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飯的時候,許承安故意道:“對了,待會我得進趟城!”
施秋玲停下筷子,一下子來了精神:“二姐夫,你進城乾嘛?”
幺妹喜歡進城,因為城裡熱鬨,市集上賣的東西多,甚至還能看電影。
許承安隨口道:“給村委會買個功放和幾個大喇叭,搭建個廣播係統,以後召集村民或者又啥事在村委會那邊喊一嗓子就行了。”
“秋玲,承安有正事,你就彆跟著湊熱鬨了,摩托車的後排還得放東西呢!”
施秋晴了解幺妹的心思,及時出言阻止。
施秋玲點了點頭:“嗯,大姐,我知道了,我不會跟著二姐夫去的!”
她隻是天真爛漫,並非毫不懂事,怎麼說已經是十八歲的成年姑娘了。
許承安笑著說道:“秋玲,這次姐夫沒空,辦完事就回來了,下次再帶你進城玩,對了,你們有啥要捎的不,我給你們捎回來!”
施秋玲擺著小手:“不用了不用了,二姐夫,你後座得放那麼多東西呢!”
施秋晴也道:“我也不用,家裡啥都不缺了!”
話雖如此,許承安還是打算給她們買點小禮物。
兩姐妹都不知道自己有大羅乾坤袋,可以隨便放東西。
吃過早餐,許承安就騎著小嘉陵離家了。
聽到那公雞打鳴般“咯咯咯”引擎聲遠去,施秋晴便走進了許承安房間。
門是敞開著的,很多農村人白天不習慣關房門,而且許承安平時也故意開著,好讓施秋晴進去給自己收拾。
自從那次晚上送麥乳精被輕薄之後,施秋晴就不敢貿然隻身一人進他房間了。
然而施秋晴讓她幫忙照顧許承安的生活起居,平時這個男人也確實丟三落四的,施秋晴又不能坐視不管。
於是她通常等到許承安外出的時候才收拾。
踏入門口,就看到裡麵有點亂。
以前她覺得許承安還蠻喜歡乾淨整潔的,房間收拾得井井有條,然而這段時間卻總是亂糟糟。
但是施秋晴也沒太感到奇怪,畢竟許承安在外邊忙嘛。
男人忙著其他事,自然就不像女人有那麼多心機打理家務活了。
反正自己平時在家裡閒著,就幫忙收拾一下了。
當然她不知道,許承安是故意的。
這是媳婦的活,他就是想讓施秋晴更多地代入媳婦的角色,這樣就更好ua這個女人了。
施秋晴先是打掃乾淨,然後再把亂丟的東西放回原處。
給許承安打理房間這麼久,她對那些大小物事擺放在哪裡已是了如指掌。
床上散落的著幾本書,卻並非高考資料。
《食用菌病蟲害防止》《黑木耳如何種植》《食用菌栽培實用技術》……
係統獎勵了個靈材種植術,不過還是得和現實世界的技術結合起來,同時也能對比優劣,所以許承安一直都在學習。
不過越是對比,他愈是發現80年代初的木耳栽培技術落後,還真遠遠不如自己目前掌握的。
施秋晴坐在床邊,拿起一本《食用菌栽培實用技術》。
翻開第一頁,入目就是一大堆術語,讓人頭暈眼花。
種糧種菜還好理解,涉及到菌種原理啥的對一個隻念過小學的村裡姑娘而言就過於深奧了。
承安腦子真的好使啊,他就算從書上自學培育黑木耳的技術也能當專家,換成我就不成。
施秋晴合上那本《食用菌栽培實用技術》,連帶其他幾本書疊起來放到床頭。
這時她發發現,床頭那張木椅子的靠背上還掛著一條褲衩子。
“我昨晚不是給承安洗過了嗎,為啥這裡還有條換下來的?”
施秋晴有些奇怪,不過還是順手拿了起來。
咦,咋黏糊糊的,好像抹了漿糊那樣……
突然想到什麼,施秋晴臉頰飄起兩朵紅雲。
很多人就算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走路的。
這條褲衩子,在她手裡頓時成了燙手的熱山薯。
一時間施秋晴不知該不該放回原處。
猶豫了數秒,她這才做出決定。
啐了一口,卻還是拎著褲衩子去院子清洗了。
……
有摩托車進城就是方便,一個小時後,許承安便來到了城裡的國營百貨商店。
把車子停靠在門口,直奔電器區的音響架子。
進口功放功放價格極貴,許承安年前已經入手一套了,得幾千,能換套磚石房,一般人還真買不起,不過那音質確實沒話說,就算後世很多人都是老功放的發燒友,還有人高價收。
村委會的廣播係統對於音質要求不需要那麼高,隻要功率夠大夠響就行,於是整套國產的,一千多塊搞定。
除了功放,再整四個大喇叭就差不多了。
屯子不算大,總共也就上百戶,村民們的家分布得也不是很零散。
村委會位於村中央,四個大喇叭分裝房頂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就ok。
最後買點線材,和給施秋晴施秋玲捎的小禮物,許承安就撤了。
回到屯子,來到村委會,老支書和工作人員們早已等待著了,當下許承安教幾人如何布線並進行調試,許承安也是老功放的發燒友,年前家裡也買了套進口音響,這玩意他太熟了。
一切弄好,卻還不能馬上試用,因為到了午後,很多村民可能正在睡午覺,放大喇叭就擾民了。
於是許承安先回家。
基本都調好了,到時老支書直接試音就行,應該不會有啥問題。
推開院子大門,就見到那條掛在晾衣杆上的褲衩子。
嘿,果然幫我洗了。
她準能發現上麵有我的“孩子”,卻連這個都沒避嫌。
看來我這段時間的調教還是很有用的,秋晴已經開始有大媳婦的覺悟了嘛!
下午時分,屯子裡的人們剛午睡起床,就聽到了大喇叭的聲音。
“喂,喂,我是村支書趙衛民……”
“咱屯子新裝了廣播係統,以後有啥事要召集各位村民,就用大喇叭通知各家各戶了!”
“如果村民們有啥急事,也可以用大喇叭!”
“在這裡鄭重感謝許承安許知青,這套廣播係統是在他的大力資助下搭建起來的!”
“……”
當大喇叭試音的時候,許承安正在房裡,隔著牆也聽得一清二楚。
有這幾組大喇叭,以後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