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塊刻著“滄城黑木耳種植基地”九個大字的木質牌匾映入眼簾,劉宗祥大為動容。
農林是一家,他一眼就看了出來,這塊木牌匾是沉香木所雕,這種木頭要弄來可不容易,它的品質也高,而且那字雕得非常好,哪怕劉宗祥對書法了解不多,卻也能看出大字蘊含的氣勢。
黑木耳是貴價農副產品,而東北黑木耳又是黑木耳中的貴族。
這塊沉香木牌匾很符合其高端定位。
劉宗祥暗道這位許廠長是懂得吸引消費者目光的。
聽到許承安和施秋寧玩二人轉順口溜之後,劉副廳長就愈加的對其刮目相看了。
這年輕人很懂省會市場的遊戲規則啊,居然這麼會玩營銷。
這是他搞的第二界農展會了,邀請的那些來自其他地方的代表團大多都是憨憨,就知道老老實實展出,思想觀念還停留在改開之前,在省會這樣的大都市早就落後了。
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市民們讓出一條路來,劉宗祥帶著眾專家們走了進去。
來到許承安麵前,他半開玩笑地道:“許廠長,你們這黑木耳是不要錢嗎,咋那麼多人都搶著買啊?”
劉宗祥一出聲,隨行的其他人就留意上了。
領導似乎認識這個人。
首先,他一口道出了對方姓許。
來參加農展會的代表團那麼多,領導哪能了解每個代表團的人,更何況滄城還是第一次參加。
還有,領導和對方交談時帶著開玩笑的口氣,如果雙方的關係很淺,領導是不會這麼說話的。
給農產品做評比的這些專家幾乎都來自市哈農業局或其附屬單位,比如種植業管理科、農技中心、農技站、農廣校、經濟作物站、農科所的科研人員或工作人員。
都是農業廳管的,他們的任務除了給農展會的產品做評比之外,還得揣測領導意圖。
出於公平公正原則,有些話領導是不會明說的,但混單位久點的聰明人都能通過其言行舉止看出來。
不聰明的也沒事,反正沒機會過來當專家評委,也彆指望能高升,一輩子當個普通職員就行了。
所以劉宗祥才說幾句,身為評委團的專家們就對滄城代表團多了個心眼。
不隻評委團,滄城農業局局長李宏誌也是心裡“咯噔”了下。
好家夥,看來許承安在省會的關係還真是這位劉副廳長。
當初就是劉副廳長親自來電,指定讓黑土屯的黑木耳來省會參展的。
許承安連忙道:“劉廳長說笑了,還得感謝農業廳給我們參加這個農展會,讓我們的黑木耳產品有機會讓省會的老百姓們認識,也很慶幸很多人認可我們的黑木耳!”
劉宗祥又道:“你們那順口溜編得也很有意思嘛,非常形象地展現了我們東北黑木耳的產品特點和優勢所在!”
許承安謙虛:“就隨便編的,讓領導們見笑了!”
劉宗祥環視周圍一圈:“很多逛展會的群眾都買了你們的木耳,今天早上你們的銷售如何啊?”
“感謝領導關心!”許承安指著展台角落裡的一堆空麻袋:“今天早上我們拿了三百斤樣品來展會,一級品、二級品和三級品各一百斤,一級品和三級品全都賣完了,二級品還剩下二十來包,十七八斤這樣,不過我們每種又各自追加了一百斤!”
一級品用來送禮,三級品性價比高,這兩種都賣得好,反而二級品沒那麼暢銷。
“一上午賣了這麼多啊,不錯不錯,但是不能隻得過老百姓這關,還得過我們專家這關哪!”
許承安指著幾種黑木耳,自信地道:“請各位專家隨便品鑒!”
專家們現在已經完全明白領導心思了。
劉副廳長沒有一句話是直接誇滄城黑木耳的,然而每句話細思都傾向於對方。
第一句表明和對方關係不淺。
第二句讚順口溜編得好,有備而來。
第三句問銷量,其實就是點名這家的黑木耳受歡迎。
評委團們聞弦歌而知雅意。
一個食用菌專家率先拿起一級品看了看,又聞了聞:“怪不得這黑木耳能賣得那麼好,它這肉質很厚,耳片大小適中,自然微卷,品相極佳,還有野生木耳特有的鮮味,曬得也很乾,泡發率應該在十倍以上!”
另一位專家也道:“確實如此,這樣的黑木耳品質,在一級品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其他的食用菌專家評委也紛紛鑒賞並做出了點評,無一例外,全都是誇讚的。
不隻是順應領導心思,平心而論,這黑木耳的品質也無可挑剔。
滄城代表團眾人聽得眉飛色舞。
這下穩了,我們這黑木耳,看來多少能拿個獎回去!
……
農展會第二天是周日,放假逛農展會的市民更多了,黑木耳展區滄城展台依然一枝獨秀,品質最好,營銷手段更是碾壓,誰能搶得了他們的風頭。
很快地到了農展會最後一天。
下午,頒獎儀式環節。
現場的所有代表團們都很是緊張,尤其那些有機會拿獎的代表團。
“現在我們公布本屆黑江省農展會黑木耳優質獎的獲得者!”
聽到頒獎工作人員的話,底下一種黑木耳代表團都屏住了呼吸。
“經過專家團集體評分,最終得出評審結果,榮膺優質銅獎,銀獎和金獎的分彆是尚至黑木耳、東濘黑木耳,以及滄城黑木耳!”
話音剛落,滄城代表團眾人便不約而同地歡呼出聲,每個人都激動無比。
滄城的黑木耳獲獎不出意外,但是讓眾人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拿了個優質金獎!
這就意味著滄城黑木耳成了省農業廳官方認證的,省內所有所有黑木耳中品質最好的!
這個獎沒給哈市本土的尚至代表團。
其實尚至黑木耳在哈市也頗有名氣,從70年代就開始進行黑木耳技術研究,比東濘食用菌研究站晚了點。
然而光論黑木耳品質的話,尚至黑木耳彆說比不上滄城,連東濘都比不過,和伊秋黑木耳差不多,給個優質銅獎就不錯了。
更何況,黑木耳評比設了兩個不同的獎,不能金獎全都強行發給本地產品,容易被彆人詬病不公。
還有一個是馳名金獎,才是給尚至黑木耳量身定做的。
怎麼才馳名?那必須賣得早也賣得多,廣為人知。
尚至黑木耳是本地的,一開始就給哈市供貨了,賣了十幾年,馳名產品那是實至名歸,把這個獎頒給尚至黑木耳彆人也無異議。
馳名獎滄城就不沾邊了,畢竟才剛種黑木耳沒兩年,賣的時間和數量都有限,沒啥大名氣,但是收獲了個優質金獎滄城代表團眾人就很滿足。
這個結果彆說滄城代表團沒想到,就連劉宗祥一開始都沒料到。
領導的態度隻能讓一種參展產品的評分往上提高一些,比如讓本來拿不了獎的拿個銅獎,本來拿銅獎升到銀獎,本來拿銀獎的變成金獎,但不可能讓拿不了獎的直接拿金獎。
換句話說,你這產品本身就得很有實力,才可能拿到金獎。
把一種不夠資格的產品硬捧到太高的位置,領導自己都不會同意,所以尚至的黑木耳拿不了金獎,隻能拿個挽尊的銅獎。
滄城的黑木耳品質太好了,在農展會上極受歡迎,被市民們瘋狂搶購,就公平評比其表現也該拿黑木耳優質金獎。
東濘則分彆拿了優質銀獎和馳名銀獎,其實也算大有收獲了。
然而一起參加頒獎儀式的東濘代表團黃站長等眾人依然有些鬱悶。
上年省農業廳第一次搞農展會的時候,也沒想過反響那麼好,加上邀請的代表團相對較少,當時也沒搞什麼獎項評比,所以東濘代表團錯失良機,今年卷土重來,卻沒想到會橫空殺出個滄城代表團,把誌在必得的黑木耳優質金獎給搶走了。
研究了十幾年食用菌技術的老牌試驗站,在最驕傲的品質上卻被後起之秀力壓,黃站長等人說不難受是不可能的。
哪怕雙銀獎在手,卻還是大為失意。
頒獎儀式結束後,東濘代表團都沒心思待在省會了,恰好晚上有回去的火車,他們乾脆連夜走人,不想再留在這個傷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