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年代:我在大山腳下修了個假仙 > 第三百一十八章 許承安的套路和推銷小技巧

第三百一十八章 許承安的套路和推銷小技巧(1 / 1)

推荐阅读:

周鳳嬌看得一愣一愣的,對身旁的周建國道:“大伯,這樣也行嗎?”

“為啥不行?”周建國微笑著,對許承安的做法相當滿意:“非常人用非常手段,這麼多競爭對手,你不主動做點什麼,哪能吸引彆人的關注,酒香也怕巷子深啊!鳳嬌,你得學著點,許廠長這招那叫一個高,你瞧這效果不立竿見影嘛?”

周鳳嬌瞧了瞧周圍其他展台,人都稀稀拉拉的,而滄城展台這邊一窩蜂擠著。

人都是有看熱鬨心理的,某個展台被圍觀了,其他人也會跑過去瞧瞧什麼情況,形成良性循環。

周鳳嬌汗顏:“許承安這也太會玩了,我都沒想到他能把二人轉搬到農展會上!”

順口溜一停,便有些感興趣的市民出聲了。

一位老大爺問道:“你們這黑木耳吹得那麼響亮,到底有沒有那麼好啊?”

“大爺,我一看您就是行家,這眼光絕對差不了!”許承安先是拍了老大爺一記馬屁。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嘛。

服務很重要。

在計劃經濟時代,很多人去供銷社買東西得看社員臉色,去國營飯店吃飯得看服務員眼色,去市場買豬肉都得看豬肉佬眼色……

碰到個把顧客當上帝的賣家,消費者心裡還是挺爽的。

“這黑木耳行不行咱不自吹,我拿出來給您看一看,聞一聞,您就知道了!”

許承安說話間從一級品裡拿出一把乾耳,遞給了老大爺:“大爺您看,我們這黑木耳正麵呈烏黑色,背麵是灰白色,顏色均勻自然且有光澤,這是優質東北黑木耳的顏色特征!”

“然後您再看這形狀與厚度,我們家的木耳耳片完整,卷曲自然,肉質厚實!”

“還有,您聞聞我們這木耳,是不是有股淡淡的鮮味清香,和野生木耳的味道差不多,隻有生長在山林的段木木耳,吸收天地靈氣,才有這樣的味道!”

“……”

許承安科普了如何分辨優質黑木耳之後,這才道:“老大爺,這次換您來評評理,看看我們家的木耳好不好?”

老大爺微微頷首。

彆人說了一大堆道理,自己可不能硬說人家的木耳不好,要說不好至少也得拿出點理由,否則圍觀群眾都不會相信,隻會覺得自己無理取鬨。

更何況老大爺和滄城代表團無仇無怨的,為什麼要貶低人,人家態度那麼好,剛才還誇自己有眼光呢。

於是他拿起一塊乾耳裝模作樣地看了下:“這木耳確實不錯!”

其實老大爺也不是很懂,但是這會得硬裝,顯得自己很識貨的樣子。

這時又一位大媽說道:“小夥子,你們這木耳瞧著確實還不錯,就是價錢太貴了點!”

許承安不慌不忙:“大娘,黑木耳的價格是當地物價局根據品級定的,我們一級品就這個價,沒辦法!但是我們不怕貨比三家,我們的一級品,絕對是最好的!”

“還有,大娘,你瞧下這個!”

說到這裡,許承安用力捏了下某塊乾耳,隻聽得“哢嚓”聲響,那乾耳便碎掉了。

“大娘,你瞧我們這木耳曬得多乾,所以捏著易碎,聲音也很清脆!”

“我不吹牛,我們的一兩乾耳能泡發出足足一斤的木耳,泡發率是十倍,而劣質乾耳的話一兩才能泡發個三四兩,泡二兩都未必有我們的一兩多!”

“因為曬得乾,所以上稱輕得很,一斤就很多了,你要是拿來燉雞炒肉,每次放個三四錢就夠,能吃上幾十回,而且誰都不會天天吃木耳對吧,一斤可能就能吃大半年了,十幾塊錢吃個大半年!”

“而且,它的營養價值可比青菜啥的高多了,吃著對身體好,能預防多種疾病,比如冠心病,血脂或膽固醇過高,這些都是老年人朋友容易得的,健康不比啥都重要!”

“還有,很多孩子都容易生病,多吃黑木耳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黑木耳裡豐富的鐵元素還能預防貧血,你看它功能那麼多,這價格很合理對吧!”

黑木耳是貴價農副產品,推銷還是需要點技巧的,得抓住消費者痛點,讓他們心甘情願把錢從兜裡掏出來。

許承安就很聰明,大娘嫌貴的話,他就從乾木耳耐吃還有中老年人以及孩子的健康角度出發,這些都是老人家最在乎的東西。

大娘也被說服了:“好像是這麼個理,我上次買了半斤,吃了幾個月才吃完,就是不知道這黑木耳還有這麼多作用。行,那給我整一斤,要最好的,我和我孫子都多吃點!”

這個農展會可隻是展覽那麼簡單,確切地說是展銷會,既展覽又銷售,消費者們是否買賬比啥都有說服力。

“好嘞!”

許承安反手就拿出幾袋包裝好的黑木耳:“大娘,這些都是六月份出的品質最好的當季春耳,都是一斤裝,您隨便挑一包,都是絕對足稱的!”

說話間他把展台的稱調到一斤的位置,把其中一包黑木耳放上去,那稱瞬間就抬了起來。

這又是一個推銷小套路。

物價局那邊雖然把價格管控得很嚴,禁止買賣雙方自由議價,也不能搞什麼買幾送一的噱頭,農展會也不行,但是稍為壓稱點肯定是不違規的。

這乾木耳本來就帶包裝,會更重一些,許承安讓員工包裝這批參展的又特地多加了兩錢左右,所以放上去壓稱就更快,給人的感覺份量就很足的樣子。

連續放了幾包黑木耳,全都是這個情況。

大娘是經常去市場買菜的,對此表示很滿意,隨便挑了一包便付了錢。

“謝謝大娘!”許承安讓施秋晴幫忙找錢的同時,指著包裝袋道:“你要是覺得好吃的話,以後可以認準我們的牌子。我們的黑木耳來自滄城陽平鎮,鎮上的黑木耳種植基地是滄城欽定的,位於大興安嶺林區,天然段木種植,品質絕對有保證!”

這黑木耳的包裝相比後世非常簡單,上麵全都是文字說明,印著產品名稱、淨重、廠家、地址和電話等字樣,此外淨重旁還有兩行字:“缺斤少兩,保退保換!”

沒有圖片,就連所有文字都是相同的顏色,八零年代中期的塑料包裝就是這樣,能弄到就不錯了,不能要求太高。

許承安廠子主打的就是這種包裝好的黑木耳,有半斤和一斤兩種。

他的目光看得很長遠,一開始建加工廠就打算做品牌。

比起散裝投放市場,自然是帶包裝和牌子更容易打響名聲啊,不然彆人顧客買的是散裝的,就算覺得這黑木耳好吃,又怎麼知道是誰家的。

“行,那我試過再說,好吃回頭再買!”

“好的,大娘,您慢走!”

許承安費了不少唇舌,總算開市了。

不過萬事開頭難,開了個好頭,後麵就好辦了。

那老大爺也整了一包,他也是老年人。

省會人果然豪橫,在場不少的老年消費者紛紛出手,很快就當場賣出了好幾包,有一斤的也有半斤的。

施秋玲不由得咋舌,偷偷對身旁的施秋晴道:“大姐,咋省會的大爺大娘都這麼有錢啊,乾耳在這邊賣那麼貴,一級品每斤都二十了,他們眉頭都不帶皺一下的!我們滄城那邊同是一級品才賣十五每斤!”

“噓,彆亂說話!”

施秋晴給她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價格不同我們彆討論,千萬可不能讓人家聽到了!”

頓了一下,她才繼續小聲道:“省會能一樣嗎,這裡的人有錢,出門個個都騎自行車!”

施秋玲點了點頭:你二姐夫還說過,省會很多人家裡都有電視冰箱呢!”

說到這裡,小妮子又興奮地道:“我們的黑木耳賣到省會準能掙很多錢,二姐夫真有法子,還讓那麼多人都跑來咱們展台了,不知道這次農展會能賣出多少!”

“農展會賣出多少是次要的,關鍵是通過這次機會讓我們的木耳順利打響進軍省會市場的第一炮!”

當廠長助理久了,大媳婦思考問題也有了點格局,不像小妮子目光那麼短淺,就想著農展會多賣點乾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