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散中心的地劃撥下來之後,許承安很快便找來工程隊,畫好圖紙開始動工,日子都不找了,有些好日子可能得等幾個月,許承安可等不了,他做事向來講究一個效率,不講究那麼多。
五月份,農忙過後的加工廠重新開工了,黑木耳還沒到采收的時候,不過還是可以先收些出得早的菌子,蚊子也是肉嘛。
許承安銷往省會的除了乾木耳之外,還有菌子乾,而且省會人有錢會吃,這些菌子乾在省會的利潤也是很高的。
廠房的職工們來到廠子的時候,都吃驚地發現廠子大了一圈,因為新廠房在開工前不久已經落成了,現在的廠子麵積可是以前的好幾倍,今年采收的木耳啥的也不用暫時占用廠子外的空地了,現在這個規模總算有點知名企業的樣子,之前廠子那麵積大小實在配不上營收和許承安這位青年企業家的名號。
許承安每天還是給培訓中心的耳農們上課,自己每隔一天也和施秋晴去夜大上課,忙碌得很,好在集散中心那邊有梁文峰看著,合夥人住在城裡頭,去工地方便,每天都會跑幾趟監工,趙建平也偶爾會開著摩托車去瞧瞧,許承安是不用多操心的,可以把精力都放在培訓中心這邊。
又是一個白天的課程結束,晚上上課的換成了趙光良,夜大今晚也不用去,許承安便開著越野車回了趟黑土屯。
自從廠子開工後,好些天都住在高管宿舍裡,偶爾還是得回家瞧瞧的,而且今天晚上也有點其他的事。
林永慶夫婦邀請自己和兩姐妹過去吃飯。
村裡的衛生站上個月落成了,黃玉芳正式當上了衛生員,如之前許承安所說的那樣,村委會這邊每個月給衛生員五十塊工資,林永慶一家人都給高興壞了,為了答謝許承安,便想請施家幾人吃頓晚飯。
如今兩家關係算是不錯的,彆人誠懇邀請,說是可以等許承安有空,不管哪天都行,許承安也得給個麵子,於是在百忙之中挑了今晚相當閒點的,過去吃這頓飯。
在赴約之前,許承安還去鎮子上買了兩罐麥乳精,主要是給兩夫婦那小崽子的。
駕車回到黑土屯,直接開到林家,林永慶的屋子就在村路邊上不遠,越野車開不進去,但是停靠在路邊,走個二十來米就到了。
三人一出現,早已等待著的林家幾人就連忙一起出來迎接。
見到許承安手裡的麥乳精,林永慶搔了搔頭:“許知青,就請你過來吃頓便飯而已,還帶啥禮物啊,這多不好意思!”
黃玉珍也道:“就是啊,許知青,你是玉芳是師傅,和我們也太見外了。”
許承安笑道:“也不算什麼禮物,給你們家鐵蛋買的,讓他嘗一下!”
說話間他把兩罐麥乳精放在了桌上,兩夫婦也隻能接受了,黃玉珍還對兒子道:“鐵蛋,快點謝謝許叔叔!”
“蟹蟹許叔叔!”
比起上回見麵,鐵蛋說話流利了不少,但還是甕聲甕氣的。
“唉,真乖!”
許承安摸了摸他的小腦袋。
這時黃玉芳倒了杯茶走了過來,雙手端著遞給許承安:“師傅,請喝茶!”
許承安微微頷首,接過茶水,問道:“玉芳,當村裡的衛生員感覺咋樣啊?”
“挺好的!”黃玉芳笑容滿麵。
村裡的衛生員毫無疑問是份好工作,清閒得很,畢竟也不是天天都有村民生病,偶爾才會有人來衛生站,然而清閒歸清閒,工資卻不低。
之前黃玉芳唯一擔心的是,自己並非醫科專業出身,甚至沒上過初中,也就小學文化,可能會被村民們質疑或輕視。
然而沒想到的是,自從衛生站啟用之後,過來看病的村民都對她很是客氣。
一方麵,大家早已知道黃玉芳是許承安的徒弟,不看僧麵也得看佛麵。
另一方麵,許承安醫術如神,村民們相信他收的徒弟醫術也肯定不會差。
其實在衛生站開業之前,跟著許承安學醫術的那段日子,隻要有村民過來求醫問藥,大多數時候許承安都讓黃玉芳代替自己看診,讓她增加經驗和信心,也讓村民們習慣並相信這位年輕的衛生員的能力,所以從學徒到衛生員的過渡很順利。
許承安點頭:“那就行,如果遇到啥問題的話就和我說。”
“知道了,謝謝師傅!”
黃玉芳又給施秋晴和施秋玲也都斟了杯茶。
幺妹都被整得不習慣了:“都是同村的,咱還那麼熟,小芳你給我斟啥茶呀,你來我們家的時候,我可不會那麼客氣!”
黃玉珍笑著說道:“秋玲,那不一樣,許知青幫了我們那麼多的忙,今天是第一次請你們吃飯嘛,你瞧你們不也給我們買了麥乳精。”
客套了幾句,黃玉珍讓林永慶留下招呼許承安等人,自己帶著妹妹進去做飯。
施秋晴和施秋玲想幫忙,然而黃玉珍卻怎麼都不讓兩人出手,說是也做得差不多了,讓兩姐妹在客廳裡先坐會。
在廳裡坐了十分鐘不到,黃玉芳就過來喊幾人去吃飯了。
許承安是貴客,既救過自己兒子還幫黃玉芳找了份好工作,對林家有大恩,兩口子不敢怠慢,這頓晚飯做得還是挺豐盛的。
一大鍋的白米飯不用說,80年代中期了,東北地廣人稀,家家戶戶分的田多,分田後沒幾年幾乎都能吃上飽飯,更何況黑土屯還是滄城知名的木耳村,村民們收入高。
林家殺了隻家裡養的大公雞,還去鎮上買了大半斤豬肉,此外整了一條魚和一大碗血腸,總共四個肉菜,對於許承安這種經常吃山珍海味的土豪或許不算什麼,然而林家已經誠意滿滿了。
儘管有了些錢,然而以前過慣了窮日子,村民大多還是很節約的,平時吃晚飯能有一個肉菜就算不錯的。
賓主落座。
許承安看著對麵的林永慶夫婦,心裡頭泛起奇怪的感覺。
這個畫麵太和諧了。
自己剛重生沒多久的時候,林家和施家還是仇敵呢,還起了衝突呢,
如今卻變得關係那麼好,屬實是世事無常。
不過這些都是在自己的斡旋下促成的。
不隻林家和施家,整個村子現在都很團結和諧,就連和黃村的關係都沒那麼緊張了。
總的而言,許承安認為自己這麼處理是正確的。
冤家宜解不宜結,村民之間沒有矛盾,大家才能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把事做成,否則的話就會阻力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