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郭嘉除了明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之外,其他還有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集體林權證,也就是集體林地的合法歸屬權。
黑土屯這個小山村耕地比很多村落少,然而背靠大山的關係,分到了一些集體林地。
老支書一聽便皺起了眉頭:“承安,你想個人承包這些集體林地?這個恐怕有點難……”
黑土屯的這些林地目前隻屬於集體,還沒分給個人,郭嘉2001年才開始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在閩南省省林業廳組織下開展換證試點,2008年才全麵啟動集體林權改革,確權到戶,讓林農獲得了價值2萬多億元的家庭財產和27億畝集體林地的承包經營權。
82年剛明確分田到戶和集體林權,許承安想承包集體山林那是肯定不行的,這種行為太大膽了,和某個人剛分田就把村民們的耕地們承包了差不多,不符合原則,甚至有點驚世駭俗。
許承安好整以暇地解釋:“不是,老支書,你誤會了,我隻是想帶著村民們一起種點東西。”
老支書停下來了抽旱煙,把煙鬥放到桌上,詫異地道:“種東西?”
“對,這集體林地閒置著也是浪費,如果咱們屯子好好利用起來,就能掙到更多的錢!”
“分田到戶後,村民們的時間多了,農忙過後就沒啥事,很多人要麼窩在家裡,要麼吃飽了沒事做去大榆樹下侃大山,閒置勞動力一大堆。”
“這些人並非不想乾活,而是沒活可乾,如果咱今年做個規劃,把集體林地開發一下,能夠給每戶都帶來更多的收入,想來全村都是會支持的!”
“吉臨長白山那邊,不就有很多參農種林下參了嘛,能賣到三四十塊一斤,很多人都致富了。”
老支書點了點頭。
同為東三省,吉臨長白山腳下的村門種林下參的事他也有所耳聞。
村裡有了公共電視後,他幾乎每天晚上都看新聞,其中有個新聞,就是和林下參相關的。
然而他很快又搖了搖頭:“承安,要在咱們屯的集體林地種林下參怕是有些難度,我們這邊的山林和長白山還是有很大不一樣的。況且彆人吉臨省政府從70年代就派專家開始了林下參的培植研究,經驗豐富,咱們技術也不夠人家過硬啊!”
許承安耐心地等他說完,這才笑了笑:“老支書,長白山那邊的林下參我隻是舉個例子而已,咱們這邊確實不合適,我也沒打算種林下參!”
林地條件和技術隻是其中兩方麵,還有很多因素。
人參這玩意受眾群是有局限性的,它的市場也就那麼大。
剛開始種林下參的時候,吉林的參農確實掙了不少錢,然而人參一多,市場就被破壞了,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林下參價格暴跌,很多參農負載累累,苦不堪言。
林下參的種植周期也太長,不符合快速脫貧的理念。
還有,人參隻能公家收,許承安少量收點野山參還行,批量收人參就踩底線了。
所以,衝著這幾點,許承安就不會組織村民們種林下參。
他的目標是做一個氣候環境適宜,受眾群更廣,市場更大,同時也不會踩到底線的東西。
“那還有啥能種的?”
老支書其實也考慮過怎麼利用集體林地的問題,然而思來想去,都想不出有什麼能種的。
“黑木耳!”
許承安終於道破天機。
老支書吃驚:“種黑木耳?”
“沒錯,老支書,市麵上的木耳供不應求,價格高昂,你知道為啥不?”
老支書下意識地搖了搖頭。
許承安笑著解開了謎底:“因為種黑木耳用的是段木栽培法,需要大量的木材資源,不是誰都能批量種的,而這正好是咱們屯子的優勢!”
80年代初的黑木耳很貴。
貴到什麼地步?
和豬肉價格差不多!
如果在城裡的話,能賣到差不多一塊一斤,這不比帶票的豬肉價格差多少了。
沒辦法啊,物以稀為貴。
這年代批量種植黑木耳得有林木資源,而且市場剛開放,很多坐擁山林的村集體都還沒考慮過要種黑木耳。
而且黑木耳這高昂的價格會持續很多年,直到80年代後期,袋料栽培模式的出現和郭嘉的大力推廣,解決了木材資源短缺的問題,使用木屑等替代材料節約了資源,還提高了木耳的產量和質量,木耳的價格才被打下來。
然而就算是這樣,黑木耳市場也不像林下參那樣崩盤,因為它的受眾群廣,市場廣闊,普通人偶爾也會吃一次。
用木屑取代木頭袋裝栽培的法子許承安也會,重生前他就自己種過木耳,郭嘉推廣普及後,很多普通家庭都會種,並不算很困難的技術。
但是現在他肯定不會提前把袋裝栽培術拿出來的,否則很快就會被其他人學了去,郭嘉也會大力推廣,每個人都能種黑木耳了,黑土屯的山林優勢便蕩然無存。
先用段木栽培法賺個幾年,等郭嘉過幾年對亂砍亂伐管控嚴了,袋裝栽培術也快麵世了,我再把新技術拿出來,又能多賺個幾年。
至少十年之內,黑木耳都將成為黑土屯和我掙錢的一個大項目,也是帶著整個屯子致富最快的法子!
“東北也是種植黑木耳最好的地方,氣候非常適宜,夏季溫暖濕潤,冬季寒冷乾燥,晝夜溫差大,有利於黑木耳生長和營養物質的積累!”
“我們還擁有肥沃的黑土地,富含腐殖質,能為黑木耳成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適合黑木耳接種的樹種有麻櫟、青皮櫟、楓揚、白揚、榆樹、刺槐,構樹等,直徑到515厘米左右,我們的集體山林多得很!”
說到最後他做出總結:“天時地利人和咱屯子都占了,不中黑木耳種啥?”
許承安分析得這麼詳細,老支書的思路也瞬間明朗了。
他一拍大腿,神情激動:“承安,你還彆說,我們屯子還真能種黑木耳!”
自己想了那麼久,都沒能想到怎麼好好利用集體山林,彆人承安就想到了,還是那麼完美的法子。
不愧是萬元戶啊,腦子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