皓麻煩的人,見事主都已經退讓了,也就沒有再來煩李皓,而是一門心思的到趙宗全身邊獻著殷勤。

不過,其他人不來,反倒是趙策英開始有事沒事的就往李皓這跑,不是拉著切磋武藝,就是帶李皓出去逛禹州城。

後麵更是把小段他們也叫了過來,也不知趙策英是怎麼和他們說的,反正眾人對李皓的態度算不上多熱情,但也都沒有了敵意。….

不過很快就到了和石頭他們約定的日子,這天李皓早早就出了府門,躲開了趙策英他們來找。

到了街上,便看到石頭就在一個角落等著。

於是李皓便到街上,隨意找了個酒樓靠窗的廂房坐下,等著石頭上來。

沒一會功夫,石頭便悄悄的找了進來。

見人到了,李皓便問道:「讓你們打聽的事,打聽的怎麼樣了。」

石頭回道:「已經都打聽過了,我把帶來的人分派到禹州的四鄰八鄉轉了一圈,旁敲側聽的打聽了趙宗全的為人。

你還彆說,在一眾百姓看來,趙宗全真是個不錯的好官,在禹州沒有過仗勢欺人之舉,反而鼓勵農耕,還經常下田乾活呢。

另外趙宗全的莊子上,我也讓人也打聽了,莊上的佃戶也都說他家寬厚,遇到災荒之年,還會主動減免佃租,發糧賑災。」

說完就掏出了一本整理好的文書,交給李皓,說道:「這都是他們每日晚間給記下的一眾問詢記錄,你看看都是好話。」

看到這本文書,李皓翻看了兩頁,便誇道:「你這事辦的不錯嘛,還記得帶個文書來乾這活,越來越來有長進了。」

石頭說道:「也不是特意找的,是前些日子招進來的一個人,能寫會算的。

我看他頗為精明,便把他給帶來了,這記錄的事還是他提出來的呢。」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說完便離開了這個院子,但不過李皓並沒有直接回去,而是去了趟歐陽修那,關於韓琦讓自己獨自上疏的事,李皓還是擔心有些問題。

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坑了,還是找人問清楚才能放心。

可到了歐陽修那,李皓把問題一說,歐陽修也不解釋,隻說道:「讓你上疏你就去上疏,韓大相公還用不著去害你。」

可不放心的李皓還要再問,但歐陽修卻不想解答,隻是讓李皓快去寫奏疏。

於是李皓隻能安慰自己,既然歐陽修說沒有問題,那應該就是沒事的。

接著李皓便回了自己房間,將來禹州後發生的事,當然主要是講收集消息和趙策英的問話。

將奏疏寫好之後,李皓將其便交給了隨行的一個護衛,並給了他一張自己的名帖,讓他將其遞送到宮中。….

當然,李皓也不放心就這麼讓他走,隨後便出府找了石頭,讓他帶著人跟護衛一同回汴京,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等這事安排妥當,李皓後麵就又沒事乾了。

而且情況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變化,與李皓一同前來的人中。

歐陽修經常與韓琦商量著什麼事情,李皓幾次去找,都說沒空,也就不好在打擾。

而剩下的人裡麵,大半都在趙宗全那獻著殷勤,唯獨幾個沒去的也和李皓說不到一塊。

於是接下來,李皓與趙策英在一起廝混的時間就更長了,同樣與小段他們的關係也逐漸熟絡。

而汴京那邊,李皓的奏疏也終於到了趙禎麵前。

隻不過除了李皓遞上來的東西之外,還有一樣東西也同時出現在這裡。

和李皓遞上來那本記錄信息的本子一模一樣,隻不過是有皇城司遞送的而已。

另外在趙禎的桉前,還擺放著這段時間,李皓一眾人在禹州做的大小事情。

此時在福寧殿內,趙禎、皇後和曹景休三人都在,隻不過趙禎和皇後兩個是在聽曹景休說著,皇城司在禹州打聽到的消息。

要說曹景休也是倒黴,上次的兗王之亂,因為榮顯的緣故,曹景休也是被牽連的官員之一。

後來還是看在曹皇後的份上,趙禎才特旨讓他逃過一劫。

但為此也讓他沉寂了好一段時間,這次還是趙禎起了讓趙宗全來京的想法後,才重新啟用的曹景休。

讓他派皇城司的人,去到禹州打探趙宗全的消息。

畢竟上次的兗王就把趙禎騙的好慘,所以這次的選擇自然也就更謹慎了些。

而那本記錄也就是皇城司給弄來的,當然在漕幫安置眼線,隻是曹景休自己的主意。

因為隨著上次的協助救駕有功,漕幫之中有不少人都得了封賞。

也就讓曹景休注意到了這個民間團體的力量,於是便順手安插了人進去,結果因為安***去的人能寫會算,頗受看重。

也就陰差陽錯的被挑選進了這次的隊伍,同時也因為不是刻意安排,中間都沒有聯絡,所以

也沒有引起其他的人的主意。

不過這次事情辦得確實是好,所以在聽完了曹景休的彙報之後,趙禎倒是先誇獎了一番,才讓他退下的。

等殿中隻剩下兩人的時候,曹皇後說道:「關於李皓的奏疏,官家準備怎麼辦,要下冊封詔書嗎?」

趙禎說道:「至少從目前看來,趙宗全不失為一個好的人選,看其過往,待人仁厚又慈悲之心。

縱使沒有多聰慧,但想來也是能成為仁厚,縱使進取不足但守成有餘,這也就夠了。」

聽到這話,曹皇後不免有些傷感,因為她知道趙禎如此著急的原因。

這幾個月來,身邊的這個枕邊人的身體變化,曹皇後看的清清楚楚,所以也更明白他的用意。….

未免傷感,曹皇後很快便轉了話題,說道:「不過這次倒是有一點出乎意料,若非是禹州的消息,我倒真沒想到李皓竟有如此武藝,沒想到這位探花郎還是文武雙全。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