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先是肯定了許承安這份機械圖紙的設計成果,隨後又問道:“我聽周鳳嬌說,你有一支東方紅12拖拉機隊,這份機械圖紙都是出現故障之後,在維修時在實踐中得到的想法?”
許承安道:“也不隻是實踐,蔡教授,其實我也買了不少機械資料自學,其中包括您編寫的那本《機械創新設計理論與方法》,我也有拜讀並從中獲得不少感悟!”
蔡北榮暗道慚愧,他編寫的《機械創新設計理論與方法》確實有不少機械設計的創新思路,然而並不包括對方改良東方紅12的那些巧妙法子,彆人多少有點客氣了。
“不瞞你說,東方紅12的設計總工就是我一位老同學,當時他設計這款小排量拖拉機的時候也沒啥經驗,都是摸著石子過河,所以難免存在一些設計缺陷!”
“後來,東方紅廠家組織專家組修複這些設計問題,我也是其中一員,經過大家的努力,也解決了不少問題,但是依然存在幾個大缺陷!”
“這些缺陷我們一直沒能找到很好的法子,除非拿生產線大開刀,然而那樣的話得付出很大的代價,目前來說是不現實的!”
說到這裡,老教授的聲音激動起來:“可是,你的那份圖紙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更好的思路,在不需要大動生產線的情況下,也能很好地進行升級!”
蔡北榮的話讓許承安也有點驚訝。
他倒是沒想到,這位老教授和東方紅12還有這麼一份淵源。
而且,自己拿出的機械圖紙設計思路居然如此能打,就能專家組也都頭疼的問題,卻被自己搞定了。
“你這些圖紙如果能用到東方紅廠家那邊,升級後的下一代產品質量就能更好,也更穩定耐用,這對於工業現代化進程和車主們都是福音啊!”
老教授口氣懇切:“所以,我想問一下,你的這份圖紙,我能送到東方紅廠家那邊嗎?”
許承安暗道這位教授倒是個講究人,還特地打電話問我能不能用,也算是挺尊重彆人的科研成果了。
“當然可以,能為郭嘉的工業化進程出一份力,我也感到很高興!”
許承安想都不想就道。
當然,這隻是場麵話而已。
他肯定是想撈點著數的。
自己不是蔡北榮這樣的人,可以無私為郭嘉奉獻一切,圖紙可不能白送,得有利益。
但是許承安不會主動提條件,那樣顯得功利心太重。
在自己點頭讓老教授拿圖紙去東方紅那邊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賺到了。
賺到的不是錢,而是兩個人情。
兩個大人情!
一個是蔡北榮欠的,一個是東方紅廠家欠的。
人情,是最難還的東西!
你想讓蔡北榮這個層麵的人欠自己人情,這談何容易!
更何況還有一個東方紅廠家呢。
自己這份圖紙隻要送到東方紅那邊,不說他們會給自己送拖拉機吧,至少買是隨便買,要買多少有多少的了!
“謝謝,實在是太感謝你了!”
蔡北榮衷心道。
他是個非常純粹的,愛國的專家學者。
國內的工業技術和機械技術每進步一點,每解決一個技術難題,他都非常高興。
“蔡教授言重了,您是機械領域的泰山北鬥,為郭嘉做出的貢獻才是無可估量!”
許承安謙虛一番,話也很真誠。
對於蔡北榮這樣的人,他是充滿敬意的。
沒有這種純粹的專家學者無私奉獻,兢兢業業地付出所有,華夏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十年實現經濟騰飛和民族複興。
雙方又聊了一會之後,蔡北榮又道:“許知青,你啥時候有空來一趟省會嗎,電話裡頭不方便,如果有機會的話,咱當麵聊聊!”
對於這位天才,蔡北榮已經產生了濃烈的興趣,頗想親自見他一麵,而且這樣的人在一個偏遠的山村太浪費了,他應該有更好的大舞台。
“蔡教授,感謝您的邀請,不過我還建了個木耳加工廠,得幫鎮政府推廣黑木耳的種植項目,這會也快到了春耳接種的時候,近段時間我可能會比較忙,得忙過這段時間才有空!”
蔡北榮這麵那是肯定得見的,但是許承安不急,等到合適的時候去那邊更好。
蔡北榮有點遺憾,但也沒有辦法。
他從周鳳嬌口裡對許承安有一定的了解,這個年輕人身份頗為複雜,既是拖拉機隊的老板,自己還帶村民們種黑木耳出了成績,研究出了一種產量很高,品質很好的黑木耳品種,得到鎮政府重視並開了個木耳加工廠,反正搞的東西挺多。
不過另一方麵也說明此人腦子確實好使,不僅限於機械領域。
蔡北榮把自己辦公室和宿舍的地址都給許承安,甚至還有教務處的電話號碼,讓他來省會一定要找自己,這才掛了電話。
放下話筒,許承安嘴角挑起一絲笑意。
省會人脈圈子的第一步成功走出了,還是一步到位的那種!
和蔡北榮這樣的陸地神仙攀上關係,那可不要太管用!
我這切入點,堪稱完美啊!
直接開機械廠太難了,得在省會有深厚背景還有巨額資金,以自己目前的條件,再奮鬥很多年怕是都開不了,而且搞機械廠不是一般的麻煩費事,許承安就興趣缺缺了。
然而,我可以把自己的機械精通技術當成籌碼,來換取可觀的回報。
許承安思索著回到家裡。
一進院門施秋玲就飛奔了過來,挽著他的手臂好奇打聽:“二姐夫,那位教授都和你說了啥啊?”
許承安笑道:“也沒說啥,就隨便聊幾句,蔡教授讓我有空去省會找他。”
幺妹嬌軀一震。
啊?二姐夫要認識神仙一樣的大人物了嗎?
“還有,我們今年應該又能增添幾輛拖拉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