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道路硬化采用的是分段封閉單側道路施工的方式,也是最常用的修路方式。
如此一來能留另外一側通車,也不影響村民們期間出入。
那麼多人力,運輸車也十幾輛,修路是很快的,然而通車不快。
這年代沒有早強水泥,用的都是普通水泥,就算修得再快,養護時間也不短,不可能幾天就通車。
如果使用後世的早強水泥的話,修成兩天道路就能達到80以上的硬度,能滿足一般通車要求了。
好在八月的溫度還比較高,水泥路修完養護也相對較快,如果晚得一個月修的話,通車耗時可能得翻倍。
三方人的齊心協力下,到了八月末,水泥路養護即將完成,明天早上就可以通車了。
期間黑土屯的新耳場的段木也已經晾曬達到水分乾燥要求,接種上了新耳。
最後一次施工完成,許承安還是帶著施工隊眾人去廠子裡頭吃飯。
這些天施工隊就沒吃過共餐,每天上午下午收工都是去許承安廠裡吃的,許承安也大魚大肉地招待著,和施工隊已眾人經熟得不行了。
明天道路就可以啟用,沒有施工任務了,這頓飯許承安還給每桌上了酒,好好地喝了一頓,就開運輸車的少喝點,其他人都儘興。
公路部門這些隊員酒量也一個個都挺牛逼,每桌整了好幾支白酒,一斤半斤都不在話下。
施秋晴和施秋寧這次沒有阻止許承安喝酒,在某些場合,還是得讓他喝點酒的,儘管現在她們腦子裡還沒有應酬的概念,不過都漸漸意識到了這種交際方式是很常見的,也很有效。
喝了這頓酒後,加工廠一眾大老爺們和施工隊隊員勾肩搭背,都恨不得當眾結拜了,吳隊等人心滿意足地上了車,隻覺這次下鄉修路的曆程是接過的所有任務裡最舒服的。
翌日早上。
“二姐夫,大姐二姐,咱快點做早飯,吃完就去廠子,開摩托車跑跑那水泥路!”
水泥路今天正式啟用,施秋玲迫不及待地等著第一時間過去體驗了,剛起床就匆匆忙忙漱口洗臉,隨後跑進廚房燒火,把其他幾人都給逗笑了。
施秋晴很是無語:“你這小妮子,咋那麼喜歡貪新鮮湊熱鬨啊,晚點又不是跑不了!”
“哎呀,二姐,我都心急死了!”幺妹嚷道:“能修上水泥路容易嗎,吳隊長都說了,整個滄城能修水泥路的鄉屯都屈什麼來著?”
“屈指可數!”
施秋寧補充。
施秋玲雞啄米般地點頭:“對對對,反正就是少得很的意思,而且他還說咱黑土屯可是全城第一個修水泥路的山村呢,在咱之前,公路部門那邊還沒修過通往大山裡頭的水泥路,我能不想早點跑跑看嗎?”
“行吧,既然小妮子那麼性急,那咱今天就對付著煮點麵條吃得了!”
許承安滿足了幺妹的願望,早飯便不折騰了。
填飽了肚子,洗了碗筷,四人便馬上出門。
騎著摩托車,帶三姐妹跑了幾十米,剛到橫貫全屯的主村道,就到水泥路。
這條道路硬化可不是到村口那麼簡單,而是通向黑土屯背後的集體山林,新舊耳場都通到了。
因為它本來就是以方便外鄉鎮的人來黑木耳種植基地參觀學習的名義所修的,自然得修到位。
跑上水泥路,原本減震就不錯的嘉陵70瞬間就更為平穩了。
施秋玲興奮得直嚷:“這水泥路可真好啊,開摩托車一點都不顛!”
前麵開車的許承安哂道:“小妮子,你叫那麼大聲乾嘛,就跑個水泥路,有這麼興奮嗎?”
幺妹吐了吐舌頭:“二姐夫,我感覺好爽嘛!”
“那二姐夫讓你再爽一點,坐穩了啊,我要加速了!”
許承安一扭油門,嘉陵70咆哮起來,帶著更大的聲浪向前竄去。
以前這段路他隻能開個三十多時速,現在可以提到接近五十了。
慣性作用下,施秋玲嚇得趕忙抱住了前麵施秋晴的腰。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黑土屯的村民。
這條水泥路帶來的另外一個變化就是不少村民最近買了自行車。
黑木耳已經收了兩季春耳和一季秋耳,黑土屯家家戶戶的村民們幾乎就有了一些存款,買輛自行車是不成問題的,可是由於先前的路自行車不是很好走,很多人還是不想買自行車,反正想去鎮子裡的話早上也能坐拖拉機。
不過這水泥路一修,整個屯子很快就新增了二十多輛自行車。
雖說有拖拉機,然而隻能早上坐,你想其他時候去鎮子就沒那麼方便了,有自行車的話就能隨便什麼時候去都行,跑水泥路的話也很好跑。
所以,那些買了自行車的家庭,很多今天都趁著新路通車,騎上自己的自行車去體驗了。
開得一會,許承安甚至還發現了輛鐵公雞。
並非趙建平配了嘉陵70後給趙光良開的那輛,這是輛新的紅雞公,而騎車者是趙躍進。
嘉陵70都已經供給足夠,放開購買,更早生產的鐵公雞早就放開了。
在經過趙躍進身旁的時候,許承安還放慢了速度:“喲,趙大叔,啥時候買了輛紅雞公啊?”
“昨天剛去城裡提的!”
趙躍進那臉都快笑成了一朵花。
作為屯裡的種耳大戶,這次黑土屯劃了新的集體林地,他家分到的耳場又是大多的,趙大戶一高興,就直接整了輛紅雞公,成了加工廠的許承安三人外屯裡第四個擁有摩托車的人。
“摩托車可真好開啊,一點都不費勁,嗬嗬!”
趙躍進得意得很。
自己和許承安沒法比,但是能那麼早開上摩托車,也是倍有麵子的。
“趙大叔,可以的,以後你去鎮上或進城可就方便了!”許承安說到這裡又叮囑道:“不過你這紅雞公可得記得定期保養,開起來才好開,也沒那麼容易出毛病。”
“我知道,關於保養的事,我昨天剛買回來就問過趙建平了!”
其實不用許承安提醒,趙躍進也把這摩托車當成寶貝了似的,沒岀去開一次,回來都得用抹布擦得錚亮。
“許知青,我能開上摩托車啊,還得感謝你,不然的話,我們家今天連輛自行車都買不起。”
趙躍進對許承安充滿感激。
這個知青可是改變了全村人的命運。
許承安嗬嗬一笑:“趙大叔,咋不說這個,那是你們用自己雙手努力得到的財富,天道酬勤。行了,我得趕去廠子裡,回頭見。”
“行,許知青,回頭見!”
和趙躍進嘮叨了幾句,許承安便加速超車了。
紅雞公的速度怎麼都不如嘉陵70,哪怕許承安帶了三個女人。
剛買車回來的趙躍進也不舍得開快,就開個二三十時速。
在路上甚至還見到了一些黃村的人。
黃村今年也收了春耳,賺了不少錢,個彆村民修路後便買了自行車。
還有些走著去鎮上的,哪怕沒有車,走路也得體驗下新的水泥路。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喜悅,這條水泥路方便了所有人的出行。
光是修路就合作過兩次,兩村的人雖說不可能化敵為友,但好歹見麵不吵架了。
以前關係交惡的時候,大家在路上碰到都可能會互相嘲諷,隔空對噴的。
如今最多也就各走各的,也算有了不少改善吧。
來到廠子,許承安看了下腕表,比平時快了三分鐘。
三姐妹從車上跳下,施秋玲意猶未儘:“水泥路跑摩托車真是又快又穩呀,不知不覺就到了呢!”
言罷,她又諂媚地道:“還好有二姐夫,不然今天也就沒這條水泥路,咱們幾十年後都未必能跑上水泥路,那會我可都老了!”
施秋寧戳了她的額頭一下:“你個小馬屁精,就知道整天拍你二姐夫馬屁!”
“二姐,我哪是拍馬屁啊,我說的是實話好不好,二姐夫本事就是大!”
幺妹眼中都快閃小星星了。
施秋寧暗道這小妮子對承安哥一直以來都仰慕得很,倒是容易說服,就大姐那邊沒這麼好辦,希望他們一起上夜校後能有所進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