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姓的感激之聲中。
李原轉過身望著高台上的輔國將軍。
此時的鄭天雄麵色陰冷,渾身顫抖。
他是萬萬沒想到。
李原居然真的殺了鐵勒使節伯吉亞,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但隨即,輔國將軍臉色一白。
他想到了更可怕的後果。
鐵勒使臣死在我大梁上京,那些草原蠻子豈能善罷甘休。
保不齊又要給大梁招來一場兵禍。
他心下驚懼,伸出手指,指著下麵的李原喝道。
“小子,你為何殺了他!那可是鐵勒使臣!”
李原則是一臉無辜的表情對著高台上問道。
“輔國將軍,這決鬥可是您一力促成的!”
“決鬥自然是生死不論。”
“在下想,定是輔國將軍知道鐵勒使節在上京為禍一方!殘害良家女子無數。”
“輔國將軍不忍百姓受辱,這才讓我與其決鬥。”
“目的嗎,自然是為上京百姓除此禍害。”
“在下代上京百姓謝過將軍大恩。”
“你!你!”
李原一句話,將鄭天雄的嘴直接堵死。
然後他又轉過身來,對著那些被害女子親眷說道。
你們還不過來謝過輔國將軍的安排。
那些親眷因為家人得以報仇,各個都是悲喜交加。
李原這麼一說,他們想都沒想直接便跪倒在地,對著高台大聲感謝輔國將軍大恩。
結果不知怎麼,被他們一帶動,身後呼呼啦啦跪下了更多的百姓。
這些百姓都在大聲高呼,感謝輔國將軍為上京除此禍害。
這一下,鄭天雄的臉憋的通紅。
對李原滿腹的怨氣卻發不出來。
他哪裡是要為上京百姓報仇。
明明隻是想借鐵勒人的手,除掉這個不順眼的李原而已。
結果現在,殺掉伯吉亞倒成了自己的指使。
鄭天雄看著下麵跪拜的百姓,五官不住的扭曲抽動,心中對李原更加怨恨不已。
因為他已經看到,尚未離開皇城廣場的那幾名伯吉亞手下族人,望向他的目光帶著怨毒與恨意。
這些鐵勒人一定是以為,自己派人去找伯吉亞就是為了謀害他。
這下他就是跳進北寧江也洗不清了。
最終,輔國將軍鄭天雄也隻能一甩袍袖,在百姓的感激之聲中恨恨的離場。
站在皇城城牆上的老太監吳德安,現在倒是對李原很滿意。
不為其他,這位李校尉剛入城不到半日,就先後讓左相與輔國將軍吃癟。
這兩人吃癟,就等於是幫後黨打擊了爭奪皇儲的競爭對手。
從這個角度來說,李原也算是意外幫了後黨。
吳德安望著李原的身影微微點頭。
一個小小軍戶能有如此手段,確是一位良才。
獻俘獻首之禮與祭英靈完成之後。
這凱旋儀就進行到了第三部分,殿前賞功。
殿前賞功,自然是不可能讓這數千龍驤軍全部進殿的。
殿前司已經將禦林軍的一處軍營空了出來,暫時安置龍驤軍士卒。
而龍驤侯與李原和龍驤軍的各級將校,則在宮人的引領下入皇城接受封賞。
比起剛才熱鬨的北門慰軍與武勝遊街。
這殿前受賞的過程,則顯的很是古板。
在殿前司的安排下,李原隻能亦步亦趨的跟在龍驤侯身後。
進入了大梁的統治中樞,宣德殿。
對著上首行完三拜九叩大禮。
李原偷眼向上觀瞧。
在龍椅上坐著一位身穿龍袍的肥胖男子。
李原知道,坐在那裡的就是統治大梁王朝的皇帝,建興帝陳雲升。
隻不過因為距離遠,再加上布幔遮擋,完全看不清皇帝的容貌。
此時的大殿上,文武分列兩旁。
哪怕剛才與龍驤軍不睦的左相,與輔國將軍也是臉若冰霜的站在大殿左右。
殿前賞功的過程並不複雜。
先是一位太監,在殿前宣旨,將龍驤軍此戰的功績大大的褒獎的一番。
然後便是宣讀朝廷賞賜。
先封賞的,自然是龍驤侯白景。
白景本身已經位列侯爵,更是大梁四大侯之一,地位尊崇。
雖然爵位上已經沒有了上升空間,但這一次大勝,極大的鞏固了龍驤白家,尤其是白景自己的地位。
朝廷這一次,倒也算大方。
以皇帝的名義賞賜了白景上京城侯府一座。
車馬三套,冠服十二套,奴婢百名。
魚鱗金甲一領,禦馬十匹,禦用弓刀十件。
各色絲綢,寶玉金銀數十箱。
雖然這些賞賜,對於龍驤侯來說並不算什麼。
但終歸也是一種朝廷的認可。
第二個受賞的,自然是此戰的首功者,李原。
這輔國將軍雖然對李原很是厭惡,但還算是信守承諾。
直接出班保舉李原為大梁縣伯。
後黨也有意拉攏李原,自然不會反對。
左相雖然反對,但卻是孤木難支。
於是李原被朝廷正式冊封為【青原縣伯】
食邑500戶,封地在北川道定州府青原縣,也就是李原的家鄉。
又賜予,禦馬一匹,上京宅院一處,美人十名。
禦賜弓刀一副,銀甲一領。
珍珠寶玉一箱。
賞銀兩萬兩。
李原心中歡喜。
賞賜竟然如此豐厚,這在大梁朝可說已是重賞。
之後,朝廷又依次賞賜了龍驤軍的其他將官。
前後差不多一個時辰,這殿前賞功總算是完成了。
龍驤侯與李原跟隨宮人出了宮。
走在路上,女侯爺告訴李原。
其實這凱旋儀還有最後一項,那便是賞功宴。
不過按大梁的規矩,這賜宴卻不在今日,而是三日後在郊外的一處皇家園林【玉宸苑】舉行。
到時候幾位皇子,與朝中的各位文臣武將都會參加。
說到此處,女侯爺忽然嘴角帶笑。
李原心中有些好奇,便問白景為何發笑。
女侯捂著嘴著答道。
“李郎。”
“我一想到,三日後爭奪皇儲之位的三方勢力,都要坐到一起觥籌交錯推杯換盞。”
“想起那場麵,就覺得非常有趣。”
“不知道到那時,左相,輔國將軍與肖皇後會是如何表情。”
李原對於上京的各方勢力與文臣武將並不熟悉,他也不置可否。
到時候隻要跟著白景走就好了。
不過他腦子一動,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對女侯爺低聲問道。
“現在上京這三方勢力勢同水火。”
“這賜宴的地點又是郊外。”
“他們會不會借著賞功宴的機會乾點什麼?”
“比如埋伏甲士刺客。”
說到此處,李原用手做了個下劈的動作。
龍驤侯當然明白李原是什麼意思,她想了想說道。
“按理說,還不至於到那一步。”
“不過,現在各方勢態微妙,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奇怪。”
“我們隻是局外人,萬事先做足準備。”
“到時候,安心赴宴即可。”
李原聽罷,也是點了點頭。